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第81章 软枣子+野山楂+五倍子

得了孙大夫的许诺,兰草心情变得无比期待。

她暗暗下定决心要跟着天睿哥好好学认字,就算是在山上,多学一点也比什么都不学的要强很多。

孙大夫笑呵呵的:“学认字写字也可以先放放,咱一道继续采草药去!”

兰草对这件事也特别感兴趣,一直跟在孙大夫身后,看见什么都想过去问问看,一群孩子王在河边跑来跑去,不亦乐乎。

十月的山间,野果和野菜也不算少。

先前棚子附近的竹林被兰花他们扫荡了个空,这会儿到了远一点的地方,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十月的荠菜有点老,但仔细挑选还是有些嫩株,需要仔细挑选。开着小白花锯齿状的野菜是孩子们的最爱,摘回家包饺子包包子都美味极了。

婆婆丁也是好东西,这玩意说土名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学名谁都能清楚,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蒲公英——

蒲公英能吃也能入药,是下火消炎的好东西,根能泡水,叶子能焯水之后凉拌。

地里还有一种非常不起眼的野菜,叶片背后有白色的粉,看起来灰扑扑的,又叫灰灰菜。这道菜做麦饭最好吃,但是吃之前需要焯水,否则口感十分涩。

兰花和荆哥儿一队,一直低头在林间寻觅,能吃的野菜全进了大家的小篮子。

对了,说到这些篮子,可都是三叔最近编的呢。

祝大石做不了重活,却能用灵巧的竹篾编出最好看的篮子,这些篮子轻巧又好看,孩子们一人一个,简直是爱不释手了。

兰草还在这些篮子的缝隙里插上了一些小花,用细丝固定,这么一来,整个篮子上像是开出了一朵一朵的野花。别提多好看啦!

兰花他们去挖菜,元宝带着几个男娃已经去打野果了。

软枣子快熟了,这东西吃起来酸甜可口,可惜只有拇指大小,藏在林间很不好找。软枣子不是枣,吃起来软趴趴,皮上还带着毛,可娃子们都喜欢找它。

孙大夫看见之后笑呵呵道:“软枣可不敢多吃,吃多了容易腹泻。”

“还有这个说法?!”兰草惊讶问。

“是啊,尝个滋味就好吧。”

兰草又涨知识了,笑道:“好,我记下了,反正也不多~”

除了这种不起眼的野果,还有一种红色的果子更显眼一些。

那就是林子里的野山楂。

比起软枣,山楂要酸上很多。

尤其是野生的。

但是这红果子采回去可以做酸果子酱,做菜的时候也是有好处的。

“姐!今天挖不到葛根了。”兰花跑去找兰草,明显有些沮丧。

兰草道:“前两天被你们薅狠了,挖不到也正常。”

“那边高一点的地方肯定有。”

兰草看了一眼:“不行,太危险了。”

兰花:“那改天一道去嘛。”

元宝开口道:“行,你别自己单独去,改天一道专程挖葛根。”

兰花这才高兴:“好!”

接着就和兰草他们一道采起了野果。

而孙大夫那边,除了刚才在路上找到的鸡腿根和川芎,在河边发现最多的就属五倍子了。

这种红黄色的小浆果也挺显眼,但是很小,一般都是成串成串的长着。

孙大夫一边采一边和他们说:“这种九十月采摘的叫角倍,菱形,五六月也能采,那种的叫肚倍,长圆形或纺锤形。都是好东西,五倍子在多种药方里面都能看见,功效很多。”

兰草追问:“比如呢?”

“敛肺降火、收湿敛疮、涩肠止泻等等……还有止血的功效,是一味常见草药。”

兰草觉得很神奇,便帮着孙大夫一块采。

元宝对草药没兴趣,他还是更喜欢找食物。

野果采完继续去下套子抓猎物。

刚到河边的时候篓子早早就扔下去了,这会儿正好过去看看成果。

篓子里放了些昨天杀鸡剩下的鸡碎肉和鸡杂,在河里当饵,这条河看起来还不算浅,水也不算清澈,说不定真有大家伙上钩。

……

田地里,大人们这时候也没闲着。

葛兴平的动作极快,大半日的功夫,王氏和祝村长的房屋就快起了。

村长那边的小麦也播种快过半。

地多,但不确定收成如何。

巧娘家现在是大家的避风港,妇人们在灶屋忙前忙后,到了饭点,钱寡妇和巧娘一道齐声喊:“开饭了!!!”

山间便回荡着众人的应和。

今天的主食是野菜饼和蒸葛根,兰花立大功,那些葛根顶饱又方便,每天蒸上一大锅,人人都能吃的闷饱,野菜饼也用不上太多的细粮,剁碎了之后和面糊拌匀,一点点油就能烙个脆脆的饼子出来。

鸡汤还剩,但是肉已经没了。只能是多放一些菌汤和干粉条一道炖煮软烂。

剩下还是一大盆凉菜苋菜,这种四季都有的野菜在山间随处可见,永远都是饭桌上的常客。

孩子们也陆续回来了。

收获满满 。

元宝的篓子刚捞上来的时候他便一喜:“有东西!”

