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的岭南式朱漆大门被关上,背景音乐响起,宾客们的谈笑声渐次轻了。大门再次被打开,乔君贤挽着岳宁走了进来。
乔君贤穿着燕尾服,岳宁没有像崔慧仪那样用法国设计师的婚纱,而是委托赵熙如和国内的绣娘一起设计了这套中式婚服。露肩的设计恰好露出她纤细的锁骨,领口绣着缠枝莲纹,从肩头蜿蜒至腰际,裙身是百鸟朝凤马面裙,里层是红底金线云锦,行动之间光辉流转。
披帛是薄如蝉翼的月白真丝,绣满各色鸟雀,与马面上的凤凰相呼应,从肩头到身后形成长拖尾。她脖子上戴着一串拇指大的南洋金珠,头上则是天祥珠宝设计并制作的红宝石凤冠。
两家都有不少外国宾客,乔家的客人很多参加过上次乔君慎的婚礼,总体来说,除了豪奢之外,那场婚礼跟西方婚礼差别不大,但这一场几乎处处不同。
保罗、皮埃尔、卢卡斯和宫本等人不停地问邱春明,好在岳宁让他早早做了准备,说他是带着任务来赴宴的,要宣传中国文化。
保罗夹了一块尼古拉斯做的鹌鹑盖兰汀,外层鹌鹑皮酥脆,里面是鲜嫩多汁的鸡肉馅料,开心果的脆和煎到焦香的培根是两个层次口感,而那股熟悉的柔和松露香则是来自于中国当季的黑松露。
自从岳宁给保罗推荐了中国黑松露,杜兰德集团把中国黑松露打入了国际市场,这几年开始挤压欧洲黑松露的高端市场,现在欧美开始了抹黑中国产的黑松露是给猪吃的,这些新闻出来,刚好是这个时节,黑松露品质最好,产量最大的时候,如果不能消除影响,今年中国黑松露的销量肯定会跌掉很多。那么多高品质的黑松露,销售不出去,多可惜?
美食当前,保罗也不免有些心烦。
这时,侍应生再次进来,上婚宴的头道大菜,烤乳猪。
第313章 婚礼(下)
今日的后厨堪称中餐界的“奥林匹克赛场”,不仅汇聚了国内外的中餐大厨,更从全球搜罗来珍馐食材,贵州从江香猪被烤得皮脆肉嫩,油亮的油脂顺着乳猪金黄的皮层缓缓滑落,馥郁的香气混着果木熏烤的焦香,在空气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勾得宾客们食指大动。
“这道烤乳猪选的是从江香猪,生长期严格控制在六个月,”周宣雄向邻座的内地领导们解释道,他指着盘中色泽红亮的乳猪,眼角的皱纹因笑意堆成一团,“猪皮用秘料腌制后,再以荔枝木明火烤制,你看这皮脆如玻璃,肉质鲜嫩多汁。”
他身旁的宋自强已升任粤城的副市长,此刻正拿起刀叉,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块乳猪皮:“周老,要说吃,还得是您讲究。这几年,要不是老哥哥给我指路,要不是宁宁帮我们二商局培训厨师和服务人员。粤城的服务业也不可能成为国内的头块牌子。”
说话间,侍应生已端上后一道汤羹。纯白的骨瓷碗中,金黄的汤汁浓稠,一枚完整的金钩翅静卧其中,翅针外包裹着一层半透明的皮肉,发制后呈现出莹润的光泽。
“是你不嫌弃我挑刺。我说什么,你都听得进去。要不然,我就是个嘴碎,让人烦的糟老头。”周宣雄用汤匙轻轻拨弄着鱼翅,“来来,尝尝这个陆家百年传承的手艺,关键在这锅黄汤,用老鸡、火腿、瑶柱吊出来的汤,再配上菲律宾产的金钩翅,翅针饱满,胶质浓厚,一口下去,就不用说了。”
