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言,口含天宪,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聪明人能够从中领悟到真谛。
况且杨一笑这番话并未有所遮掩,而是直接给眼前少年指明了方向,对于一群忐忑等待审判的门阀子弟而言,杨一笑这番话等于是对周氏的盖棺定论。
最后,杨一笑长身而起,他负手背后,眺望着不远处的粥棚!
他目光落在衣衫褴褛的百姓身上,同时也落在那些给百姓盛粥的少年身上。
而在这棵歪脖树下,停放着几十口棺材,杨一笑忽然轻轻挥手一下,示意收殓的队伍可以抬棺离去。
几十个小童,向他磕头拜谢。
所有的周氏子弟,尽皆跪地口称谢恩。
然而当周氏家丁抬起那些棺木时,随同而来的吹打匠人却还是面带迟疑,虽然手里拿着唢呐笙箫,但是没人敢放在嘴边吹奏。
杨一笑叹了口气,再次挥了挥手,温声道:“人死灯灭,债务已消,按我华夏民族传统,亡人上路要听个响动,所以,吹奏吧,朕允尔等,可以吹奏。”
周氏子弟再次跪地,齐齐高呼陛下隆恩,终于,吹打匠人吹响了唢呐。
家丁们抬着棺木,队伍在渐渐走远,杨一笑则是负手眺望,足足良久再次一声叹息。
他缓缓转身,又一次俯瞰,跪在地上的周承恩连忙仰头,规规矩矩的等候大唐帝王训示。
然而杨一笑并未训示,反而语气颇为的温和……
“过去的,便过去了,尔等周氏虽有累累罪行,但是尔等已然决意改过向新,并且,尔等已经付诸行动。”
“抛舍家业这句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散尽家财这种事,非大毅力者才能达成。”
“这件事,不简单,古往今来无数门阀世家,能找出来的例子几乎没有。”
“因此,朕很欣慰!”
“尔等周氏若能坚持下去,便是朕所说的于民有功!”
……
杨一笑说到这里时,伸手冲着周承恩招了招,示意道:“朕方才让你不用跪着,可你一直不愿意起来,朕知道,你是因为心里忐忑缘故……”
“然则现在朕已经对周氏盖棺定论,想必你心里的那份忐忑不安有所减缓,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起来了?”
“起来吧,不用跪着!”
“朕还有一些话,想要对你问一问,尤其是关于周氏的将来,朕颇有一些好奇和期待,因此,想和你这个新任族长聊上一聊。”
“既然是聊天,那么便该有个聊天的样子……”
“倘若你一直跪着磕头,朕可没办法和你聊个尽兴,对不对?”
这一刻的杨一笑,不像是威名赫赫的帝王,反而如同敦厚的长者,在对一个少年谆谆教诲。
于是,周承恩终于从地上起来。
他规规矩矩的垂手而立,神态恭敬宛如芊芊学子,脸庞清秀,眼神清澈,让人难以生出厌恶,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少年。
而这少年之所以被周氏上一代选定,让他从今往后接任新一任的周氏族长,恰恰是因为他的秉性纯良,以及乖巧规矩和懂事。
秉性纯良,举止规矩,知进退,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