兰草立马跑过去:“很沉?”

大家围到一起,发出哇的惊叹。

一个篓子里两条大鱼五条小的,收获真是不错了!

不过今天的野兔野鸡警醒不少,毫无所获。

但有鱼,总是不至于空手而归了。

回到家,巧娘一看也乐了:“明天炖鱼汤吧,我去找个大盆养着!”

“好!”

所有人围在院中,吹着晚风吃着晚食,即将结束今天的劳作。

“兴平,再有半个月能把房子都起了不?”村长问。

葛兴平瞅了眼大家的棚子:“十天足够了。”

大家给他都竖起了大拇指,村长也笑呵呵道:“我这边五六天也就能把种播完,冬麦种下去之后也就安心了,接下来每天留几个人一道照看这些庄稼,然后我们也要进山去打猎了。”

兰草和元宝一顿,齐声问:“猎什么?”

村长笑了:“哪能每天吃鸡和兔啊,当然是要找点大家伙,冬天的山里可不好过。”

“我想起来了,一金哥那天说要去套羊!”

祝一金笑呵呵的:“对,我记得呢,等这几日忙完庄稼的事就去!套几头回来,羊毛可以做衣裳和羊毛被,肉还能吃呢!”

山羊肯定是好东西啊,就是不好寻。

大家看向这一望无际的山脉,有人忽然道:“有羊的地方说不定有狼,你们可千万悠着点。”

狼?

所有人筷子都是一顿。

女人家们缩了缩脖子。

野兽啊,冬日他们缺东西吃,野兽也缺啊,说不定他们也会被野兽盯上,沦为大虫、群狼们的腹中餐……

第82章 修院墙+进深山+野棉花……

在山间,抵御野兽的事情的确是重中之重,经过大家的一致商定,决定在修建房子的同时,在周围再加固一道高大的院墙,这院墙是他们在山间防护的壁垒。

另外,也要附近十丈开外的地方修建高大的篱笆墙,加固防护。

这么看来,要一起干的活计还很多,全家人更是不敢耽误了。

眼看着进山已经五六日,天气也逐渐冷了下来,大家更是一口气也不敢喘息,分工明确,每日睁眼就忙,一直到天黑之后才能歇息,这时候也基本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挨着枕头就能睡着了。

众人一道努力,总算是十日之后,将各家的简陋小院全给起了。

高大的院墙也基本成型,这时候在祝村长的带领下,地里的庄稼也已经全部播种完毕,在老一辈庄稼人的心里,当麦苗扎根地里时,心头的石头也才彻底落地。

“这院子,起的真不错!比想象中好咧!”

妇人们看着最后成型的院墙,脸上的笑意从来没这么明显过。

这是啥?

这是家啊!

他们奔波劳累这么久,总算是有自己的家了。

这些日子虽然在巧娘那住的也舒心,可心头也期盼着自己的房子,好不容易起了,大家伙都美滋滋的!

今天忙着个子拾掇和搬家,半面山坡上的身影一直都忙忙碌碌的。

村长家的院子是最先起的,王氏前个儿就已经搬完,这会儿王氏和铁牛正帮着钱家开始搬东西,钱家人多,院子是也比其余几家大些。

祝一金没麻烦葛兴平,最后几间屋子道是自己就能起,让葛兴平先去修筑大院墙去了。

钱寡妇脸上的笑就没听过:“诶诶诶,这些家伙放这儿!”

“年年,你把被褥都拿出来晒晒!”

“三水,你也别闲着,去和你大石叔扎几把扫帚回来!越多越好!”

钱家如此,张家还有一田家也没闲着。

张天睿那日提出要在山间继续教大家练字,张叔便在院子里修了一个大沙坪,比原先祝家村的还要大一些,又乒乒乓乓地打了好些桌子和板凳,都可以开一个山间小私塾了。

张婶也美滋滋的,和钱寡妇一样,趁着日头好赶紧把被褥翻出来晒,家里虽然简陋,但好歹也是个家。

一田和郑氏那边也差不多,只是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还没有孩子,收拾起来也简单。

总之,他们的逃难小分队,总算是这龙岭山里面彻底安家。

巧娘家。

灶屋里面的火一天到晚不会灭,柴火的消耗也不小,捡柴的事情落在了荆哥儿身上,除了和兰花一道在林子里挖野菜野果,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捡柴火,捡柴火,还是捡柴火……

巧娘背着小树,在灶屋里准备一日的饭食。

各家起了灶,便不用再吃大锅饭,兰草提前将粮食按照当初记下的全部物归原主,大家又都给兰草家留了好些,毕竟这些日子也麻烦了人家不少。

“娘,早上吃啥?”兰花一早起来,梳着两个辫子就进了灶屋。

“还能是啥,苞米粥,兰花,你替我带带小树,我来蒸点红薯。”

兰花伸手去解娘后背的绳子,“娘,你别整日背着他了,让兴平叔给小树打个木马或者小摇篮,在院子里吧,他马上一岁了,可以学走路了。”

“哎,你兴平叔这阵子太忙了,我也这么想过,慢慢来。”

“那我今天就带小树去院坝里,我看他还不喊娘呢,我教他!”

