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未遂叛乱,矿场现象(三)(2 / 2)

紧接着,更响亮的呼喊炸响在城头:

“皇爷万岁万万岁!”

一声接一声,震得城砖缝里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这些昨天还在坑洞里琢磨“偷人”算不算打仗的汉子,此刻望着喷薄的日出,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在烧——

管他什么计谋,什么章法?

此刻他们站在这里,守着这城,望着这国,就觉得浑身是劲,想把这吼声一直喊到天荒地老。

十二月初五的清晨,山海关的城楼笼罩在淡青色的雾霭里。

最后一车军械被拽上大车,车轮碾过冻土发出吱呀声响,快应队成员仔细检查过门闩,“咔嗒”一声锁上了厚重的城门。

钥匙被妥帖地收进铁盒,众人都明白,这扇门再开启时,该是大军踏过榆关、直趋东罗城的日子了。

“快应队”的汉子们蹲在城外的土坡上,嚼着热乎的窝头笑开了花。

千人出头就办妥了这桩大事,虽说总觉得这“胜利”来得像偷了邻家的果子,可“无损”二字攥在手里,离皇爷赐的谱名就不远了。

有人数着日子:

十二月十五前复命,回河南娶媳妇,正月里带新人回京城,元宵节还能去顺义跟皇爷一起赏灯——

想想那场面,嘴里的窝头都透着甜味。

生活有了盼头,连北风都不那么刺骨了。

李一六摸出怀里的帕子,上面的并蒂莲被体温焐得软了些,他盘算着给媳妇扯块红布做嫁衣;

小主,

王有三则在旁边念叨着要给娃起个带“军”字的名,你一言我一语,把前路铺得满满当当。

另一边的石山里,马科和吴国贵正抱着冻硬的玉米面馒头猛啃。

昏沉中醒来时,喉咙干得冒火,肚子饿得直抽抽,闻见那股子面香就顾不上别的,牙床硌得生疼也舍不得松口。

总算垫饱了肚子,两人这才抬眼打量四周。

满眼都是灰扑扑的石头,风从石缝里钻进来呜呜作响,哪有半分京城方向的影子?

马科使劲揉了揉眼睛,手里的馒头渣簌簌往下掉:

“咱不是去‘清君侧’吗?

这是到了哪处荒山野岭?”

吴国贵也懵了,他记得出发时队伍浩浩荡荡,炮车的轮子碾在官道上震天响,怎么一睁眼就困在这石头窝里了?

他摸了摸腰间,佩刀早没了踪影,只有怀里还揣着半块冻硬的咸菜——

这仗,打得也太邪门了。

风卷着碎石子打在脸上,两人面面相觑,嘴里的馒头渣突然就咽不下去了。

不远处的石壁下站着几个汉子,粗布麻衣看着不起眼,却鼓鼓囊囊地填了厚实棉絮,前胸后背都用墨汁写着字——

前胸是“工”,后背是“长”。

马科眯着眼瞅了半天,也分不清是“长工”还是“工长”,只觉得那布料磨得慌,远不如自己的铠甲舒服。

见两人直勾勾地望过来,领头那个胡子拉碴的汉子把手里的镐头往地上一顿,石屑溅起来:

“吃饱了就别愣着,该上工了。”

一口辽东口音,带着点熟稔的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