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1 / 2)

第121章 大会战(一)前期

对于《山海蚩尤之战》这部电影,池影影的初步构想是,作为系列IP电影的第一部,整个故事不能太复杂,简单一点、狗血一点,力求把娱乐性质拉满,还有就是特技效果绝对到位,为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奉上一场“视觉盛宴”。

整体框架结构做到宏大、有序,留下足够的创造空间给后面的人,尤其是片尾一定要有彩蛋,为下一部留个故事开头。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部华国神话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男女主角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

黄帝阵营是正面的,但是也并非完美,而蚩尤阵营虽然是反派,但是他们的领袖非常有魅力,发动战争的原因也很符合逻辑,就是双方生存空间的争夺。

整个故事的核心冲突在于,当自然法则“水与旱”的相克,遇上人类情感“恋人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悲剧?

雨师为蚩尤作战,既是出于兄弟情谊,也是在为九黎族争取生存空间;而旱魃,帮助黄帝,则是因为她坚信“秩序才能保护苍生”,男女主角都背负着比爱情更沉重的责任。

所以电影中,主角的名字就用神话本名——“女魃”和“赤松”。

“赤松”是雨师的别名,这个姓氏带有火焰的意象,偏偏与他本身“水神”的身份形成有趣的反差。

蚩尤的个人魅力,体现在于虽然他是整场战争的发动者,但是也是为了被压迫的九黎族获得耕地与盐源,他甚至承诺战后与黄帝部落共治。

故事的最高潮,当然是那场改变战局的“雨旱对决”。

最虐心的设计则是,当赤松看到女魃因神力反噬,整具身体开始逐渐枯竭的时候,本能地想停雨救她,但却被蚩尤按住了手腕。

蚩尤说道:“此刻撤手罢斗,等于杀死所有的九黎战士……”

赤松这种两难的抉择困境,才能体现战争的残酷。

而结局部分池影打算用三条情感线收尾:

女魃在战争结束后,化为旱魃,因为成为灾难的化身,人间所有的地方都要驱逐她。黄帝应无数黎民百姓的要求,亲手将昔日功臣干将放逐于赤水北岸。

偏偏又因为受到了人间浊气的侵染,同时使用神力过度,天女魃也无法再回到天上,只能在人间极恶之地孤独游荡……

而赤松则是散尽神力,化为雨

季前的闷热湿气,永远萦绕在旱魃身边,两个相爱的人,既不能相见,也不能相拥,女魃甚至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心爱的人就在身边。

而蚩尤在战败前,将他的佩刀交给幸存的九黎族少年,对他说:“藏好它,等待下一个不需要战争的时代,带领九黎部落重新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土。”

而整个故事也需要几处伏笔。

比如说黄帝战前对女魃郑重说道,“此战之后让你与爱人归隐”,就暗示黄帝其实早就知道女魃与赤松之间的关系,他其实给了女魃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

而蚩尤青铜面具下,隐藏着被炎帝部落烧毁的半张脸,揭示了战争的导火索,以及在蚩尤之战之前,炎帝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

整个战争场面既要宏大,也要突出神话感,比如应龙展翅时遮天蔽日;风伯飞廉掠过战场时卷起的血雾,而女魃驱散乌云时,干裂的土地裂缝会绽放出金色的火花,那是女魃正在燃烧的生命力……

这些剧本大纲,既完整地保留了“旱神女魃”在《山海经》中的基本原始人设,也给了蚩尤足够的动机深度,所有的超自然现象都符合“水克火”、“火克水”的原始逻辑。而女魃神力的视觉化,也就是被神火炙烧的天空和大地。

整个故事情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融化历史神话中的内核与原创情感冲突,同时保留神话阵营的复杂性。

其实说到底,核心的冲突就是“天命职责”与“个人情感”,“秩序守护”与“自由抗争”。

电影的主题就是:战争中没有纯粹的胜者,唯有被碾碎的真情和永恒的代价。

“黄帝”作为整套IP系列中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他的身份是“华夏联盟”的首领,以“建立礼法秩序”为终极理想,但是他也有阴暗的一面。最残酷的就是为了追求胜利,默许女魃牺牲,一统天下后手段逐渐冷酷。