巧娘笑了:“随你吧。不过你今天不去林子吗?”

“姐和元宝哥一早就去找兴平叔他们了,他们要去远一点的林子,不让我跟,周围没啥东西了,都光秃秃的,我在家帮你!”

“也好。”

兰花说的没错,一大早,兰草和元宝就出发了。

一道去的还有打猎小分队,年年,天睿和一金。

今天不大一样,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许均、葛兴平还有铁牛也在,壮年男人们出发,自然要比几个毛孩的目标更大。

这些日子除了忙着盖房,元宝做了不少弩和简易的弓箭。

弹弓也很多,装备齐全。

这会儿从半山腰后面的小路,一路向深山出发,当周围稀疏的树木渐渐变得茂密,光线也慢慢阴暗起来时,兰草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他们在的地方真的很适合居住,这种在深山老林里面穿梭的感觉让她又回到了一个月前的感受。

当然,正因为有过钻山逃难的经验,反倒觉得没啥关系了。

祝一金在五个人里面算年长一点的,有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都小心脚下,元宝天睿,你俩在兰草和年年一前一后。”

“哥你放心吧,我和兰草都练出来了,不一定比你走的慢!”年年道。

兰草:“一金哥,还是看好你脚下吧!”

大家都笑了,祝一金道:“好好好,晓得你们厉害了。”

这次进深山,除了要打猎,一路的好东西兰草也没打算放过,她和孙大夫一起识药采药,好东西也认识不少,一路走走看看,要是真有啥宝贝,就毫不留情摘下来。

“你们看!那是野棉花不!”

兰草眼尖,一眼就看见了粗壮直立的植物,那顶端稀稀拉拉的像是白色的棉毛。

“还真是,兰草眼睛真尖。”

野棉花又叫小白头翁或者水棉花,七八月开花,这时候正好有稀稀拉拉的果实。所谓的果实,便是这种白色的棉毛,但和专门种出来的棉花不同,野棉花的棉毛虽然看起来也毛绒绒的,但韧性特别差,没办法和棉花一样的纺织成棉线,所以丰年时,大家并不会多留意这种植物的。

但现在是啥时候啊,马上入冬,棉絮稀缺,也并不在种棉花的时节,所以即便是不那么完美的东西在众人眼里也显得弥足珍贵。

年年道:“虽然这个不能纺线,但是填充被褥应该还成,兰草,要摘吗?”

“当然要了!”兰草毫不犹豫。

“连根摘了,一点棉絮都不要放过!这根茎也有用的!”

元宝:“根茎啥用啊?”

兰草笑道:“孙大夫说了,野棉花也可以入药,祛风、散瘀、利湿、驱虫!用处可多着!”

大家咋舌,这可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才晓得山里处处都是宝。

过冬的保暖衣物和食物同等重要,葛兴平道:“那就听兰草的,把这些野棉花全摘了。”

“好!”

大家改道去了野棉花田,一言不发就开始薅棉花了。

他们卯时就开始往山上走,这会儿已经快巳时一刻,太阳从山坡上慢慢悠悠地爬了起来,山林里终于透出丝丝暖意和金灿灿的光,大家浑身也被晒得暖融融的,一边埋头割棉花,一边抬头来晒晒太阳,汗珠从鬓角滴下。3

这一片的野棉花还真不少,割起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彻底忙完,大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即便已经很累了,所有人一刻也不敢歇,继续上山赶路。

眼前的一片山路看起来还是崎岖不平,他们对这里完全不熟悉,只能是边走边寻。

山上在进行一场探险。

山脚下也没歇着。

妇人们疯狂地储存着过冬的食物,翻翻晒晒。

菌子,葛根,地瓜,土豆,但凡是能长久储存起来的东西都被“毫不留情”的收入囊中。

出发之前的粮食还是不够,所以大家还在想办法。

张老太算是一行里最年迈的老人了,身体也硬朗,老太太除了纺线织布是一把好手之外,生活经验也足够的丰富。

当自家的房子起了之后,这位年迈的老人也拄着拐杖去林子里转悠了。

地下能薅的基本都没啥了,张老太便抬头去看。

转悠一圈之后,还真有发现。

“天睿他娘,你来看看。”

张婶在院子里忙活,听见婆母喊就跑了出去。

“咋了娘。”

“你看这是不是麻栎果?”

张氏一抬头,笑了:“是啊,麻栎树嘛,九十月结果。”

“这东西能吃,打下来吧。”

张氏一愣:“娘,你说啥?这能吃?!”

麻栎就是橡子嘛,可谁也没听说橡子果能吃啊。

“能。”

张老太浑浊的眼睛里散发着经验和智慧,“能,但是果子要处理一下,你去喊巧娘她们吧。”

张氏惊愕,但娘的笃定让她也咽回去了想说的话,应了一声,去喊巧娘和其余人了。

很快,巧娘和钱寡妇还有郑氏都来了。

“婶子,你刚说啥能吃?”

