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上古十大宗门(二)(1 / 2)

而神农鼎积累了万载的药气,无论多么珍稀难炼的药材,只要放入鼎中,稍稍催动灵力,便能炼出活死人、肉白骨的神丹。更神奇的是,鼎身似乎还藏着神农氏对天地万物的感悟,有缘者凝视鼎身,便能领悟到草木生长、生死轮回的奥秘。

崆峒宗的崆峒印,刻着五方天帝的面容和九条栩栩如生的神龙,执掌此印者,便能冥冥中影响人间帝王的更迭。上古时期,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荒淫无道,崆峒宗的先祖便以崆峒印之力,引动天怒,最终让新的王朝取而代之。只是这股力量太过沉重,崆峒宗立下规矩,非天下大乱之际,绝不轻易动用崆峒印。

昆仑宗的昆仑境,本是西王母梳妆所用的镜子,镜面刻满了玄奥的太乙符文,不仅能映照出过去未来的片段,甚至能让人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传说当年蟠桃大会上,有妖盗走昆仑境,引发了一场席卷三界的动荡,最终昆仑境转世为一人,名为宇文拓,随着宇文拓的逝去,这面神奇的镜子也彻底消失在天地间,只留下无数传说。

在仙灵大陆的传说里,有一件神器极少被提及,却比东皇钟的轰鸣、轩辕剑的锋芒更贴近天地的本源。它藏于太一宗深处,名为太一轮。

没人说得清太一轮究竟是何种模样。有人说它是一枚悬浮在虚空的青铜圆盘,盘面刻满了流转不休的符文,像极了星空的缩影;也有人说它并无实体,只是一团凝聚了宇宙初开时第一道秩序的光晕,肉眼凡胎根本无从窥见。但所有传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这是上古诸神用来锚定宇宙生克规律的神器。

太一宗的山门隐在一片终年不散的迷雾中,据说那迷雾便是太一轮散逸的规则之力所化。寻常修士别说踏入宗门,连靠近迷雾都会感到神魂滞涩,仿佛一举一动都在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稍有不慎便会因触犯生克之理而受伤。

更令人心悸的是太一轮的封印之说。有古籍残卷记载,若是有人能以无上伟力封印太一轮,那整个宇宙的规则都将陷入停滞。火可以在水中熊熊燃烧,石头能像花朵般绽放,生者永生于世,死者无法轮回……所有的秩序都会崩塌,世界将重回混沌之初的混乱。

但千万年来,从未有人敢打太一轮的主意。一来是太一宗历代强者以性命守护,二来,便是连最疯狂的魔头也明白——打破规则的代价,是连疯狂本身都将失去意义。

如今的太一轮,仍在太一宗深处静静轮转。它不似东皇钟般威严,不如轩辕剑般张扬,却以一种沉默的威力,维系着宇宙间最根本的秩序。就像一位无形的老者,端坐于时光长河的源头,看着万物在他定下的规则里生息繁衍,不急不缓,亘古不变。

最后便是神女门的女娲石。当年女娲娘娘补天之后,余下一块五色奇石,她见自己的爱女不幸夭折,悲痛之下将自身万年修为注入石中,使得这块石头拥有了逆天的复活之力。只要魂魄未散,哪怕只剩一丝残念,女娲石都能将其重塑肉身,甚至能让人超脱生死轮回,不再受天道束缚。只是这力量代价极大,每用一次,女娲石的光泽便会黯淡一分,神女门的弟子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动用这件神器。

十件神器,十大宗门,如同十根擎天巨柱,撑起了仙灵大陆的天空。它们的存在,让无数野心勃勃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让这方世界在无数岁月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寻常修士在提及这些神器和宗门时,语气中总是带着难以掩饰的敬畏。他们知道,自己终其一生或许都无法亲眼见到一件神器,更遑论染指。但正是这些遥不可及的存在,构成了仙灵大陆最宏大的背景,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明白——有些传承,足以跨越万古;有些力量,足以定鼎乾坤;而有些因果,从这些神器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