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汉顺帝在位中兴(2 / 2)

济公传奇 王钟亭 1698 字 9小时前

阳嘉元年(132年)春,正月,汉顺帝刘保册立梁妠为皇后。

同年,刘保采纳尚书令左雄提出的“阳嘉新制”,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建立了考试制度。当时,该提议遭到了尚书仆射胡广、尚书史敞和郭虔等一干大臣上书反对,但刘保并不采纳反对派的建议,坚持推行阳嘉新制,并将带头反对的胡广贬为济阴太守。次年,济阴太守胡广等十多名地方长官因选举不实被刘保罢免,而汝南人陈蕃、颍川人李膺、下邳人陈球等三十多人得以拜为郎中,这些人对促进东汉后期政局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从此,地方官员大为畏惧,再也不敢轻率举荐,一直维到汉冲帝永憙年间,东汉的察举选官都十分廉洁公正,得到了很多人才。

阳嘉二年(133年),汉顺帝刘保询问公卿“当世之敝、为政所宜”,李固上疏劝汉顺帝刘保遣送乳母山阳君宋娥出宫回宅,权去外戚,罢退宦官,去其权重,裁置常侍两人,选用正直有德的宦官伴君左右。刘保看了他的对策后,大多予以采纳,即刻将宋娥遣送出宫置于宅第,各个中常侍全部磕头认罪,于是“朝廷肃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此之前,汉顺帝刘保就已经下诏禁止侍中、尚书这些中朝之臣的子弟成为官吏及察举孝廉,以防止其秉戚权,请托州郡,结党营私。到了此时,在李固的建议下,刘保又下令禁止中常侍(宦官)的子弟成为官吏及被察举为孝廉。东汉光武帝采取不让宦官参与政治的方针,基本上被明帝、章帝所继承,而刘保正式将其法制化、制度化,于是,“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中官子弟不得为牧人职”逐渐成为了汉家旧典,为汉桓帝时期士人打击宦官提供了理论依据。

阳嘉四年(135年),封梁皇后之父梁商为大将军。

梁商认为自己因为是外戚才能位居大将军之职,所以常常谦恭温和,虚心荐贤。他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京师雒阳内都齐声叫好,称赞梁商为“贤辅”,刘保也让他参与国家重务。每次遇到灾荒年岁,梁商就把自家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赈济那些无粮的灾民,并且不说是大将军的恩惠,只说是国家的救助。他还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凭借权势为非作歹。

永和二年(137年),汉顺帝刘保的乳母山阳君宋娥坐“构奸诬罔”罪,汉顺帝刘保收回了她的山阳君印绶,将她放逐至田舍。宦官李刚等“九侯”因与宋娥相互收受贿赂,均被逐出洛阳遣至封地,削减四分之一的租税。

永和四年(139年),中常侍张逵、蘧政与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合谋诬陷梁商以及与梁商交好的曹腾、孟贲等人谋反,刘保完全不信,并谴责这些宦官善妒。于是张逵等宦官便假传圣旨,逮捕并监禁曹腾与孟贲。刘保大怒,下令释放曹腾与孟贲,并逮捕张逵、蘧政、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将其全部处死。

永和六年(141年)八月,大将军梁商薨逝,刘保便改任其子河南尹梁冀为大将军。25

梁冀成为大将军后,专权放纵,引起时人不满。

汉安元年(142年),刘保派出八使分行全国各个州郡,令其表彰贤良,彰显忠正勤劳;若发现贪污有罪的官员,如果是刺史和二千石长官,就用驿马将其送往京城论罪;如果是千石以下的官员,可以就地逮捕监禁。八使奉命出发后,侍御史张纲联想起梁冀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现状,愤怒地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于是返回朝中,弹劾梁冀贪赃枉法,京师震竦。刘保虽然知道张纲言论公正,但由于当时皇后梁妠宠爱方盛,梁氏戚族遍布朝堂,刘保并没有直接采用其建议,而是在八使到达各州各郡后,弹劾了诸多梁冀与宦官亲党,于是他们相互呼救,但都没有成功。刘保便毅然采纳吴雄、李固等人“八使所纠,宜急诛罚”的建议,将八使弹劾的不称职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于是“朝廷称善”。

李固又进言说,地方选举的牧守,有很多不称职的,行为无道,欺压百姓。同时劝刘保不要出游,要专心政务。汉顺帝刘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下诏让全国各州检举那些不称职的地方官员,凡是“政有乖枉,遇人无惠”的官吏,免除他们一切职务。对于那些犯有罪行的官吏,即刻逮捕入狱。

建康元年八月初六日(144年9月20日),汉顺帝刘保在玉堂前殿去世,时年三十岁。汉顺帝刘保死后,其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同年九月十二日,葬汉顺帝刘保于宪陵,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