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将来,朕会出手(1 / 2)

“草民启禀陛下,我周氏族规除此三项以外,还有以下多项,尽皆重新订立更改!”

“第四条,关于赈灾,族规规定,全族动员,每当京口诸州遇到灾荒年月,周氏族人必须在第一时间配合衙门,开仓,放粮,出动全族人手,尽力赈济百姓。”

周承恩念完这一条,仰头仰视着杨一笑,小声又道:“陛下,其实这一条坚持不了太久,当我们周氏散尽家业之后,那时我们和普通平民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即便那时候我们有这族规,但是我们恐怕已经失去了赈济百姓的能力……”

杨一笑点点头,道:“散尽家业,粮仓变空,确实如你所言,你们将来已经没有这份能力!”

“但是……”

杨一笑忽然口风微微转变,目光看着眼前的清秀少年,他语气隐约透着深意,意味深长的道:“但是这世上之事,总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数,哪怕你们周氏将来注定会落魄,但你们会在民间拥有一份不错的名声……”

“名声,又叫做名望!”

“以前你们虽然位列门阀,可你们在百姓之中并无名望,有的只是恶名,几乎全民皆愤!”

“以后你们从门阀跌落,也许要靠着自己耕作求活,但你们在民间有了名望,这份名望便是你们的功业。”

“也许你会担心,名望属于虚的,当你们周氏族人遇到苦难时,你这个族长没办法用名望救助他们。”

“比如,你们某个族人家里断粮揭不开锅……”

“又比如,某个族人生病没钱医治……”

“由于你们已经变成平民,所以生活情况和平民一般无二,会缺衣少食,会在寒冬腊月里冻的瑟瑟发抖。而族人们的凄惨,你这位族长却有心无力。”

“所以,那时候你也许会想,名望何其无用,周氏散尽家财的决定何其不该,因此你开始后悔,你们周氏所有的族人也开始后悔。”

“朕推测的这一切,并非是随意的论断,而是从人心角度出发,将来的你们必然会如此。”

杨一笑说到这里时,目光饶有深意看着周承恩,温声问道:“听朕这么一说之后,你现在是不是感觉心中忐忑。”

果然,眼前少年的面色凄凉,有一抹无助和悲伤,清晰的挂在了脸庞。

杨一笑却忽然笑了,悠悠然吐出一口气息道:“少年人,莫惶恐,虽然朕刚才所推测之未来情形会出现,但是朕这位大唐帝王并不是为了吓唬你……”

“作为皇帝,尔等是朕子民!”

“若论年纪,朕比你大了接近十五岁!”

“而你周氏如今活着的都是年轻人,并且很多人的年龄比你还要小,故而,尔等皆可被朕视作是知礼懂节的乖巧晚辈。”

“那么无论是出于帝王庇护子民的缘故,又或者是出于一个长辈对民间晚辈的照看缘故,朕这个大唐皇帝,心里是不忍看到你们悲苦的……”

“因此,朕不妨再给你一句指点!”

“只要你周氏坚持善行,坚持守住刚才这一条族规,那么,你们便是我大唐境内的良善之家。”

“虽然你们人丁数量庞大,虽然你们族群分支绵延,但是在朕的眼里,你们不再是有威胁的世家,反而,朕会把你们视作构成我大唐民间基础的基石……”

“你们所行之善事,有益于基层民生,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都是靠着宗族自治,维系着最基层的安稳。”

“故而在朕看来,你们乃是基石!”

“少年人,抬起头,看着朕,记住朕现在对你说的一句话……”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只要你周氏谨守族规,能做到坚持不懈的扶危济贫,那么当你们将来落魄穷困之时,朕这个大唐皇帝不会无动于衷。”

“周氏如果遭遇大难,朕会适时的伸一伸手!”

“如何?”

……

如何?还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