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杨延昭欲言又止。
宁晨看在眼里,正色道:"杨将军,当年大幽与吴国交战,你率大军死守边境,如此忠勇之将,岂能埋没山林?"
杨业摇头:"败军之将,何足挂齿。"
"若寡人请将军出山呢?"宁晨直视杨业双眼,"如今夏秦交战,正需将军这般人才。"
杨业还未回答,杨延昭已经激动地上前一步:"父亲!夏武王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我们..."
"住口!"杨业厉喝,随即对宁晨拱手,"大王,非是末将不愿效力,只是..."
宁晨打断他:"可是担心家眷?将军放心,若愿出山,寡人可安排杨家全族迁往长安,赐府邸田产。"
杨业仍在犹豫,宁晨突然话锋一转:"杨将军可知秦琼,秦将军之事?"
"秦琼,秦叔宝?"杨业一惊,"早就听过他的大名,怎么了..."
"被嬴政所害。"宁晨声音低沉,"如今函谷关外,还有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寡人需要将军这样的统帅。"
杨业浑身一震,眼中闪过挣扎之色。这时,杨延昭突然跪地:"父亲!孩儿愿随大王出征,为天下百姓争一个太平!"
其他几个杨家子弟也纷纷跪倒:"请父亲(叔父)应允!"
杨业看着儿子们热切的眼神,又看向宁晨诚挚的面容,许久后眼神坚定的说道:"杨业,愿效犬马之劳!"
"站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北宋无敌战神,铁蹄踏破胡尘路,金刀闪耀浩气存。战契丹,御辽兵,忠义凛凛守边疆。"
"正所谓是英雄志,卫家国,金刀铁马铸英魂。他就是云州观察使,右领军卫大将军,杨业!"
宁晨大喜,亲自扶起杨业:"得将军相助,寡人如虎添翼!"
当日,杨家全族收拾行装,随宁晨返回大营。
"大王,"杨再兴兴奋道,"有杨将军加入,破秦指日可待!"
宁晨点头,对杨业道:"将军熟悉秦军战法,不知对当前战局有何见解?"
杨业沉吟道:"若大王信得过,末将便前往南郑,支援韩信将军。"
"正合寡人之意。"宁晨笑道,"不过眼下寡人需先回长安,将军可愿随行?"
杨业拱手:"末将遵命。"
当夜,大军扎营休整。宁晨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营火,对身旁的杨再兴道:"再兴,你看杨家那几个小子如何?"
杨再兴赞道:"都是好苗子,尤其那个杨延昭,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宁晨微笑:"是啊...大夏的未来,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他转向长安方向:"该回家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丞相府。
烛火映照着萧何那张铁青的脸。他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账簿,墨迹未干的朱批像一道道血痕,划在那些被篡改的数字上。
"啪!"
萧何将几本账簿狠狠摔在严嵩和赵文华面前,竹简散落一地。
"二位大人,给老夫解释解释。"萧何的声音冷得像冰,"燕城、岳州两地粮草,为何比账目上少了三成?军中将士反应军饷拖欠三月,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