“橡子果,我年轻的时候闹饥荒,不少人都吃这个度过来的,九十月结果子,我们可以先泡再煮,里面的果肉碾压之后就是橡子粉,只要处理得当,可以做凉粉还有饼子。”

大家都惊讶极了,巧娘思索半晌,忽然道:“我想起来之前城里有人卖橡子粉,原来是这么回事。”

“对,现在缺粮食,还是试试看吧。”

众人点头,一致同意,纷纷回家去拿工具。

橡子树高,要打果子也不容易,打下来的果子统一收集,到时候再研究研究怎么处理好了。

第83章 炖狍子啦

妇人们的忙碌很快把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孙大夫今天没上山,而是在院子里忙活晒草药,这阵子采摘的草药不少,晒干之后就能分门别类收纳整齐。

听说妇人们开始采摘橡子果之后,他也愣了愣,赶了过去。

“巧娘,你们在打橡子果?”

巧娘笑道:“是啊,张婶说这个能吃。”

孙大夫听完之后道:“是有这个说法,但是橡子果皮是有毒的,可要好好处理。”

一听说有毒,大家又犯怵了:“孙大夫,你有啥好办法没?”

“去除果皮之后完全煮软,最后的白浆还要晒干之后才能吃。”

张婶道:“那就这样,先试试看吧。”

大家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要是这东西真能吃,那可真是又解决了口粮的一个大难题。

所有人都参与到了打橡子果的队伍里面来。

深山里。

高大的乔木已经完全遮挡住了光线,葛兴平示意所有人停下。

“不能再往里走了,这周围肯定有好东西,大家注意。”

众人紧张地点了点头。

深山的危险是不可预料的,脚下,头顶,随处都可能冒出你想象不到的危险来,人多眼睛多,每个人都密切观察着周围。

兰草已经看到好几只兔子了,但她不能去抓。

这里的野兔更大,更机敏,不过兴平叔的目标显然还在别处。

“来了。”

他轻声开口,所有人眼神立马跟着看去,不远处的灌木丛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出现了!

几只土黄色的身影。

狍子啊,居然是傻狍子们。

不止一只,是狍子家族集体出动了。

狍子是群居性动物,最小的家庭也有三五只,但眼下,四、五、六……

众人喉咙发紧,居然遇到一同外出觅食的大家族。

快到冬日,动物们也要开始囤积粮食。

它们大概也没想到,今日外出会遇到一群虎视眈眈的人。

没办法,在这个时候,所有人或者动物都只能是为了自己的温饱而战斗。

葛兴平小声道:“不要贪多,雄狍子的角也很厉害,避免正面被撞击。”

“好……”

大家全都听从葛兴平的指挥和吩咐,兰草和元宝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大家伙。

一颗心在嗓子口蹦跶着,恨不得要跳出来……

……

山林里,山林外都在进行一场战斗。

太阳在空中变成了观众,高高悬挂着全程目睹了两场战斗,直到快结束,它也才意犹未尽地慢慢下山了。

“巧娘啊!今天差不多了。”

今天打下来的橡子果已经足够了,先处理一波看看成效。

巧娘一头的汗,妇人们也气喘吁吁,纷纷询问张婶:“婶子,接下来的要咋办?”

“刮皮,然后去泉眼那边泡吧!浸泡个一天一夜再说!”

所有人继续动起来,不过眼看着要到黄昏了,估计进山的也要回来了,家家户户也得回去做饭。

钱寡妇问:“巧娘你们晚上吃啥?”

巧娘:“早上蒸的地瓜,苞米粥还有麦馍。”

“哎,差不多。”

现在能吃的东西就这些,至于肉,那真得靠打猎才能获得。

只是大家寻思着,好不容易把房子盖起来了,能不能吃顿好的庆祝庆祝啊?

钱寡妇没说这话,兰花先开口了。

“娘,我觉得今天姐和元宝哥他们进山,说不定能有肉吃呢,等等吧。”

巧娘一怔,“这倒是……那等等?”

巧娘话音刚落,荆哥儿忽然指了指不远处:“啊!”

大家齐刷刷回头。

“诶,是他们回来了!!”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下了山,身影越来越近,大家伙眼睛一亮:“他们好像抬着啥东西呢!”

“猎到啥了?!”

所有人都很兴奋和好奇,赶紧小跑着迎了过去。

兰草和元宝在最前面,看见巧娘几个的身影之后也很开心,“娘!娘我们在这啊!”

部队大汇合。

“这是啥?!”

守在家里的人都十分惊喜,“狍子啊?!”

兰草笑得特别灿烂:“对啊,狍子!还有野棉花!”

野棉花?

妇人们都伸长脖子去看:“呀!你们可真是厉害!”

山间大战取得了胜利,葛兴平一行最后获得了狍子四只,五只野兔还有两只山鸡。

狍子显然是重头戏,有一头特别肥的,还要两个人一道抬着才能下山,而野兔山鸡是下山的时候,元宝和一金抓的。

“这狍子真大啊!这得多少肉!”

