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人工降雨,欲立鸭军(四)(2 / 2)

皇帝朱有建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说完“平身”,紧接着便问道:

“都察院天下行走为何滞留京城如此之久?”

朱有建这话,听着可不算客气,明里暗里透着责问,与明知故问也没啥两样。

无定河年年遭遇水患,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都察院这些负责监察天下事务的人,不待在各段水患之地盯着。

不亲自指导老百姓抗洪自救,旁人如何能放下心去其他河域巡查?

可话又说回来,距离上次皇帝下达让他们尽快出发的口谕,都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此时他们也确实该离开顺天府,前往抗洪一线了。

范景文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站在原地愣住了。

倒是黄守才反应迅速,赶忙回话道:

“陛下,我们一直兢兢业业指导河民自救,一接到圣谕,便即刻赶往怀来卫堪察蓄塘之地。

说来真是神奇,那里竟有绝佳的蓄塘条件,简直如同神迹降临啊!

吾皇万岁万万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可好好的治河大才,不谈治河之策,净整这些阿谀奉承之词。

小主,

朱有建不禁蹙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

这与神迹有个毛线关系!

范景文缓过神来,赶忙跟上说道:

“陛下,往年臣等多次、前往怀来。

那里的地理条件,实在不利于、大规模、蓄塘。

洼地众多、还有不少陷地,只有妫水洼地勉强、可以、蓄水。

只是,妫水洼、面积不足、五百顷,对于,拦截无定河、之水来说,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

要想、真正止住、无定河、的水患,蓄塘面积、至少得、达到两千顷、才行啊!”

这位治水方面的能才,说话时不自觉地顿挫较多,朱有建听着有些难受,不过念在他说的都是正事,便也没有打断他的话。

“陛下,怀来蓄塘,臣等亲自前往测量,那规模至少有七千顷,一眼望去,汪洋一片。

这究竟是如何建成如此大规模蓄塘的?

臣等此次前来,其一便是为解此惑。”

黄守才说完,眼巴巴地望着皇帝,眼神中满是探寻。

朱有建被他们这般望着,心里一阵难受。

不治理河患,皇帝会被骂作昏君;

可治理河患,这些人又怀疑皇帝作弊,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朱有建心中烦闷不已,不禁哽咽道:

“诸卿啊,朕深知国库空虚,为了筹集资金,只能忍痛卖皇田。

你们也清楚,山西与河南两地的蕃王封地,如今都已落入大员手中。

朕好不容易筹得一千二百万两银子,本以为挖个蓄塘,花费五百万两足矣。

没想到,唉,最终竟用去了一千一百万两银钱。

蓄塘为何如此靡费啊?”

说到此处,朱有建哽咽着停了下来,眼圈也跟着红了。

他在心底暗自计较:

震天雷花费五百万两不算贵吧,人工费用五百万两也合理吧,两台机器加上焦炭算一百万两应该差不多了吧。

总共一千一百万两,应该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