岳宁与乔君贤穿梭于宾客之间敬酒。她刚换下龙凤褂,一袭浅金色宝相花旗袍,黄金发簪在鬓边轻轻晃动,脖子里是三层日本阿古屋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滚圆,亮如镜面,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晕彩。
“周爷爷,您可不能再说自己是糟老头,您是胖老头。”岳宁将酒杯轻碰周宣雄的杯沿。
周宣雄哈哈大笑,眼角的笑纹更深了:“老头子还这么胖,大胖丫头不胖了,结婚了。”
“周老,您放心,过两年宁宁生个大胖丫头,您又有大胖丫头了。”宋自强说道。
这番话惹得众人一阵轻笑,岳宁脸颊微红,乔君贤举杯:“借您吉言。”
晚宴的菜品每一道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灌汤黄鱼肚子里塞满了当季蟹粉,鱼腹内的汤汁金黄浓稠,舀一勺入口,蟹粉的鲜甜与鱼肉的细腻在舌尖交织;丰腴的濑布鳝团在碗里,下面是羊肉,鳝肉软嫩得几乎入口即化,鱼羊之鲜,可以说是绝妙搭配;葱烧大乌参则选了北海产的大乌参,搭配章丘大葱烧制,酱汁浓稠挂壁,海参吸饱了葱香,软糯中带着嚼劲。最令人称奇的是惠灵顿牛排酥皮层层叠叠,包裹着鲜嫩的菲力牛排和鹅肝,切开时香气四溢,酥皮的酥脆、鹅肝的丰腴与牛肉的嫩滑形成了绝妙的口感层次。
澳龙、帝王蟹依次而上,压轴大菜则是一道乾坤烧鹅,这道菜曾经征服过多少老饕?
这些大师傅带着各自的招牌菜为了岳宁的婚宴汇聚于此。他们曾在宝华楼的厨房里切磋琢磨,将南北风味、中西技法融会贯通,再将心得带回各地,传给更多学徒。
晚宴结束,岳宁换上一身山雀琵琶纹锦缎裙装,脖颈间的澳白珍珠项链泛着冷冽的蓝光,每一颗都有龙眼大小,与家人一起送客。
送过宾客,一家人一起回家,崔慧仪捏了捏岳宁的脸,在她耳边说:“还有两天要熬,今天晚上可别让他折腾,累死自己不划算。”
岳宁没点头,乔君慎拉着老婆说:“你以为宁宁像你啊?你担心她什么,我告诉你,明天一大早,他们俩还会起来跑步。”
乔君贤没听清,用眼神询问,乔君慎从叶应漪手里接过儿子:“春宵一刻值千金,你们休息去,我们也回去了。”
叶应漪跟岳宝华说:“华叔,明天早上你跟孩子们一起过来吃早餐,什么时候醒,什么时候过来。我们家每个人吃早饭不定时的,什么时候都无所谓。”
虽然乔启明一直跟岳宝华说,现在他自己也已经退休了,以后他们老哥俩坐一起下下棋,喝喝茶,让孩子们忙去。
岳宝华却觉得,哪有嫁孙女,连带自己都过去的?他想还是住自己家里。刚跟岳宁这么说,岳宁就说,要不她另外去买一栋别墅,作为她和乔君贤的婚房。
那怎么行?宁宁为了这栋宅子花了多少心血?再说这样的话,乔家人那么通情达理,这样反而伤了他们的心。
孙女舍不得他一个人住,这些年他也习惯了有孙女的日子,他就厚着脸皮住过去吧!
可住了过去,还得去亲家家里吃饭,这……
“宝华,孩子们喜欢外头的粿汁,我做不好,等闲下来,你教教我。”乔老太太说。
一听有自己的事情做,岳宝华立马露出笑容:“我来做,我来做。”
乔启明拍了拍岳宝华的肩:“你啊!明天早上跟我喝茶。”
被乔启明揭穿心思,岳宝华不好意思:“好。”
“我们过去了。”
一家子去了隔壁,岳宝华拍了拍大黑的脑袋,跟孙女和孙女婿说:“你们也早点去休息。”
“爷爷晚安!”
