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 / 2)

第91章 过年了+小萌生产

一整个冬月和腊月,山间下了好几场雪,等真的到了过年的时候,反倒是放晴了。

腊月二十八开始就是艳阳高照,到了除夕这日,阳光终于不再吝啬,大方地洒满了整个山间,金灿灿的光给院子里都裹上了一层底色。

不知不觉,半山坡上的几间房都整齐起来,巧娘家的院子里,木板雕刻成的桃符已经挂在了大门口,院子后头的羊圈,仅剩的三头羊已经开始了咩咩叫,嘎吱一声,主屋的木门打开,巧娘起来了。

只见她开门第一件事先是看了看今天的天,露出一个满意的笑,接着就进了灶屋烧灶烧水。

一个狗窝一个猫屋,大福懒洋洋钻出个头来打了个哈欠,蹬的一jio,大花直接就从大福的头上跳了过去,“汪!”

大福很不服气地冲它叫了一声,大花只留给它一个肥硕的大屁股,一扭一扭跑远了。

兰花兰草荆哥儿元宝全都起了,陆陆续续走了出来。

“娘,我去喂羊!”兰花惦记着后院的羊,家里这些小动物全是她在照看,元宝则走到柴房准备劈柴,兰草拿起扫帚,仔仔细细把院子例外全给扫了一遍,渐渐地,大家都起了,准备今日的劳作。

“娘!今天有啥菜?”

兰草扫完院子就钻到了灶屋,巧娘已经在炖肉了。

巧娘笑道:“野猪肉嘛,炖了吃。切几根腊肠蒸了,还有一吊腊肉,可以炒蒜苗,另外还有啥?鱼?”

“是呀,兴平叔先前下河凿冰洞钓的。”

“鱼肯定是要的,年年有余,再杀一只鸡,差不多够了。”

兰草笑眯眯的:“够了够了,没想到咱们过年肉是最多的!”

“可不说呢。”

现在是冬天,山里还真没啥菜,除了萝卜土豆就是大白菜,一点绿没有。

但吃肉还不好?这一个冬天,多亏了这龙岭山里面的动物,真是没缺肉吃的时候。

“巧娘!”

钱寡妇带着年年也风风火火来了。

兰草迎了出去:“婶子,你拿的这是啥呀?”

“糖馒头啊!过年了,哪里能少得了这个!”

钱寡妇拿了一筐馒头:“昨晚现做的!给你省点事!”

这些白馒头上面还有一点红,祝年年笑道:“这是我外婆家的风俗,过年的时候要吃糖馒头,中心一点红,来年红火又甜蜜!”

兰草恍然大悟:“我就说呢,没见过,我们这边都吃饺子!”

“饺子来咯!”

王氏郑氏这会儿功夫也都来了,一人端着一大盘的饺子,“昨个儿我们就商量好了,她去包馒头,我俩负责包饺子,总不好啥事都让你做!”

巧娘很是惊喜:“瞧你们,还把我蒙在鼓里,快,放在院子里吧,歇歇。”

“歇啥啊,昨晚上在自家就弄好了,今儿过年了,赶紧过来给你搭把手!”

“诶,小萌呢?还没动静啊?”王氏问。

巧娘点了点头:“孙大夫昨儿来看了,说是还有几天,但也不确定,让这两日随时给注意着呢。”

王氏:“这倒是啊,这事也没个准头,注意着就是,大石咋样了?”

“好多了,估计年后就能下地试试了。”

“孙大夫医术确实可以啊!”

兰草立马抬头:“是啊!我师傅可厉害了!”

“是是是,你将来也一样厉害!”

妇人们开始红红火火准备今儿的年夜饭了,兰草走到了元宝身边。

“劈完柴咱们去庄稼那边看看吧!”

元宝笑着道好。

村长他们已经在庄稼地里巡视了,看见被积雪覆盖着的麦苗,村长心情也十分地好:“好啊,老天保佑,咱们今年的麦苗不愁了。”

“村长!为啥这么说!”兰草元宝还有年年都跑了过来问。

祝村长笑呵呵的:“雪不厚,算是应了瑞雪兆丰年那话,麦苗跃冬,正在扎根,等开了春儿,马上就能长起来!”

兰草低头去看,的确,山间今年没暴雪,这积雪的厚度刚刚好。

“太好了,咱们明年春天可有粮食了!”