女魃是为了整个黄帝部落的胜利才出战的,甚至与挚爱之人反目成仇,兵刃相向,但最后她却被放逐赤水,从一个女性神祗变成了一个灾祸的象征,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来自于《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原始记载,整场战争的全部记载不过几十个字。

在电影的结尾,女魃神力失控成旱魃以后,黄帝为防灾祸将她锁于赤水之北,而赤松被削去神格,化为潮气,他们一个永受焦渴之苦,一个沉溺窒息之渊。而黄帝晚年虽然悔恨,却也不得不铸“轩辕剑”镇压二人封印之地,以防魔神利用其怨气,为祸人间。

蚩尤残魂依附于青铜兵刃,等待了复活血祭;女魃被镇压的赤水深处,藏有混沌之水,可调和旱雨神力。也就是说,整场战争结束以后,没有一个人胜利,尤其是以女魃付出的代价最为惨重。

在池影完成这部电影的剧本大纲之后,她灵光一现,突然想起了钱师妹之前跟她说过的,想要拍一个《小妇人》故事内核的电影。

本来钱师妹是想拍一个现代都市背景的爱情故事,主要就是讲华国第一个大学女生宿舍里,四姐妹的成长。

但是池影觉得,这个故事内核完全可以放在《山海》这个背景体系里,于是她把钱师妹赶紧叫了过来。

钱朵朵是京影厂的人,也不算是外人,这次IP电影的拍摄,京影厂的上级单位华影集团更是占了投资的大头。

池影就干净利落地把自己想法告诉了钱师妹。这样同样是讲女性成长的故事,在保留原有内核的前提下,将背景设定改成“山海世界”中青丘,转为讲涂山氏姐妹成长的故事。

钱师妹听到池影的建议后,都惊呆了!

她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于是池影又把相关的一些IP概念和电影局的后续的拍摄计划都跟她透露了一些。

这时候钱师妹才转过弯来。

紧接着钱师妹就问道:“师姐,真要要纳入这个IP体系,倒也没有关系。就像您说的那样,故事内核逻辑不变,人物承前启后,讲一个神话世界的女性成长故事,也挺好的……

但是,我个人对拍这种特效多的神话故事完全没底,我投资一多,心里就慌。”

池影安慰她道:“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改编完善剧本,具体的拍摄往后放一放。我拍《蚩尤之战》也需要信得过的人当帮手,你跟着我先把第一部走一遍。这样既可以增长经验,又可以不断依据拍摄过程中的实践来做你自己那部电影的加减法。

比如说,你的男主角可以是我这部电影中的黄帝阵营中的应龙。

按照《山海经》中记载,应龙也是黄帝阵营中一员大将。在第一部电影中,关于应龙的情节不多,主要就是他蓄水攻九黎大寨,赤松联合风伯掀滔天洪浪,反噬黄帝军,应龙重伤。

后续是女魃加入战局,克制了风雨,反败为胜。但是战后应龙也跟天女魃一样,因为在凡间参与战争后,沾染了人间浊气,无法回到天上去。

所以战争结束后,应龙不得不带着满身创伤在青丘附近隐居,后续又与跟涂山氏姐妹中的老二成为了好友。

应龙在故事的一开始是阴郁的,颓废的,愤怒的。他觉得自己被辜负了,甚至是遭到了背叛。是他和女魃帮助黄帝打赢了这场仗,最终却遭受到了这样不公的待遇,失去了天神的身份,孤独地留滞在人间。

但是后续却在与涂山氏姐妹的相处中,逐逐渐开朗,最后应龙少年解开心结。即便无法回到天上,成为天上的神祗,那他可以游历人间,于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应龙逐渐化解了心中的怨恨,成为守护人间的神祗。

至于故事的最后,有没有跟涂山氏最小的姐妹结为夫妇,会不会与涂山氏的老二成为‘意难平’,这都可以再设定了,但是内核是不变的。”

池影这样说完了以后,钱师妹都佩服死了——还可以这样搞?