“大黑,我们走了,睡觉去了。”岳宝华一说,大黑摇摇尾巴,去它自己的房间。
岳宁与乔君贤并肩走上楼梯。婚房的窗帘早已拉上,床上的红枣、花生等婚庆用品也已收了,只留下温馨的暖光。
乔君贤关上门,转身看向岳宁,眼中满是温柔:“刚才嫂嫂跟你说什么了?神神秘秘的。”
岳宁挑眉,故意逗他:“嫂嫂说,让我今晚别折腾你。”
“胡说八道,”乔君贤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他伸手将岳宁揽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清香,“明明是你总爱使坏。”
岳宁仰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双手圈住他的脖颈,语气带着一丝狡黠:“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持证上岗了。”
这句话勾起了两人共同的回忆,从西北乡间初遇,到一路走出大山,再到确定关系后乔君贤向小姨夫许下“发乎情止乎礼”的承诺。这些年,他们恪守底线,即便情动时也会克制,岳宁曾故意咬得乔君贤心猿意马,他却只是无奈地去冲凉,从未越雷池一步。
“在百货公司,你拆掉麻花辫的那一刻,真的很美,”乔君贤低头,吻落在她的额头,声音低沉而真挚,“我想,我就是在那一刻爱上你的。”
“才不是呢,”岳宁反驳道,指尖轻轻划过他胸前的衣襟,“你明明是喜欢我在西北摔人的时候,说我是‘那片土地上最勃勃的生机’。”
乔君贤闻言笑了,他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口,让她感受那有力的心跳:“那你呢?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看你很努力吃那碗又咸又干的洋芋饼饼,你来吃我做的浆水面。”
听到这话,乔君贤停顿了一下,岳宁说:“以后的每一天一丝一缕,一点一滴,越来越喜欢。”
他喜欢听,她是真的喜欢,那又何必吝啬说出来呢?
乔君贤的吻落在她的唇上,温柔而缠绵,发簪被轻轻取下,如瀑的长发散落肩头,他想起无数个克制的夜晚,此刻终于能将她拥入怀中,感受她真实的温度。
“宁宁,”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一丝喑哑,“你怎么能这么好?”
岳宁没有回答,只是回吻他,指尖笨拙地解着他衬衫的纽扣,像拆开一件珍藏多年的礼物。乔君贤轻笑一声,伸手帮她解开衣襟,露出线条流畅的胸膛。她的目光落在他心口的位置,那里有一颗细小的痣,在暖光下若隐若现。
“口水要流出来了。”乔君贤调侃道,指尖拂过她微微发烫的脸颊。
岳宁还真咽下一口口水,这下惹得两人都笑了起来。笑声渐渐低下去,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在静谧的房间里交织。
不知过了多久,岳宁在晨光中醒来,身上搭着一条温暖的胳膊。她转过身,伸手捏了捏乔君贤的脸,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眼中还带着睡意,却下意识地将她抱得更紧。
“乔君贤,起床跑步了,”岳宁在他怀里蹭了蹭,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
“再赖一会儿,”乔君贤将脸埋进她的发间,闷闷地说,“春宵苦短。”
“胡说,”岳宁推开他,掀开被子,“说好的每天跑步,不能偷懒。”
第314章 蜜月还是工作?
乔君贤被岳宁拉着出去跑步,他们家闹中取静,跑下山,就是热闹的街市,档口上有人叹早茶,有人看报纸。
两人跟大家打招呼:“早晨!”
“宁宁,新婚第二天还要跑步啊?”大婶问。
“我们俩一直说要持之以恒,我做好酒楼,他做好的产品。如果我们连跑步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坚持,谁还能相信我们的承诺?”岳宁看着大婶说,“对吧!”
“所以,昨天晚上你没有榨干贤仔?贤仔还有力气跑步?”一位大叔调侃,眼见乔君贤脸都绿了,那位大叔连忙扬一扬手里的报纸,“不是我说的,是报纸上说的。”
乔君贤抽过报纸,这份报纸居然是亨通旗下的,标题赫然写“新婚之夜,宁宁榨干贤仔,贤仔软脚”配图很模糊,依然看得出是他们家的照片,新婚夜居然还有记者听墙角。
乔君贤招手,大叔过来,他说:“跟我们一起跑步,每天跑,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自己是个软脚蟹,还想贤仔也是吗?”