祝村长看了眼这半山坡:“开春了我们要赶紧把那片荒地开出来,这批冬麦算是解决了春天的口粮,可春小麦才是主力,那边的梯田我也想修建起来,好插秧。”

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年一过,又是风风火火的忙碌。

元宝:“到时候我来帮您!”

“哈哈哈好。”

张天睿和祝一金也跑来了,五小分队又想去山洼洼那边找野鸡,冬日没蔬菜,野鸡咋也不嫌多,石鸡也行,上回逮了两只回去炖汤,滋味儿也怪美的!

因为他们,这半年山开始鲜活起来,多了几分生机。

所有妇人们忙活了大半日,年夜饭总算是看到了几分希望。

先前那头大野猪算是过年的主力,一大锅,炖的咕咚咕咚,削了半盆的白萝卜直接往里倒,大家也不起腻,这一大锅怕是能吃到初三。

山鸡只有一只,在陶锅里面文火慢炖,差不多快熟的时候丢些草菇和板栗进去。

葛兴平抓回来的大鱼被破开洗净,放上两片野山姜腌着去腥,只等一会儿下锅煎透炖了。

“巧娘啊,咋不杀羊?!”

村长等人从庄稼地里回来也到了巧娘院子里,巧娘笑道:“今儿肉够了村长,要不再养养,十五杀?”

男人们笑呵呵的:“也成啊,再薅一波羊毛!”

院子里飘出浓浓的香味,在开饭之前,村长带着大家祭了山神。

他们贸然闯入这片大山,靠着这大山吃饭生存,心中自然要常怀敬畏。

祭了山神之后再接着祭祖。大家朝着远方跪拜下去,今年无法在故土给逝去的祖先们烧香祈福,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聊表心意。

等烧完烟火,灶屋那边也传来了一声:“开饭啦!”

大家全都跑过去帮忙!

一张桌子怕是坐不下的,各家都把自己的桌子都搬了出来,凑在一起,勉强坐下。

“开饭咯。”

大家陆陆续续忙前忙后,端盘的端盘摆碗的摆碗筷,桌上很快就满了。

满盘满碗的肉,冒着热腾腾的白气。

铁牛几个小伙子都迫不及待了。

“真香!”

“可惜今年没有炮仗,不能放炮仗了!”

“还炮仗呢!吃肉还不知足啊你!”

“这是两码事嘛!”

众人落座,村长举了一杯。

没有酒,也就拿茶水代替了。

大家都看向村长。

“今年对大家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说严重点,咱们也是死里逃生,能有今儿都不容易,多的话不说了,来年更好!”说完,村长仰头一饮而尽。

大家都鼓掌道好。

“来年越来越好!”

“新年好!”

大人们碰了一杯,小孩子们就盯着盘子里的肉流口水。

“动筷子吧!”

“嗷嗷嗷,终于可以吃了!”

平时虽然也吃肉,但过年的滋味好像就是不一样,还有腊肠呢!蒸熟之后滋滋冒油,腊肉也香!虽然野猪肉量大管饱,但真要吃起来还是家猪好吃啊!

老祖宗严选!

人们在桌子上吃,大福就蹲在桌子下头,一会儿钻到这边接骨头,另一会儿就跑到那边去,简直是忙不过来。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大花也得了一条鱼,它优雅地舔了舔爪子,慢慢悠悠守着自己的盆。

半点儿没有狗样。

大家一边吃一边笑着唠,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

外面冷,所以吃饭还是在堂屋,这会儿也烧起来了两三个火盆,大石没上桌,但笑呵呵的坐在一旁的炕上,也参与进来了,小萌大着肚子坐在一边温柔地陪着他,兰草他们吃饱之后就下了桌,在屋子另一边翻着花绳。

年夜饭吃完,大家拾掇干净,巧娘正准备端出发好的面团来包饺子。

忽然,原本斜斜靠在靠头的小萌抽了口气。

她低头一看,一股热流打湿了裤子。

“大石……”

祝大石猛然侧头:“媳妇!”

巧娘等人也回头来看。

“我、我好像破水了。”

“啥!”

巧娘和王氏最先跑过来:“哎呀!真要生了!”

所有人都是一惊,开始手忙脚乱忙起来。

“男人家们都出去吧!”