但是她具体再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池影又跟她讲了一些相关的拍摄事项,包括后续会用数码技术来拍摄,特技拍摄时大量CG技术的运用,以及剧本中心和国内电影系统目前的一些大变革……

就是这样,钱师妹遭受了一次灵魂冲击,而华影集团又有一部“山海世界”的IP电影诞生了。

池影把这个设想跟雷大佬和韩主任讲了一下,两个人都觉得非常不错。

第一部在筹备中,第二部后续的故事框架又出来了,紧随着《蚩尤之战》后面的另一个故事已经有下文了,这速度刚刚的!

整个IP系列的电影,就在这样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迅速往前推进着。

系统内的各兄弟单位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按照最近一次会议商定,各家单位都有出资,所以都很起劲儿。

甚至有一些国内电影系统内的同事们,就戏称此次IP电影《山海蚩尤之战》的拍摄为“华国电影大会战”。前线指挥部就是剧本中心,各大电影制片厂就是各分部作战主力。

钱师妹本来已经向京影厂提交了上一个版本的拍摄计划。

所以这次回去,不得不又找到了厂领导,说了一下最新的改编设想。

京影厂的领导们这边眼睛都亮了,“这样好,这样好!前面第一部池导拍完了,后面我们就可以紧随其后,拍摄属于我们自己的IP电影。而且这部电影要是不拍什么战争场面,特效镜头不多,投资不大的话,我们自己厂干脆全部承担下来了,所有的版权都是我们自己的,后面要卖那个IP啥的,我们一家就把钱赚了……”

于是京影厂把这部暂定为《山海青丘》的电影拍摄计划列为下一个年度的重点工作计划。

这次池影计划采用的数码拍摄,相关的摄影机具“索尼HDW-F900”摄像机已经从米国这边运过来了。

这些设备都是由华影集团出面,与供货商签订了国际租赁协议,然后调进国内使用的。

之所以是租赁而不是购买,实在是这一类新型摄影机造价实在太高,要

直接买下来的话又是一笔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而且池影知道,这种高科技设备价格下跌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先借,用完了再还回去,这样就可以摊薄成本,说不定到下一部的时候,现在租的价格就能买下一部新机器了。

而第一次全体内部会议结束后,关于华国电影改制与发展战略的内部文件已经开始下发,包括IP电影拍摄的计划,也列入了电影局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计划,各家都加快工作节奏,力求不掉队。

这时候,池影写的那份报告也逐渐流出来了,最起初是在业内相关人士手里下流传,只能说看过的人都叹为观止。

郑志宏算是行业内最先看到的那一拨非官方人员。

最初,在探讨《西行》的IP产品发售时,郑志宏就敏感的意识到,这些系统内单位应该还有下一步计划。但是当时是国内第一次做IP周边发售,事情千头万绪,大家都忙得团团转,所以他也就没有细问了。

等韩主任和雷大佬决定引入民营资本参与《蚩尤之战》的拍摄时,才又把郑志宏叫过来了,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要参与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IP电影拍摄。

郑志宏听到这个拍摄计划,当时就要求参与,但是对于为什么需要整整一个亿的投入,他也提出了自己疑问——为什么一部电影会这么贵?

于是在韩主任的办公室,雷大佬和韩主任的共同授意下,池影郑重地把那份报告交给了郑志宏。

看完这份报告之后,郑志宏心中唯一的感叹就是:这阵东风,好歹我郑某人算是乘上了!