四头大狍子的肉可不少,大家围在一道津津乐道。

许均:“今天这狍子是齐出动,也是咱们运气好了!只是可惜没一网打尽。”

葛兴平:“差不多得了,哪能啥都想要。”

“也是!”许均笑。

“都别傻愣着了,赶紧杀了吧!”

狍子肉很嫩,今天算是有口福了。

杀狍子的事情还是男人们的活计,运到小溪边,就地放血清理出来,这些狍子肉一顿吃不完,今天可以饱餐一顿,剩下的就可以熏成肉干。

天冷了,熏肉原本是为了过年的大活计。

但现在没肉可熏。

这些狍子真是及时雨。

巧娘带领妇人们开始处理狍子肉。

“今天咋吃?炖了吧?”

“炖炖炖!”

新鲜的狍子肉当然要炖了吃,和土豆一起红烧就很香了,山间有野葱、野蒜这些,调味料还算够。

选了最肥美的部分,剁切成大块,在开水里面烫几遍可以去除一部分的腥味,接着放葱姜蒜进去开始炖煮,先前兰草做油茶麻花和胡辣汤的时候囤了不少的胡椒粉,炖肉也是必不可少。

新鲜的胡萝卜和土豆剁成块,等肉炖的八分烂就可以下锅。

人多,这些狍子肉便分了一整头。

剩下的狍子也杀了,钱寡妇带着祝年年还有郑氏在院子里搭架子熏肉。

熏好的狍子肉能保存很久。

至于那些野鸡和野兔先不着急,在后院随意圈了一块地养着。

“娘,这些野棉花我和兰花她们一道摘了吧,果子杆就给孙大夫,剩下的看能不能填到被褥或者袄子里面呀。”

巧娘点头:“行。”

有肉有棉,这次进山,算是收获满满。

灶屋飘出香味,炖狍子让每个人食指大动,众人又围到了巧娘家的院子,端着粗陶碗也不嫌烫,一口一口吃的呼哧呼哧。

“真香!”

吃肉能激发人最原始的欲望,这和每天吃苞米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葛兴平也满足至极,忽然道:“山里面宝贝还是多,以后我也常去,一金之前说的套羊我感觉也很有希望。”

祝一金跃跃欲试:“我就说嘛!”

铁牛:“有没有野猪?咱能不能搞一头?”

“你口气更大!最好还是别碰上那玩意,你们忘记了原先这里的人为啥要走了?”

大家不说话了,野猪那东西念叨着惦记,可真碰上,那就不知道谁吃谁了。

“别多想了,狍子也好啊,狍子肉不好吃吗?”

“好吃好吃,真特娘的好吃啊!”

吃着饭,巧娘她们吧橡子果的事也说了。

妇人们都不知道,男人家们更不晓得了。

“真能吃?”

“试试看呗,瞎折腾。”

折腾好啊,生命贵在折腾!

“行啊,你们看着弄。”

“我累了,我吃完饭要睡觉。”铁牛哼哼道。

“真白瞎了你这名字,牛就该有使不完得劲!”

大家哄然大笑……

……

夜幕奖励,巧娘的院子安静下来。

小萌今天没参加打橡果,她身子越发重了。

巧娘下午把饭给小萌和大石送了进去,这会儿晚上又来看了一回人。

“小萌,你可难受?晚上肚子饿了就喊,冷不冷啊?”

胡小萌这时候只能是在屋里做些简单的事,心中本就愧疚:“都好……谢谢大嫂。”

“客气啥,你就安心养胎,孙大夫说你这娃娃落地的时候刚好快过年,是个好意头呢!”

小萌摸了摸肚子,嘴边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我就希望祂平平安安的,别的我什么都不求了……”

“一定会的。”

巧娘回屋去了,兰花兰草都在等娘,等她一躺下,两姐妹就往娘亲身上靠,“娘~”

“多大人了,还撒娇。”巧娘无奈笑着,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娘,咱们日子算终于安定下来了吧?这段时间我发现大山真好啊,大山就是宝藏!我们肯定能在山里好好生活下去的!”

巧娘摸了摸兰草的头:“是啊,咱们在这肯定能过得好。不过说起来……下个月兰草要过生日了哦。”

现在是十月底了,十一月初十,是兰草的生日。

到了日子,兰草就十三了。

兰草: “娘不说,我自己都要忘记了。”

“傻孩子,娘记得呢,兰草是十一月,小树腊月,兰花是三月,荆哥儿五月,你们时间还都不一样。”

兰花:“那姐过完生日就是小弟,小弟马上一岁了!然后是我,我也要十岁了!”

兰草听完,忽然若有所思起来。

对哦,她把这个事真的忘记了。

也不知道元宝是什么时候过生日来着。

第84章 橡子凉粉+进山套羊+拜……

“生日?”

元宝正在院子里削木箭,被兰草这个问题忽然给问住了。

“对呀,你生日是什么时候?”兰草又问了一遍。

元宝抿了抿唇,动作一顿:“我……我不知道。”

兰草也愣住了:“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句话刚说完,兰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她……是不是说错话了。

元宝是不是……

“我从小就没见过我父母,真的不知道。”元宝平静说到。

兰草心里一刺。

“哎呀,也没什么嘛!其实生日就是个日子,和平时没什么区别的,我们出生的时候也一点记忆也没有呀!大不了,你和我一起过生日好了!”