三婶要生了!

兰草兰花也冲了过来。

“都别愣着,快去烧水!”

孙大夫不慌不忙走过来给小萌把了把脉:“巧娘,我在外面,你们先带着小萌去里头,按照之前说的有条不紊进行就是了,有啥就来问我,我一直守着。”

“哎!”

在场的妇人们虽然都有生产的经验,但接生也不敢打包票,好在有个大夫,当真心安了不少。

巧娘扶着小萌进屋去了。

“小萌别怕,慢慢来。”

一开始的疼痛还不算明显,小萌虽紧张,但状态还算好。

“好,大嫂,我不怕,你也别紧张。”

第92章 “祝初一。”

小萌这个时候发动,是所有人没想到的。

可眼看着今天是除夕,出生之日就是大年初一,好意头啊!

所有人都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多了一分期待,尤其是大石,好几次想挣扎着起身,心情明显是激动和焦急的。

男人们都在外面,妇人在里面陪着。

渐渐地,小萌开始呼痛。

生孩子这事不是一半会儿的,男人们在这等着也不是回事,有人提议:“我们也包饺子吧!一会儿她们累了,还能吃口热乎的!”

村长道:“对对对,这个提议好,小萌估计也得多吃点,咱们在外头包饺子。元宝,你去把里头的东西搬出来。”

元宝点头道好。

他去找了兰草,让兰草给他递出来,顺带问了问里面的情况。

兰草:“我也不懂,但是看着三婶不好受,你们去外面等吧。”

“行。”

反正都是要守岁,大家都在一起等。

屋内小萌的声音越来越大,大石明显坐不住了。

好几次,大石都想起身站起来,但他现在虽然好转了一点,却还不能。

他急得满头大汗,神情全是愧疚。

“大石兄弟,你别急,你现在也进不去,还是在这慢慢等吧……”

“是啊,小萌肯定平平安安的,你放心好了。”

祝大石嗓音沙哑:“谢谢各位……”

屋内。

兰草和兰花她们也帮不上啥忙,被巧娘赶出来了,临走前,兰花看了一眼三婶。

她出来之后打了个寒战:“好可怕,我以后……”

兰草捂住她的嘴,兰花的话就只能变成呜呜声。

可孩子们也的确担心害怕,他们也不往大人身边凑了,跑到院子角落里。

兰草眼里都是担心和紧张,元宝想了想,走了过去:“兰草,这个给你。”

兰草低头一看:“这是……?”

元宝竟然给她了一个红绳,不知道他怎么得来的。

元宝:“我……最近学着编的,让张奶奶教我的,但编的不好,先前你过生日,我还没给你送礼物呢。”

兰草睁大了眼:“你不是送过了吗?”

那几个鸟蛋。

元宝:“……那就是顺带给你带回来的小玩意。”

兰草恍然大悟。

她笑了,伸手接过。

“也好!

其实我也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但是还没有好……先不给你看了!”

元宝很是惊喜:“我的……?”

“是啊,不是说咱们之后要一起过生日的嘛!”

元宝挠头笑:“好。”

兰花凑上前:“什么一起过生日,我怎么不知道?”

兰草:“你不需要知道……”

兰花:“不说算了!你们肯定在背着我们说什么秘密呢!”

兰草不理她,而是自顾自把红绳给带上了。

“真好看呀!谢谢你元宝,我就当也是新年礼物啦!”

元宝:“不客气,兰草。”-

那边,小萌的声音似乎有点变小了,但是孩子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屋内的妇人也有点急了:“咋回事,还没露头。”

“小萌,你使劲啊!”

“不行……大嫂……我,我没啥力气了……”

巧娘急得团团转,立马出去找孙大夫,孙大夫在外面早已听见,这会儿直接拿出了一根人参,“把这个给她含住!是人参!”

幸好是先前还留了一根人参在身上,就是想着紧急时可派上用场。

巧娘立马点头,转身就进去了。

也不知是这人参起了作用还是旁的原因,没多会儿功夫,小萌力气就大了些,一个猛劲儿之后,嘹亮的哭声直接刺破了这安静的夜晚,众人先是一愣,接着立马看了眼时辰。

“子时过了!”

“是个女娃!”

