郑襄公得到晋景公的承诺,以为晋国会出兵救援新郑,于是信心大增,日夜督战城防。
楚庄王看到这次大军兵临城下,并没有把郑襄公吓尿,反而是奋起抵抗,气得楚庄王大怒。
于是楚庄王一声令下,楚国大军从四面发起猛烈攻击,战鼓轰鸣,箭矢如雨。
然而,新郑城的军民拼死抵抗,楚军连续攻打十七日,却始终未能攻破城池。城中百姓伤亡惨重,局势岌岌可危。
公元前597年四月底,新郑城东北角的城墙遭到连续打击,轰然崩塌,十几丈宽的缺口出现在楚军眼前。
新郑城内顿时响起一片惊恐的哭喊声,新郑百姓们以为这是上天要灭亡郑国,绝望的情绪在城中蔓延。此时,公子婴齐率领楚军正准备趁机攻入城内,一举灭掉郑国。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楚庄王听到新郑城内传来的凄惨哭叫,于是起了恻隐之心。
楚庄王道:“国破则家亡,郑国不降,此时进城郑国百姓将会遭受屠戮,乃是郑国之悲哀。
算了,再给郑国黎民百姓一次机会,咱们撤退,让郑国人知道楚国并不是杀人恶魔,他们定然会感激寡人,然后投降我们楚国,签订盟约,就可以避免一场杀戮”。
于是楚庄王传令,楚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等郑国人将城墙修好后之后,要是他们不投降再继续攻打。
公子婴齐对楚庄王这个举动十分不解,他急匆匆找到楚庄王进谏道:“新郑城陷塌,此乃是天意要我楚国灭郑。我们应该立即率军乘势而入,郑国可灭,大王为何却要退兵?”。
楚庄王目光深邃,缓缓说道:“如今郑国人已见识到我楚国的兵威,却尚未知晓寡人的仁德。
新郑城危急之时,我退师十里,以此展示寡人之德行,让他们知道我楚国并不是蛮夷之国,咱们且看郑国人是投降还是继续抵抗,然后再做定夺。”公子婴齐无奈只得奉命后撤十里。
郑襄公得知楚庄王退师,误以为晋国救兵将至,楚庄王惧怕晋国军队,便盲目传令军民加紧修筑城墙,日夜巡逻防守,丝毫没有投降之意。
楚庄王耐心等待了几日,却不见郑国投降,反而看到城防更加坚固,这更难攻破新郑了,于是就犹豫不决。
这时候新郑城内出了一个叛徒,那就是石制,此人不得郑襄公重用,于是就想着帮楚庄王攻破新郑,自己就能得到提拔。
于是石制就偷偷跑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汇报,晋国人不会来救援了,新郑城内已经到了极限,人们离崩溃就差一毫,只要你们继续围攻,新郑可破。
楚庄王大喜,于是再次下令楚国三军继续围攻攻打新郑城。
这次楚庄王是下定决心要攻破新郑,于是楚军日夜不停围攻新郑,攻势如潮,新郑城岌岌可危。
郑国军民顽强抵抗,整整坚守了三个月,但晋国的援军却迟迟未到。城中伤亡惨重,军民们渐渐支撑不住,最重要的是心理上陷入绝望状态。
楚国大将乐伯率军奋勇攻城,亲自上阵,架起云梯从皇门登上新郑城,砍死守城将领,郑国其他人一看乐伯凶猛无比,于是四下逃窜,乐伯劈打开城门,楚军如潮水一般攻入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