因为按照这部报告的规划,郑志宏参与了这部IP电影的拍摄以后,他应该就是目前业内,唯一直接系列IP拍摄的民营企业了。

这一下子就算是进入国内电影发展的第一梯队了。像天成影业和其它的一些民营资本,压根就赶不上这班列车了,他也算是跟华影集团以及各大电影制片厂在一张桌子上玩牌了。

不过他马上又提出了一个疑问,“雷总,韩主任,这部片子我肯定是要全力参与的,你们说要拿多少,我就掏多少,砸锅卖铁倾家荡产我也要投!但是《山海经》这种古代神话著作,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如果其他单位也要拍的话,如何确保我们做出的IP系列,相关利益不受侵害?比如说我们拍什么他们也拍什么,我们做IP产品他也做IP产品,反正都是按照《山海经》来的,你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抄袭盗版,这不会影响我们的收益吗?”

雷大佬则是老神在在:“志宏呀,你不用担心,首先,一个IP能做起来,肯定是要有基础的。重中之重就是电影要拍好,观众要买账,各种人物形象要出圈,要立的住,要受欢迎!你看我们小池就是这个IP系列最大的一块金字招牌。

我们每一部IP电影中,除了制片人以外,都要打出”总策划迟影“这样的字眼,用以确保普通观众对这个系列的信任感以及期待感。”

郑志宏这才点点头,“那行,有池导做总策划,我就没有一丁点顾虑了!”

雷大佬在这笑了,“志宏呀,你先别急,有些话也不能说太早。具体投多少,怎么投,我们这还要跟电影局商量,毕竟投资太大了……”

于是就有了后续各家制作单位协商共同出资的内部会议。

从这个角度上看,池影已经跟普通的知名导演不一样了。

这之后郑志宏这边更是加强了与池影的联系,他经常有事没事就跑到池影这边来跟她聊一聊,了解一下电影筹备进度什么的。

而池影也觉得郑志宏是可信的人,她私下里还跟郑志宏细谈过未来民营制片厂的发展之路。因为池影知道,很快国家就开放对民企的限制,他们独自拍片也是迟早的事儿。

郑志宏虽然之前也有这种猜测,但目前依然看不到一点希望,心里有点忐忑不安。

于是他就问池影:“师妹,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我哪听到什么风声,我听到的风声,你肯定都听到过了。我就是猜测,这也只是我们私下里瞎聊天儿……”

其实池影心中记得清清楚楚,03年这类暂行办法就出来了,所有的民企都是能独自拍片,不再必须拉着国营单位了。

郑志宏知道池影是一个谨慎的人,他赶紧补道:“你放心,师兄的嘴最紧了。我主要就是觉得你的眼光非常长远,所以就想跟你多聊聊,不是套你的话。咱俩也用不着这样,你看你对未来的一些预测都是精准实现了。

俗话说的好,一步先,步步先!现在你看我,发展就比天成快得多,早就甩他一截子了,他现在就是拍马也赶不上我。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差距,不就是因为师兄遇上你这个明白人了吗?所以,师兄信你!你才是我真正的贵人!

就像你之前建议我,不要搞艺人经纪约,我也就是没搞了。我就专注于做电影,现在我们又加入这个IP系列,把这块儿做好了,那不比签他几个艺人来钱多来得快,是不是?艺人也可能红个几年,带来一些分成,我这IP卖个一年半载,十年十五年,都是没问题的,只要电影好,总有人买单。”

“确实是这样!师兄,你看好莱坞好多大厂都这样。变形金刚都出来多少年了,还在卖;还有迪斯尼,他们都已经做了多少主题公园?有这些IP版权在,即使你哪一年不拍电影,依然有收入来源,对不对?师兄,你积极发展,争取过几年能IPO上市,这样你的发展资金就不愁了。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你也可以选择去国外,比如说去纳斯达克之类的……”

“师妹,这么说的话,我反而更想得开了。我现在家底已经够厚了,压根不需要到市场上去圈钱发展自己,我这样稳扎稳打,一步步往前走,整个企业都是我自个说了算,效率更高!你说是不是?”

池影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她想起来了,有些民企虽然不上市,它依然是行业内的龙头,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

“行,师兄,还是你有成算!把步子迈稳一点,迈快一点,尽量规避风险,建立自己的一套发展思路,你肯定以后都是行业内的老大了!”