外面的人也激动起来,祝大石挣扎要进去,他现在能坐在凳子上了,葛兴平他们便直接让人抬着人进去。

“恭喜了大石!是个女娃!”

“母女平安!”

祝大石眼眶直接红了,第一反应便是想先去看媳妇,巧娘这会儿刚把小娃给包好,兰草他们也冲了进来,迫不及待凑上去看。

“娘!是女娃娃嘛!”

“是啊,诶,你们都别凑在这,让你三叔看看!”

祝大石先去看媳妇,声音都有点哽咽了,小萌虽然脸色有点白,但精神倒是还不错:“你看看女儿呀……”

巧娘笑着把娃抱到了祝大石跟前,祝大石这才偏头看了一眼:“谢谢大嫂……谢谢大家……”

尘埃落定,所有人都狠狠松了口气。

小萌的生产无疑成了新年的第一件好事,村长笑呵呵:“看来今年是个好年!好兆头呢!”

……

女娃的名字,最后就定了“初一”。

生在大年初一,万物欣欣向荣。

“祝初一?”

兰草很喜欢这个名字,直呼好听,“以后咱们过年就是初一的生日呢!太好了!”

“双喜临门,嘿嘿!”

所有人都很高兴。

“小萌啊,接下来你什么都不用想,好生做月子,家里有我们呢!”

第二天,巧娘便是又杀了一只鸡,炖了鸡汤给小萌补身子。

月子里面要下奶,营养是万万不可少的,这只鸡全给了小萌吃,大家也是半点儿意见都没有。

打猎小分队还越加勤奋地给三婶抓野鸡,但是他们的本事还是有限,大部分时候都要靠兴平叔出动。

元宝对打猎这件事越发来了兴趣,时常主动提出还要想去更远一点的地方。

不过葛兴平看了眼远方,道:“等开春吧,很快了,春天暖和一点咱们再去。”

元宝道好,等正月一过去,二月早春就要来了。

巧娘这个月子做的挺好,家里的肉和粮食都管饱,大嫂变着花样给她做,孙大夫还给她开了点补药。

奶水足,小初一也长得好。

很快就从皱巴巴一团变成了白嫩嫩的小团子。

全家人都喜欢的不行,兰草和兰花每日都围着她转。

一点不嫌腻,看着看着还要伸手戳戳,不过被巧娘给拦下来了。

“不可以戳哦,戳多了流口水,看看就好。”

“那小树为什么可以!”兰花脱口而出。

巧娘:“……原来罪魁祸首戳弟弟的是你。”

兰花:“……我什么也没说。”

巧娘戳了下女儿的头。

大家都笑了。

一转眼,正月就过去了。

二月的天虽然还是有点冷,但也没有冬天的那么冷了,小萌也终于出了月子,整个人看起来状态还很不错。

冬去春来,眼瞧着,他们马上要迎来在山里的第一个春天了。

第93章 挖野菜+下雨了

三月初三,万物复苏。

大山里,一年四季的变化都很明显。

冬雪融化,山间开始泛绿。

星星点点,这之后再连成一片。

这个冬天,几家人的粮仓也基本上消耗的差不多了,村长众人也早早就筹谋起这个春天种地的事情。

去年冬播种的冬小麦虽然长得稀稀拉拉的,但好歹也算是成熟了。开了春之后正是收割的时节,接着就要马不停蹄去播种春小麦。

除了小麦,祝村长还打算播种一些玉米和高粱,他们是老一辈的庄稼汉了,很清楚啥样的土长啥样的粮食,只可惜这一片修葺的梯田还不大适合种水稻,否则稻谷也是要安排上的。

另外,还有油菜,等天气再暖和些,就能收割油菜籽榨油吃,一年之计在于春,祝村长每天都要在田地间巡视一遍。

山里的野菜也开始冒头了,虽然才长起来一点,却早就被兰花盯上。一大早的,山间小分队就准备出发挖野菜了。

兰草也准备去。

猫了一个冬,她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大早就去敲了元宝的门。

“元宝元宝!起了吗!”

“来了!”

一个冬天过去了,少年拔高了不少,瞧着去年冬天的衣裳竟然都有些紧巴了。

兰草发现了,惊讶道:“元宝,你这个子也长得太快了!我让我娘给你重新做一套衣裳!”