兰草在他说完之后立马道,明显想岔开这个话题,让气氛不要变得这么沉重起来。

可她刚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太刻意了,眼睛一红,嘴唇也撇了撇:“对不起……元宝……”

元宝愣了一下:“为什么要道歉?”

“我……不该问你这个问题的。”

元宝站了起来,走到她身边。

“你又不知道。”

兰草抬头看他。

元宝脸上很平静:“这件事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了,也早就习惯了。兰草,你不用道歉。”

兰草呆呆看着他。

“那……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

“什么?”

“生日啊,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过啊?”

元宝又愣了一下:“……可以?”

兰草连忙点头:“当然可以啦!咱们是好朋友嘛!我生日是十一月初十,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过?!”

十一月初十啊……

元宝垂眸,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好……如果你不介意,我也可以。”

兰草笑了:“介意什么呀!我高兴还来不及呀!那太好了,我现在就去和娘说!”

兰草立马转身就跑进灶屋去找巧娘了。

十一月初十啊……

元宝默默记下了这个日子。

……

那日之后,葛兴平开始一门心思上山去打猎了!

先前兰草他们的小打小闹显然已经不行了,在正式入冬之前要囤够足够的粮食和肉才行。

所以兰草他们的打猎小分队也没跟着去捣乱,而是留在了山间做些别的。

比如说,刮橡子粉。

之前采摘下来的橡子果经过去皮和浸泡之后已经初步处理好了,接着就是烧锅烧水开始煮。

在场只有张老太有这个经验,她说什么时候好就什么时候,所以大家只管照做。

煮好的橡子果,破了皮,里面已经有白色的粉浆。

看起来有点像米糊。

“就是这个东西能吃了嘛?”

张老太:“对,把这些白色的浆粉都刮出来,在石板上晾晒。”

这几日日头好,大家也立马开始行动了。

终于,三日之后,大家得到了一大盆橡子粉。

看起来真的就和面糊差不多了。

张老太不顾众人劝说,自己舀了一大勺煮熟就吃了。

等张氏发现的时候都来不及:“娘!你咋就直接吃了!找个畜生试试也好啊!”

“哪来的畜生?反正我吃过,我信这个没毒。”

大家有些紧张,但事实证明,老一辈有老一辈的经验。

果真没事。

张老太笑了:“好了,可以吃,今天就做些橡子凉粉出来吧!”

煮凉粉过程并不难,就是把橡子面倒入锅中煮熟,之后沉淀。

和豆腐似的,最后出来的半透明棕色凉粉就是橡子凉粉了。

这东西和普通凉粉比,口感更有嚼劲,看起来似乎真的很不错。

巧娘迫不及待地去调了个料汁,醋和辣椒往上一淋,撒上一把葱花和芫荽,众人就迫不及待地伸了筷子了。

“还不错啊!”

“蛮好吃的!”

尝过之后,大家你一言我一嘴点评起来。

张老太眼角的皱褶慢慢展开:“当真能吃吧?味道还不错?!”

“婆婆真厉害!好吃!”兰草夸道。

“行,能帮上忙就好了!”

大家都很高兴,这么一来,过冬的口粮又多了一重保证。

钱寡妇道:“那还愣着干啥了,赶紧采橡子果去啊!”

“对对对,快去摘果子咯!”

凉粉被大家分食着吃了,但山间打猎的男人们还没吃到,巧娘留了几块,等他们回来尝个鲜,确定能吃之后,接下来就是做的越多越好!

明后天肯定能吃的就多了!

这边忙着采橡果,葛兴平许均还有一田他们已经有了别的目标和收获了。

收获是,今天猎了七八只呱呱鸡,这不是山鸡,别名叫石鸡,秋天的时候喜欢在石缝里面躲着,相比山鸡,它们更像鸟。

吃起来的口感偏鹌鹑。

这是一田和许均的功劳,七八只,也够饱餐一顿了。

而葛兴平的眼睛,盯上了山谷里面的一群羊。

这是一个更远的大山谷,他们走过来就十分的不容易了。

“兴平,这能有把握吗?”

葛兴平:“羊是群居的,这么大的羊群不多见了,要能拿下一半,今年冬天就不愁。”

铁牛和一田都要眼馋死了:“干就完事了!你说咋搞?!”

“我们工具不够,首先,要套羊的工具,有些羊不能套回去,也要薅他们的羊毛。回去要多带刀来,人手最好也多召集一点,我建议今天先回去,明天再来,可能一天搞不定,就要在林子里面住一晚。”

众人点头。

猎大家伙的时候在林子里过夜最是正常不过。

“行,那咱们就先下山!”

葛兴平点头。

回到半山坡,妇人们也把今天的橡子果摘差不多了。

大家伙一合计,村长拍了板。

“那明天但凡是男人都去!套羊!”

真有羊群啊!