郑志宏在那哈哈大笑,“你看,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池影深以为然,在那不住点头。

这个年池影又没办法回去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月份之前准备好,最好农历年结束以后,就可以开拍了。

各制片厂已经陆续开始选派专业人士来参与拍摄。

总策划当然是池影,第一部片子的导演也是池影,而相关的一些副导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摄影技术人员,以及美工和服化道都陆续进京。

做IP产品,美工的工作就至关重要。包括人物外形设定、服装设计以及各种造型特色优化,这都是电影美工人员他们要做的。

各单位的精英人士都聚集在一起,筹拍阶段

进度推进非常快。

在人物造型确定以后,下一步就开始要确定演员了。

这次,即使池影不想大规模的选角试镜,但是风声已经逐渐露出来,无数人就要往这个系列里挤。

第122章 大会战(二)公开选角

由于“山海世界”这个IP系列,中间涉及的人物角色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会在第一部电影《蚩尤之战》中担任主角的演员以外,很多会在电影中出现的次要角色或者是周边一闪而过的人物,后续都有可能成为别的相关IP电影的主角,所以这次的电影选角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

池影作为整个系列IP电影的总策划,现在要关注的点实在是太多了。各项筹备工作,包括一些技术类的跟进,她都没法假他人之手,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有办法来亲自参与选角,所以按照惯例,她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孙妍妍来负责。

对于这种涉及到具体IP中的一系列人物设定,池影把她目前想到的一些人物小传,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型的手稿,都全部都交给了孙妍妍。

她郑重地告诉孙妍妍,这次选角与以往不同,牵扯的范围非常广,而且人物在第一部电影中出现后,后续最好不要换人,保持系列的一致性。比如哪些是这部电影要出现的主要角色,哪些在这次只是一闪而过,可能后续有可能还会再出现……

至少目前已经在筹拍阶段的《蚩尤之战》,和钱师妹正在完善剧本的《青丘》,这两部电影的人物就要绝对保持连贯性。

说起来,其实IP电影真正蕴含的思想内涵并没有那么深,没有那么仇大苦深,需要触及灵魂的主题。整个系列的电影,更多的是着力娱乐性质,走的是赏心悦目路线。

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的是俊男美女,神话奇观,特技展示……愉悦舒畅地度过九十分钟,顶多在这中间了解一下传统的神话故事,其余真的不能奢求太多了。

所以池影一再向孙妍妍强调,这些演员在保证演技的情况下,外形一定要好,一定要靓丽,无论是主角和配角都是这样。

不仅如此,每位演员还要有特点,能让观众记得住。

比如说第一部电影里出演“应龙”这个角色的演员,就一定要俊美醒目。因为这个角色,他可能在《蚩尤之战》中出现的情节不多,但是很快,“应龙”马上就要会是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了,要是一点都没有辨识度,让观众毫无印象,那谁还去看那部电影呀!

所以池影就跟孙妍妍把个中的利害以及后续会牵扯到的很多方面,都反反复复讲了明白。

孙妍妍也理解了,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很多演员有可能会出现在两部、三部,甚至四五部电影中……

她不敢怠慢,接过池影给她的资料以后,自己也深入地了解了一下,甚至还跑到中心编剧室这边,请教已经深入拆解山海经的专业编辑人员,主动研究探讨相关知识。

孙妍妍的想法也很简单明确。就是她先自己细细的把相关的要求都过一遍,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再着手开始向一些她认为合适的演员,发出试镜通知,再做进一步筛选,最后再由池影做决断。

但是由于国内各大制片单位都有参与拍摄,更有投资在里面,所以这部电影要选角的风声很快就露出去了……

很多人都想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这部电影来。一时间,京城所有的适龄演员全部都动了起来。

像中心的相关人员,以及他们的一些亲朋好友都被牵扯到了。

池影最开始拍戏的时候,就曾问过中心这边几位姐姐,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人想要推荐,其实就是问问她们有没有什么熟识的演员需要推荐。