元宝立马摇头:“不用,还能穿。”

“你脚踝都露出来了,能穿啥啊!娘!”

元宝还没开口,兰草已经扯着嗓子喊了,巧娘正在煮早食,闻言应了一声:“咋啦!”

元宝没拦住,兰草已经开口了。

巧娘也走过来看了一眼,元宝显然有些局促:“巧姨,真不用……”

巧娘笑道:“还是要的,我看先做两条裤子吧,我补一截就行,衣裳等葛布抽丝了我再慢慢给你做!”

元宝十分不好意思:“麻烦巧姨了……”

“这孩子,还是这么客气!”

“你今天把裤脚扎上,咱们进山了!”

元宝立刻点头,“好!”

一群熊孩子们憋了一个冬天,这会儿都迫不及待跑上山去了,但凡山间能看到一点绿色的,那都是要被挖走的。

村长也带着劳力们开始劳作了。

春耕春耕,一刻也不能耽误。

小萌在除夕的时候生了初一,转眼,竟然三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正抱在初一在炕上哄睡。

祝大石的伤也康复了许多,至少半坐在炕上不成问题,平素里,还会偶尔锻炼锻炼。

夫妻两在东屋里面望着初一傻乐,不多会儿,早食煮好,巧娘把饭给端进来了。

“小萌大石,吃饭了。”

胡小萌立刻就要起身:“大嫂,你喊一声就是,咋还送来啊。”

“嗐,顺手的事,也至于你说道?”

可小萌是真不好意思,这三个月以来,她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了,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可大嫂是一口也没让她饿着,甚至还吃了好几顿的肉,这要是说出去,简直是比当初祝家村好些做月子的产妇都过得好了。

“家里的粮食现在有点紧缺了,吃杂粮粥吧,不过小萌你不用担心,河面破冰了,过几天就能捞到鱼,有鱼了就能回来给你炖汤喝。”

胡小萌:“大嫂……我不用,我身子早就养好了。”

“胡说,初一这不是还在吃奶啊,没荤腥你咋下奶,听我的,就这么定了。”

胡小萌心中酸涩,大家最艰难的时候,小树也是在吃奶。

现在小树都断奶了。

祝大石忽然开口:“大嫂,孙大夫说我这腿现在也快好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也去抓鱼。还有这些筐子,是我没事编的,我也帮不上啥忙,大嫂看着能用就拿去用吧。”

“行!咋不能用,都能呢!孩子们现在又开始往山上跑了,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巧娘喜滋滋的收下。

“巧娘,巧娘!”

钱寡妇在外面开始喊了,巧娘应了一声。

“大嫂,你去忙吧,你忙的时候就把小树抱过来,我替你看着。”

“行,那你帮我带带,我出去看看。”

说完,巧娘就转身出去了。

“咋了嫂子?”

钱寡妇站在外面,身边张氏和郑氏也在。

“没啥事,这不是春天到了吗,我们寻思来问问粮食的事情,村长说了,先盘点一下各家的粮食,最近要有计划的吃了。”

“行,我这就来。”

男人家负责干活,女人家们还是统筹吃喝,分工明确-

而兰花和元宝他们上了山,这会儿功夫,篮子里面已经有不少绿油油的了。

最早熟的依然还是荠菜,三月的荠菜最是鲜美,等到四五月怕是就要错过了。

所以崽子们主力就挖荠菜。

很快,就掐满了一篮子。

而除了荠菜,兰草还有不少别的发现。

她这几个月跟着孙大夫学医识草药,不说多厉害,但常见的一些植物是真的记住了。

就好比眼前这个,就是龙胆草。

性寒味苦,主入肝、胆经,以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见长。①

春秋两季可采摘,春天的龙胆草虽然没有秋天的好,但是也能挖一些了,兰草盯着它入了神,元宝看出来了,挪了过来。

“兰草,这个是药?”

