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些皇帝,自身也很昏庸,就比如唐僖宗之类的,虽然有感觉,但是不是很强。
像汉灵帝,也是气得大骂,虽然他的昏庸也是出了名的,但好歹刚开始他还是想做点事情,只是后来彻底躺平,现在则是被天幕的出现激发了一些雄心。
...
至于当事人崇祯,那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他是咬牙切齿,浑身颤抖!反正他没生李自成的气!
...
【而后,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后,出兵攻破忻州,紧接着猛攻代州(忻州市代县)。
山西总兵周遇吉顽强抵抗数天,弹尽粮绝,退守宁武关。
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血战。
但因为宁武关和雁门关,偏关乃是山西最重要的三座关卡!
因此周遇吉虽明知大顺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法抵挡,但仍死战不退。
直至三月初一关破,周遇吉带领残兵同大顺军展开残酷的巷战,最终身中无数箭,被顺军擒住后,又将其吊起来,不停的用弓箭射,其身上的箭矢如同刺猬一般!
而周遇吉的夫人刘氏,同样是十分刚烈,带领数十个妇女坚守官署,站在房顶上不断射箭反击顺军,最终全都被烧死!
这一战,可谓是相当的惨烈,大顺军在此损失了约七万人。
李自成曾一度想要放弃宁武关,绕路去进攻北京。
大顺军也因此在城破后,疯狂屠城泄愤,许多百姓也遭到波及,被杀者无数!】
...
“啊!这才是我大明的忠诚将士啊!”崇祯帝双目通红的喃喃说道。
而身在江南的李自成看到自己的队伍竟然屠城了,一时间也是有些呆愣住了。
毕竟,要是让他屠那些官僚士绅家族,他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但屠百姓,虽然这事在他这里还没发生,但...
...
明太祖,明成祖...天启帝,无不是红着眼看着天幕。
...
【同一时间段,京城内,崇祯想要调吴三桂入京勤王,但因为不想放弃宁远以及没有军饷而作罢。
同时,李明睿上书请求崇祯帝南迁,但遭到后投降李自成的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激烈反对,扬言必须要杀了李明睿。
首辅陈演也表示反对迁都。
左都御史李邦华提议让崇祯坚守京城,让太子前往南京坐镇。
因为朝臣的反对声音很大,崇祯帝在二月二十八日表态:
“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志决矣!”
三月三日,在外的李建泰也上书提议南迁,表示可以护送太子去南京。
崇祯再召群臣商议,光时亨再次激烈反对,还拿唐肃宗在宁武继位的事情来说。
崇祯见状,再次申明君王死社稷,然后向群臣询问战守之策。
原本叽里呱啦的群臣一下子全都低头不语。
崇祯帝气炸了!
就知道哔哔哔,一问正事,一个个的都不吱声!
再加上他之前已经下令让百官捐钱凑集军饷,结果平日里生活奢侈无比的百官们立马开始哭穷,又是假装打出卖房子的招牌,又是找一些破烂补丁衣服来穿,就是不肯捐钱,费劲扒拉搞了很久,才总共凑了20万两银子。
最后,崇祯留下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拂袖而去!】
...
“这些个苟日的东西,20万两!20万两!真他娘的是公-忠-体-国啊!”
朱元璋一字一顿的说道。
...
“这些贪官污吏,通通全都该诛九族!”汉武帝暴躁的拍打着桌子!”
虽然,这不是汉朝的事情,但也是汉朝的事情!
...
唐太宗同样是怒骂了一句。
历朝历代,就连清朝的皇帝们,都是忍不住要骂上几句,只因为他们都是王朝的皇帝!
...
崇祯时空,群臣全都面色肃然,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一个个都心中惴惴,虽然现在站在这皇极殿前的许多官员已经被崇祯给替换了许多!
至于崇祯的脸色,那更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
【三月初四,崇祯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入京。
他一连封辽东总兵吴三桂--平西伯,
平贼将军左良玉--宁南伯、
蓟镇总兵唐通--定西伯、
凤庐总兵黄得功--靖南伯,
另外还有其他各路总兵,也都得到了加封。
小主,
因为有些总兵距离京城太远,来不及赶过来。
所以崇祯又招唐通、蓟辽总督王永吉、左都督刘泽清带兵来京城勤王保驾!
其实,放弃宁远这件事,一直讨论了几个月了,蓟辽总督王永吉早在正月就提出来了。
但遭到了陈演,魏藻德等人的反对!
而支持者则比较少,其中如
范仲淹后人内阁大学士范景文(和范文程不是一脉,亲缘关系应该离得挺远的)、左都御史李邦华、翰林学士倪元璐、吏科给事中吴麟征,最后都在甲申国难之中,自尽殉国。
还有几个支持的则被乾隆搞进了《贰臣传》
总的来说,就是很少!】
...
“啊!”宋仁宗时空,范仲淹突然发出了叹息的声音,不过他的表情看上去倒也比较轻松。
总算是有一个能看的后人了!
之前那什么范文程,可真的要把他给气死了。
...
崇祯时空,崇祯帝赶忙提醒翰林院,将那些名字都给记下来。
...
【勤王命令下达后,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