岳宁和乔君贤跟大家挥手,继续往前跑,一圈跑完,回到家里,洗了个澡,换了衣服去隔壁吃早饭。
乔启明和岳宝华在花园里喝茶,乔老太太和大老太太正在剪梅花。
两人过去:“爷爷,早晨!”
“早晨。”
岳宁跑去两位老太太身边,他们庭院里的梅花种下才一年多,还要等枝条丰满,这棵梅树已经很繁茂了,梅花香气沁人心脾。
“大奶奶、奶奶早晨。”
“早晨。”乔大太太回她。
“等下,你们客厅和书房里也插一盆?”老太太问她。
岳宁亲了奶奶一口:“谢谢奶奶。”
“去吃早饭。”
岳宁和乔君贤进餐厅,乔家和和叶应漪夫妇,还有乔家大伯伯大伯母、和大堂哥一家在吃早餐。
岳宁打了一圈招呼,军军叫过“小婶婶”,要去找外头找太太了。
乔家大伯伯和大伯母吃过早饭就要去机场,中午的航班回上海,大伯母是肠胃的外科专家,等着她手术的病人,据说要排两个月,所以每次都来去匆匆。
大堂哥和大嫂嫂要多待些日子,大堂哥要跟联众核对近期进来的设备进度。上海的宁小厨,岳宁一直是求稳不求快,内地的消费能力还没跟上,上海到现在不过开了三家门店,开店慢也是好事,够大嫂嫂慢慢摸索,成长。大嫂嫂到港城刚好回总公司交流。
岳宁吃着叻沙,跟大嫂嫂闲聊。
乔君慎一家三口从楼上下来,善善下来就跑叶应漪身边,叶应漪抱起他坐下。
乔君慎拍了拍弟弟的脑袋:“早上去跑步了?”
“去了。”乔君贤理所当然。
乔君慎看向崔慧仪:“我说的吧?”
崔慧仪摇头,她对这两个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乔君慎拿起报纸,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乔家二公子婚礼的消息。
乔君慎抬头问岳宁:“宁宁,你接了日本珍珠的广告吗?”
“没有。”
“那怎么报纸上突出写你婚礼戴日本珍珠的消息了?”乔君慎把报纸递给她。
岳宁接过,扫了一眼,报纸用整版说昨天的婚宴。
“下面一条。”乔君慎说。
岳宁往下看,是说她和乔君贤昨天礼服的。
报纸上详尽说了她昨天出门穿褂皇的时候配了五层日本珍珠配上一颗硕大的火烈鸟色海螺珠项链,晚宴开场礼服是南洋金珠,敬酒时候又是日本珍珠,送客是澳白。虽然她戴了两个地方的珍珠,但是报道描写更多侧重日本珍珠的描写,什么又圆又亮,像镜子一样。
佣人送上一笼虾饺,岳宁夹了一个蘸醋:“现在是云南和四川黑松露品质最好的季节,但是前两天《纽约时报》不是发了一篇《中国松露入侵》的报道,说中国松露是猪饲料,根本不配叫松露。导致今年中国松露滞销。”
说到一半她吃起了虾饺,乔君慎问:“我在问你珍珠,你跟我讨论松露。”
叶应漪夹开虾饺,塞了一小口进善善嘴里,笑:“想不通了吧?”
乔君慎见老婆也在偷笑:“你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日本珍珠,从六十年代末的高点一路下跌到七十年代中期,价格跌掉了一半,产量也跌掉了一半,海外消费一蹶不振,这两年随着日本国内的消费能力上来,日本珍珠才算是缓过气来。”叶应漪再给孙子喂一口,“日本珍珠和南洋珍珠在市场上,价格相差五六倍。但是从品质上来说,其实各有特点。就像中国松露和法国黑松露、意大利白松露一样。稀少的价贵的有市场,量大的价格低的,也应该有市场。”
岳宁点头:“但是我要制造,我是在为日本珍珠推货的印象。让全世界购买力最强的日本客户来支持中国松露。”
乔君慎摇头:“你啊!七拐八弯的,怎么就被你想出来的?”