“嗯,对,是龙胆草,你帮我挖一些。我带回去给师父看看。”

“行!”元宝立马放弃了野菜,帮着兰草开始一道挖药。

“那边还有忍冬!”兰草惊喜。

忍冬,又叫金银花。

这是个好东西,花期长,耐受性好,随处可见,摘一些,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熬水喝,到了夏天的时候,更是清热清疮的好药。

摘摘摘。

兰草来了劲。

还是春天好,比起光秃秃的冬天,能采摘和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山山都是宝。

不多时,几只崽的篮子都满了,兰花那边全是新鲜的野菜,兰草和元宝最后全去挖药了。

兰花很开心,但她抬头看了看天空。

“要是下场雨就好了,下了春雨,要不了多久就有菌子了。”

兰花刚说完,在一旁挖药的兰草忽然一顿。

立刻看向了妹妹。

完了,她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

果不其然,几只崽回到家中的时候,身上的衣裳都有些湿了。

虽然春雨没多大,可到底是打湿了衣裳,厚厚的袄子贴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

“娘,我们回来了!”

巧娘也刚刚和女人家们商量完正事,听见声响之后立马走了出来:“呀,可是下雨了?快进屋来,把袄子都脱了!”

第94章 送鱼汤+种棉花

孩子们进了堂屋,全都纷纷脱下了厚重的棉袄,兰草身上那件潮巴巴的,巧娘立马转身给他们挂起来在炉子上烘烤了。

“都别冻着,到火跟前来。”

元宝:“我还好,不冷。”

“春捂秋冻,都别犟,赶紧来。”

兰草猛地伸手扯过元宝,大家都围了过去。

屋里真是暖烘烘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兴平叔盖房子的手艺一绝,这屋里咋就好像不发冷,还有那些珍贵的羊毛,帮着他们度过了严寒的冬日。

兰草:“娘,我们挖了些野菜,但是不多。”

兰花:“这有什么要紧,明日再去,现在开春了,可和冬天不一样了,每天都是新的一茬,今儿下雨了,明儿还有菌子呢!我都好久没吃过新鲜的菌子了。”

其余人也跟着点头:“菌子……想吃菌子……”

巧娘坐在一边给元宝缝裤子呢,笑了:“行,吃菌子,明天你们能挖回来,就煮菌子汤吃。”

“我们肯定能!”

大家伙都斗志满满。

兰草忽然道:“我还摘了点草药,不知道能不能有用,一会儿我送去给师父。”

巧娘一听,忽然道:“兰草你等会儿。”

兰草奇怪回头,就见巧娘去灶屋端了一盆鱼汤出来。

“送去吧,就说是给你葛奶奶还有兴平叔的,当然还有你师父。”

现在山里的几家,基本都是一家子人,就数葛家的人最少,孙大夫也因此就在葛家住着,平素安静又冷清。

这个冬天,兰草他们没少往葛家跑,这会儿更是熟门熟路的,几步就跑了过去。

兰草前脚刚出门,元宝也披着衣裳冲出去了,“兰草等等我!”

巧娘笑着看了一眼:“这俩孩子,现在关系倒是好。”

“对了元宝,你把摘得草药带着一起!”

元宝自然依着她,一路跑还一路叮嘱。

“路滑,你慢些。”

“知道了。”兰草觉得他啰嗦,两人很快到了葛家,葛兴平刚从地里回来,一身汗。

“葛叔,给,我娘给的鱼汤!”

葛兴平低头看了一眼,“多谢。”

“不客气,这鱼还是你带着许均哥一道去抓的呢!”

葛兴平笑了笑,将鱼汤端到灶屋里去了。兰草趁机看了看这院子,怎么感觉大家的东西都多了起来,但唯独葛叔这还是很少。

不多会儿,葛兴平从灶屋出来了。

“兰草,给你娘把这些带回去。”

兰草睁大了眼:“这么多菌子和笋,叔,你是哪里挖到的?”

葛兴平:“早上去了背山坡。”

元宝:“叔你真厉害,我们也去了,只挖到了野菜。”

“这么多,你们自己留了吗?”

“留了,放心吧!”

兰草这才高兴接过。

孙大夫也出来了:“兰草来了?”

“师父,我娘送了鱼汤过来,还有这些,是我早上摘得草药!”

兰草迫不及待的展示着自己的战果。

孙大夫:“不错,是忍冬还有龙胆草啊。”

“嗯!能入药吗?”

“能啊,咋不能。”孙大夫蹲下,伸手在篮子里面摸了摸:“挺好,这忍冬晒一晒,不仅能入药还能泡水喝。”

“我想着也是!”

孙大夫这两日染了风寒,正在休养。

“明日我和你们一道上山去。”

“师父你好了吗。”

“好了,再不去人都要废了,一道吧。”

“行!”