那真是不能放过了。

“行!”大家纷纷应道。

这会儿也不知是谁肚子发出一声咕鸣。

“哈哈,今天先填饱肚子吧。”

巧娘一身喊叫:“开饭了!”

大家赶紧都跑了过去。

虽然是各家房子起了,可还是觉得一道吃饭好,现在就先这么着。

妇人们先把那橡子凉粉端出来,大家都直了眼。

“真能吃?!我尝尝看!”

“嘿!味道还很不错嘛!”

王氏笑道:“多亏了张婶子啊,这橡子不错,虽然处理的过程麻烦点,但是胜在不要钱,多啊!”

“我们采摘了好些,明天继续去,冬天之前我们就专心干这一件事了。”

大家都笑呵呵的,感觉日子都有了盼头。

真好啊,不用挨饿了。

不过御寒还是个问题。

前几天采摘的野棉花少得可怜,兰草提议还是不能放过这东西,有,总比没有的强。

这一点得到了全家的同意。

所以采野棉花也是重要的事情之一。

吃饱喝足就睡觉。

养精蓄锐。

第二天一早,葛兴平带着套羊大队进山了。

元宝和一金也要去,二木天睿也跟着一道,三水还有毛蛋他们年纪就偏小,算了。

兰草和年年今天是没机会了。

她们还是力气小些。

临走前,兰草把自己的“宝贝”都给了元宝和天睿。

“拿好哈!回来还我!”

张天睿笑着应好。

元宝却道:“万一坏了和丢了咋整?”

兰草叉腰:“那你牵一只羊陪我才行!”

元宝乐了。

“我尽力。”

兰草也笑。

“去吧,慢些!当心!”

告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进山去了。

留下来的妇人们也开始忙活。

山里的风一日比一日刮得大,很多事情都要抓紧。

橡子果的处理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刮不完煮不完。

因为她们发现如果把橡子果肉再碾碎一点,彻底晒干或者烘干,就得到了和面粉一样一样的干橡子粉。

要吃的时候就和水就行了。

这多好啊,还不怕保存的事情了,大家心照不宣,能多做些是一些。

而葛母她们负责做衣裳的,也要把采摘回来的野棉花洗净晾晒好,填充到裁剪好的布里面。

……

峡谷在更高的山,更远的地方。

大家走了大半日,终于到了目的地了。

高处不胜寒,冷风已经带着冬日的呼啸迎面刮来。

大家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兴平叔,咋整?”

葛兴平指了指那片稀稀拉拉的草:“羊群会去哪找食物,还有那边那个小水滩,是它们喝水的地方。”

“那我们要在那里埋伏?”

“对,但是可能会有点苦,我没有观察羊群很久,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那就试试看吧!我已经迫不及待割它们的毛了!”铁牛在寒风里打了个哆嗦。

“走吧走吧,过去咯!”

……

似乎是知道他们进山一日回不来,这一日煮饭也没有煮很多。

妇人们累了之后就围在一道吃晚饭。

简简单单的一顿野菜疙瘩汤。

喝下去倒是也全身暖乎乎。

“兰草啊,明天可要来帮我分拣草药?”

孙大夫忽然问。

兰草惊讶抬头:“当然好呀,您随时叫我!”

孙大夫笑呵呵的:“行,分拣的时候我就教教你这些草药的具体用途和治病方子。”

兰草应了一声,当下还没反应过来。

倒是巧娘,愣住了。

“大夫,您……”

孙大夫笑呵呵的:“不知道兰草想不想学啊?”

兰草傻呵呵抬头,巧娘又惊又喜:“傻孩子!还愣着干啥!”

兰草后知后觉,忽然睁大了眼:“您、您真的要教我医术了?!”

孙大夫哈哈大笑:“是啊,我想着行医之术和读书认字也不冲突,就慢慢一道学吧。当然,兰花和荆哥儿想学也可以一起的。之前我就没找到衣钵,现在倒是想传授下去了,只要想的娃娃们,都可以来报名。”

兰草激动的饭都不吃了,立马站起来朝着孙大夫磕头。

“师父在上!受徒弟一拜!”

巧娘眼睛也红了。

大家都很感慨。

“这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学医可不容易,学到了就是一辈子的手艺,大部分人才不传女孩……”

兰草抹了抹眼睛,道:“师父肯教,我一定好生学,以后我为您养老!”

孙大夫诶了好几声,也有些鼻酸。

哎,他也不是个孤家寡人了,后继有人。

后继有人了啊……

第85章 磨刀霍霍向群羊

葛兴平带着男人们进山的时候,原本计划是第二天返回。头一天大家也没怎么当回事,毕竟是要去更远的地方,那势必是当天无法来回的。

可不曾想,第二天快天黑的时候,还是没有一个人回来。

妇人家们就有些坐不住了。

王氏跑去找巧娘了:“巧娘啊,你说他们咋还没回来,该不会是出啥事了吧?!”