第二天的招待晚宴,招待的是纯商务伙伴,这一场宴会日本客人很多。
岳宁身穿一件粉色锦缎露肩小礼服,脖子里是日本著名珍珠品牌的一套粉光的小颗粒珍珠编织而成的蝴蝶结领结,中间点缀了颜色绚丽的澳大利亚黑欧泊。
第三天,本该是回门宴,岳宝华现在跟岳宁住一起,也无所谓的回门。
岳宁和乔君贤请了和自己同龄的朋友,年轻人开了一个派对。
岳宁一身紫色的衫裤,配上一串细巧,却又极光亮的珍珠项链,俏皮又可爱。
岳宁作为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婚礼上,戴日本珍珠,带动了日本珍珠的销售量。
日本报纸、电视台本来就在追踪报道岳宁的婚礼,面对日本媒体的采访,她表现出了对日本珍珠的喜爱,她说:“谁能不爱漂亮的小灯泡呢?”
见岳宁这样宣传日本珍珠,日本的媒体也不遗余力地吹捧她和乔君贤。
吹捧岳宁如何尊重每一位食客,如何有礼貌,眼光如何精准。甚至连宝华楼总裁苏菲是从东大毕业的,都成了吹捧的点。
当然乔君贤的益美如何成功也要吹,不免还要捎带PN,说如果没有PN的支持,益美是没有办法发展这么快的。
这确实是实情,然而这个实情的背后却是PN跟益美的合作,咽不下去,吐不出来的一颗半生不熟的果子。
PN看上益美在的销售渠道,包括中国、欧美和东南亚,他们出价八千万美金收购益美。
这个价格在他们看来,给的条件非常优厚。像乔君贤这样的公子哥儿,那这么一笔钱,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投资其他,肯定比做制造业赚钱。
让他们意外的是,乔君贤拒绝了,他愿意和日方合作,给日方代工,甚至帮助日方一起益美擅长的开发市场。
当时港城市场反应也很强烈,知道乔君贤的益美很好,但是益美没有上市融资,也就不知道具体价值多少。日本人开出这个价格,大家一算,乔君贤不算乔家给他的那份,就自己创业的已经身家这么高了?
他说:“PN是我尊敬的一家公司,我希望以PN为榜样,把益美做成港城的PN,乃至中国的PN,宁宁总是跟大家说港城在未来,是转口贸易最好的年代。未来二十年是转口贸易,那么二十年以后呢?如果内地起来了,不需要港城做转口了呢?那么港城五百万人,做什么?以前我们做塑料花,我们做衣服,但是我们没有叫得上来的品牌。我想试试!”
这个时候PN才发现,这跟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港城的商人不都是赚快钱的吗?他们跟益美合作,是看上了益美的渠道,并不是想培养竞争对手。
如果益美只是一家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他们有的是办法和手段,奈何益美背后是乔家,而且乔君贤和岳宁在日本人气很高。
PN只能说了一大堆好话,祝贺合作伙伴,新婚快乐。
这个时候岳宁和乔君贤出发去欧洲度蜜月,第一站选择去巴黎。
*
巴黎刚下过一场小雪,香榭丽舍大道的梧桐枝桠上挂着冰晶,岳宁裹紧驼色大衣,她手里那着刚买的可丽饼,一口咬下去奶油异常香甜。
“岳桑!”一个清脆的女声突然响起,岳宁回头,看见三个穿呢子大衣的日本女孩对着他们招手。
小夫妻俩跟她们招手。
“你们是来度蜜月吗?”
“对啊!”女孩们立刻激动地围上来,拿出笔记本请他们签名合影。
岳宁给她们推荐了手里的可丽饼,看着她们这么热情,她说:“明天下午两点我们在皮埃尔餐厅开一个小型的发布会,您要是有空的话,可以过来,我在那里做一些黑松露菜肴。”
“真的吗?”
“我等您来。”
1980年代的日本正值经济腾飞,国民海外旅行热潮席卷全球,让这样的偶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了常态。在埃菲尔铁塔排队时,一个日本老太太认出他们,硬是塞了套巴黎全景的明信片给他们做礼物;在卢浮宫看《蒙娜丽莎》时,一群穿校服的日本学生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