兰草高兴的应了,临走前不忘和葛奶奶打了招呼,这才和元宝重新回到自家院子。

巧娘看见那筐子菌子也愣住了,兰花叫了一声:“我明天要和兴平叔上山去!”

巧娘:“这可真是……”

她回回给葛家送个啥,葛兴平一定会重新给她送回来。

太客气了。

“娘,我看葛叔家东西好少,特别冷清。”

巧娘叹气:“是啊,他就是那么个人,一向过得也不咋个讲究。”

巧娘将那菌子收了,琢磨着,葛兴平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也是怪可怜的。

葛兴平将那碗鱼汤送到了老娘屋里,葛母叹道:“一道喝吧,巧娘明摆着送了两人的份。”

“我不饿,您先喝。”

“地里的活计咋样了?”

春雨绵绵,正是耕种的好时候。

村长带着男人家们开始种春小麦,刚开始,差不多三四天能抓紧干完。

接着还有高粱和豆子。

再然后能种菜的地方也要种些菜下去。

地里的活计是永远干不完的。

葛母也知道这个道理,才会道:“下地是个辛苦活计,你不能少了油水。”

“去年冬,我们已经过得比大部分人都好了娘,没挨饿,野猪肉和羊肉也没少吃。”

葛母:“这倒是,人多力量大,他们当初逃荒到这里,看来还是很明智的。”

田地里,今日的活计也差不多结束了,村长累得直不起腰,“今儿就到这了,回去歇着吧!”

“村长,冬小麦啥时候能收了?”

“早着呢,天气再暖和一些的时候。”

冬小麦是典型的冬种夏收,这不知不觉,半面山都被他们给开了出来。

大家伙忙活了一上午,这会儿便是各回各家,准备洗手吃饭。

许均回了兰草家,饿的饥肠辘辘,进门之后就咬了几口干饼子,兰草家孩子多,能劳作的男人却是很少,元宝走了过去:“明天我和你一道下地。”

许均笑了:“你不跟着兰草了?”

元宝一顿。

“算了吧,我下地干活,你们要往山上跑的时候没个男娃也不行,一金还有二木都在地里,就兰草兰花还有年年,你看着。”

元宝抿了抿唇,“也行。”

巧娘喊道:“吃饭了吃饭了,都来吃饭。”

大家伙儿这才赶紧洗手,来到了院子里。

今天摘回来的野菜都能吃,直接就上了桌,粮食虽然不多了,但调个面糊糊和荠菜一道煎饼,有菜有油还有面,是大家的最爱,鲜嫩的菌子煮汤不用额外的调料也足够美味,一时间,院子里面再没人说话,都可劲儿造着。

吃过饭,大家在院子里瘫着。

兰草拿出了自己的小荷包。

“娘,我看光这样种粮食也不够,我今天早上发现有一些棉花种子,时不时可以考虑播种了?

去年冬天,大家是靠野棉花还有羊毛挺过来的,野棉花这东西稀稀拉拉的,只能坚持一个冬,御寒肯定也不行,棉花是典型的春季作物,春天播种,九十月才能采摘,虽然冬天刚过去,可也要为明年做打算。

巧娘点了点头:“是这个理,要安排上了。”

第95章 春日吃笋宴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兰草提出种棉花的想法之后,村长很快也要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于是这一个春天,山坡上全是众人忙忙碌碌的身影。

大人们忙着种地,孩子们就满山头的跑,去挖一些新鲜的野菜和草药。

初春渐渐过去后,山上的绿意越发明显,鲜嫩的荠菜甚至已经吃腻了,兰花他们开始去小溪便采摘水芹。

这是一种长在小溪周围的野菜,一长就是一片,比起普通的芹菜,菜杆细嫩,还有特殊的味道。

再有就是野葱,一采也是一篓子,野葱味道冲,有人喜欢有人不喜,但是在兰花看来,能进肚子的都是好东西了。

破冰的小溪,河蚌、螺丝和青鱼都多。

一整日下来,篓子里一定是满满当当的。

回程的时候再去林子里挖一些春笋,这笋也分很多种,苦笋、毛竹笋、马蹄笋、水竹笋,直接就能挑花眼睛。

兰花和荆哥儿一个也不放过,带着毛蛋豆子将所有都一网打尽。

兰草和元宝下了篓子之后便去挖草药,这会儿草药挖好,篓子里面的鱼儿也有了十几条。

两个队伍在半山坡遇见,回家!