毕竟那时候池影还是个新人,生瓜蛋子一枚,所以这种熟人推荐的话,也能很好地开展合作,不用再满世界捞人攒剧组。

但是这几位,无论是人事的张大姐,还是财务的小苏姐姐,都没有这方面的熟人,也压根没有牵扯到具体电影拍摄中去。

池影原本以为,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没想到这次居然大家都不能幸免。

首先居然是小苏姐姐被波及到了。

她的爱人不知道是被谁找了,居然回家找她,想让她向池影推荐一名男演员。

苏娟都惊呆了,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跟她爱人说:“我一直都是只在剧本中心做财务这一块的。我什么时候参与过演员选角?你在哪儿揽的这些破事儿?”

“我也是被人家找了几次又几次……”她爱人无可奈何地说道,“就是有一位领导的亲戚是演员,好像在他们圈子里还发展不错的。所以他就想进池导的剧组,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

“他演过什么片子吗?”

苏娟爱人想了一下,“好像演过什么什么……”

苏娟一听更傻眼了,“那是电视剧!你有没有脑子?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是不同圈子的,电影演员档次比电视演员高多了,你这开什么国际玩笑!我这种不懂行的人都有这个概念。你别瞎扯了,赶紧滚一边儿去!下次别揽这种破事儿来做。”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小苏姐姐还气呼呼地把这件事跟人事的张大姐说了,她一个劲儿在那儿抱怨,结果张大姐还笑了。

“你这才遇到一回,我都不知道遇到多少回了!”

因为张大姐的爱人也在文化系统内,所以她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好多次这种事。只不过她为人比较沉稳,从来不露半点风儿,也压根儿不愿意搭理这些事儿。“你把心放宽,别理他们就是了,你都不知道,我爱人被找过多少回了。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你不能开这个头,一旦开了头,后面就没完了。我爱人比较认怂,对外就说做不了我的主。所以我现在反而清闲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找我爱人没用,我不会替他干这个事儿的。

我跟我爱人也说得很清楚,我是中心管人事的,我不会来干这种不靠谱的事。我就问你,你干嘛推荐那个人,你知道他演技怎么样,人品怎么样,他把戏演砸了怎么办?我们中心就算有大项目,你让我这么年纪一大把的老大姐去求人家,给一个莫名其妙的人谋角色,我犯得着吗?你说我要是自家孩子,我还能卖一卖老脸,你这是七八竿子搭不上的人,我才不干呢!”

苏娟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止她一个人遇到这个事儿,周边的人都遇到过。

孙妍妍更是早就见怪不怪了。

在京的华国各大演员经纪公司,都从各种途径打听到了相关消息,所有人都蠢蠢欲动。

不过这其中最稳的居然是金学英。

因为她知道,凭借她跟池影的交情,只要是有合适的角色,池影肯定会跟选角的人讲,挑她的演员去试镜的。

而且金学英手下,有不少演员都已经跟池影合作过,所以她压根就不急这事儿,整个人非常淡定。

本来可能宋琳也会参与这一次电影的选角,但是目前她已经不在国内了,主要这一次宋琳有冲奥的工作。

年前12月份的时候,好莱坞那边《珍珠》已经开始小规模点映了,为的就是参与年后的奥斯卡评审。

她作为主要女配,也要过去参加一些推广活动的,包括后续冲奥的一些公关,付远琛也跟她一块儿去的,所以这时候两个人都在米国。

金学英自己稳坐钓鱼台,但是她手下的演员全都坐不住了,都到公司来找她,希望金姐帮忙活动活动。

因为人人都知道金学英跟池导的关系好,本来演员们都不需要坐班的,有事才会来公司露面。但是这段时间,金学英办公室那边简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所有她手下的演员,都有

事没事跑回来了,想找机会跟金学英谈谈……

金学英烦得要死,这边还没把一位演员送走,那边又有一位在门口等着,要进来跟她谈心了。

所以金学英干脆把所有的手下所有的演员都招过来,开了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