王氏是个典型的急性子,有时候也知道自己这嘴不该这么说,可就是忍不住的瞎想,而且她是男人和儿子都去了的,这会让家里就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实在有点坐不住了。

巧娘也能理解,所以赶忙拉着人坐下:“嫂子,你别多想啊,我估计他们是去了更远一点的地方,这夜路难走,非要赶回来也太危险了,可能明日就回来了。”

钱寡妇这会儿也在巧娘着纺线,立马附和道:“就是啊,一金他们也去了,我一点都不操心。”

王氏扯了扯唇:“嗨,我就是爱胡想八想的,让你们笑话了。”

“嫂子和我们一道纺线吧,前几天兰草她们去摘的野棉花还挺有用,至少能做一件薄棉絮出来。”

巧娘她们在做这些衣裳的时候都花了巧思,因为野棉花毕竟不耐穿,封口的地方都留了活线头,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拆了取掉这些棉花,到时候还是一件新衣。

最近除了刮这些橡子果制作橡子粉,剩下的时间就全在做冬衣,每日都有干不完的事情。

巧娘和其余人虽然没有王氏这么担心,但是说完全不操心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眼瞅着天色彻底暗了,大家今晚估计都睡不好。

兰草也是时不时地就朝外面看一眼,盼望忽然来个人报个平安也行。

而葛兴平他们的大部队其实已经在路上了,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下山的时候真的遇到了一头狼。

还是元宝发现的。

狼是一种非常聪明和狡猾的动物,这头狼大概是落了单,盯着羊群已经好几天了。

可是没有想到被忽然出现的一群人给捷足先登了,十分地不甘心。

但人的数量显然比狼要多一些。

所以这头狼并没有轻举妄动。

可狼的眼睛还是出卖了他,元宝发现他的时候,喉头发紧,脚步瞬间就停了下来。

他没有出声,而是第一时间去和葛兴平使眼色,葛兴平的机敏其实并不比元宝差,几乎是在元宝发现的同事,他也看见了。

他们上山之前就约定了一些手势,再不能发出声音的情况下就打手势。

铁牛和村长他们一开始还没看见,但是瞅见元宝和兴平不断地打手势之后总算反应了过来,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额头冷汗直冒。

他娘的,真的是狼。

人群和狼都没有轻举妄动。

葛兴平又走了几个手势,是赶紧走。

说句实话,一金还有铁牛几个小伙子还不大想走,他们大概也是看见这是一头落单的狼,要是齐心协力,说不定能搞一头狼回去。

可葛兴平的脸色越发难看,手势也打得很着急。

最后,还是作罢。

众人加快脚步,从小路下了山。

他们一群人,可又不单单只是一群人,这回上山的收获不小。

一共薅了几十麻袋的羊毛,十六头羊。

能不被盯上么?

那头狼没有追上来,大概也是心里有忌惮。

一直走了很远很远,众人心口的气才彻底松了。

葛兴平道:“到这了,应该不会追了。”

“兴平!咋不把那头狼解决了!那就一头吧!不敢过来!”

葛兴平还没说话,元宝道:“它是头老狼,虽然落单了,但是说明附近一定有狼群在,狼血的味道能吸引到同类,要是招到群狼就麻烦了,到时候别说狼皮了,咱们也得损失,这些羊好不容易才薅到,你们想白干一场么?”

大家伙儿全都不说话了。

葛兴平欣赏地看了眼元宝。

“就是这个理。”

“狼,是最记仇的,遇到了就是麻烦,它不上前也是有忌惮,要是被狼群记恨上了,家都要没。”

听说了重要性,大家才暗暗后怕,幸好当时没有冲动啊。

“不过,这说明了这山里的东西多,我们要更加注意才是了。”

老天爷保佑啊,他们当时在的那一面坡还算是阳坡,半山腰,的确是适合居住的,要是乌漆嘛黑入了深山,真是咋死的可能都不知道了。

当初能在那里落脚,如今看来也是有几分运气在的。

眼看着太阳又要爬上来了,葛兴平道:“家里人估计着急了,赶紧走吧。”

大家点头,一面喘着粗气一面跟上,哼哧哼哧朝着山下赶路……

……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天亮了,兰草和兰花一早就爬到了高处去看,看见第一个身影从去时的路返回时,兰草就赶紧让兰花去报信了。

“真嘞!可算回来了!”

所有人都赶紧往山上跑着迎,坡上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兰草一眼就看见了他们的收获,大声道:“真的有羊!真的有羊啊!”

真猎到羊了!

太好了!

大家伙脸上的笑意都掩盖不住,操心了好几日的王氏也咧开了嘴。

两边会和,男人们已经狼狈的不成样子。

在山谷里面摸爬滚打两天两夜,几乎都要看不出个人形了。

“他爹,你们猎了这么多?!”

“一、二、三……”

小娃子们兴奋地数着,嘴巴都要合不拢了:“十五……十六……!”

“兴平叔好厉害!套了十六只羊!”

欢呼声一片。

葛兴平笑道:“大家的功劳,又不是我一个人能搞定的。”

“这可真是美啊,还有这么多的羊毛呢!”

张老太说完,众人才发现口袋里面真的还有不少羊毛。

有了这些羊毛,过冬就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