等回到院子内,巧娘已经准备蒸饭。

“又是这么多宝贝呀,你们可真能干!”

兰花高兴极了:“娘,吃笋吧,咱们今天吃笋好不好?”

前些天笋还没冒头,这丫头就急坏了,好不容易等到笋子熟了,咋可能放过这一口?

巧娘笑了:“行啊,吃!这就给你做上!”

她检查篓子,发现里面有不少苦笋。

“这东西现在吃不得,得切开之后泡上一夜去除苦汁才行。”

“我们来!”兰草赶忙泡上前去。

剩下的笋就简单了,毛竹笋剥开之后就是白胖的笋子肉,切片,焯水,可以直接凉拌着吃,水竹笋可以炖着吃,还有黄竹笋的笋肉直接和野葱炒着吃也是不错。

兰花没剥笋,她忙着去照料自己的小鸡。

春日里,巧娘家也开始养鸡了。

就捉了两三只芦花鸡,兰花擅长喂养,竟然真的下了鸡蛋。又孵化了半个月,当真给破了壳,全家别提多欢喜了,鸡生蛋,蛋生鸡,稳赚不赔啊。

这样一来,家里的鸡肉也就不愁了。

大花还有大福也是满山坡的跑,这会儿都累了,窝在狗窝和猫窝里面吐舌头。好好一只猫,现在也是狗里狗气。

兰草切笋,元宝便在砍柴,不多时,灶屋里就冒出了香味。

焯水之后的笋片放野蒜野生姜还有山椒直接凉拌吃就能入味,那水芹菜可以和水竹笋还有几条小鱼一起炖,春日吃鱼多,个头大的要处理一下,小个头的直接开膛破肚稍微煎一下就能开炖,也用不上几条,有鲜美的滋味就很能下饭了!

最近男人家们下地辛苦,巧娘用剩下的野葱炒了一盘子野葱炒鸡蛋,其实也没用几个蛋,但巧娘加了水,一阵搅打,倒是让蛋液神奇地变多了。

最后出来的模样很是可观!

一盆凉拌笋片、一盆野葱炒鸡蛋、一大盆的春笋芹菜炖小鱼,全部出锅的时候豆饭也蒸熟了。

巧娘一声开饭啦!

几个毛孩子瞬间就冲了出去。

开饭啦开饭啦!

山坡上的男人纷纷回了头。

许均放下了锄头:“可饿死我了,回家吃饭!”

他现在住在巧娘家,可别的男人们都要回自家去,许均忽然拉住了葛兴平:“你一道和我去。”

葛兴平忙道:“不必,我娘……”

“这不是我喊你,是巧姐喊你,早上就嘱咐过我必须带你过去。”

葛兴平愣了一下,“巧娘喊我去?”

“对啊,赶紧走!”

葛兴平被许均一搂,带着就去了祝家院子。

巧娘端着最后一道菜出来的时候才看见他俩,笑道:“来了。”

许均早就迫不及待跑到饭桌跟前了,葛兴平有些局促。

“愣着干什么,快坐啊。”

葛兴平搓了搓手:“巧娘,我还是回去……”

巧娘不解:“回去干啥,赶紧坐下吃饭。是我让许均带你来的,我想着葛婶体弱,不行你之后就来我家吃饭,你让葛婶不用忙活了,我把你们的都一道做了,兰草不是跟着孙大夫学医嘛,连带着他也是应该的。”

葛兴平有些吃惊。

兰花立马道:“葛叔,快来坐下呀,我娘说了,你干活最辛苦出力最多!应该多吃点粮食!”

葛兴平看了眼巧娘,巧娘笑了:“这孩子……不过兰花说的也是实话,你快坐下吃饭吧。”

葛兴平想了想,道:“好,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

他洗了洗手,就在饭桌前坐下了。

打眼一看,葛兴平笑了:“今天这么多笋子,都是兰草你们挖的?”

“嗯,对!”

巧娘舀了一大碗干饭出来递给他,“这群孩子们每天都朝山上跑,还真是能捞到不少好东西。”

葛兴平看了一眼巧娘,点头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