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兵锋初语(1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204 字 21小时前

帘外,回应他的只有廉颇一声的闷哼,身形岿然不动。

对此,秦臻表现得异常淡定,甚至主动与廉颇搭话。

起初数日,秦臻的话题都围绕着兵法韬略、沙场决胜之道展开。

“老将军昔年于鄗城大破齐军,以少胜多,其阵型调度之精妙,晚辈每每思之,叹为观止。

尤其老将军以步卒轻兵,硬撼其车骑强弩之阵,其中兵锋转圜、避实击虚之精妙,当真是兵家典范。

不知当时,老将军是如何洞察其阵眼薄弱,决然发起雷霆一击的?”秦臻捧着粗陶茶杯,语气诚恳,仿佛真是一位虚心求教的后学。

廉颇端坐如松,闭目养神,对此充耳不闻。

而秦臻毫不在意对方的冷淡,继续发问:“《孙子》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然观老将军守御邯郸经年,秦军百计猛攻而城不破,此‘正合’之道,可谓炉火纯青。

晚辈斗胆请教,不知守城之要,除坚壁清野、粮秣充足外,城中军民人心凝聚,当如何维系?”

他顿了顿,补充道:

“此非刺探军情,实乃纯然求教于兵道至理。”

廉颇依旧沉默,只是鼻孔里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冷哼,仿佛在说“黄口孺子,也配妄论兵家大道?”

然而,秦臻的韧性远超廉颇想象。

他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执着。

他不再仅限于口头请教,而是在廉府内寻来一副积满灰尘的简易沙盘,又找来一堆颜色斑驳的木片、石子权作兵符,在廉颇眼皮底下,自顾自地在沙盘上推演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分析着吴起阴晋之战的地利、孙膑围魏救赵的谋算、后勤粮道的维系、正奇相生的妙用。

廉颇依旧只是冷眼旁观,偶尔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或不屑地转过脸去。

秦臻毫不在意,继续厚着脸皮向廉颇请教:

“老将军,若长平对峙后期,我秦军遣一支精锐轻骑,效昔日武安君奔袭楚郢都之法,绕过壁垒,疾袭百里石长城之后,断其丹水粮道,老将军当如何应对?是坚守壁垒待援,还是分兵迎击?亦或……”

廉颇起初充耳不闻,秦臻便自问自答,反复推演各种可能,步步深入,言辞犀利,直指关节要害。

渐渐地,秦臻推演的内容越发精深,提出的问题也愈发触及兵家真正的核心。

他开始复盘赵奢扬名天下的阏与之战、廉颇自己指挥的邯郸保卫战,但其推演角度刁钻,假设大胆,甚至开始推演长平后期赵军如何突围的“不可能之局”。

“老将军!”

秦臻手指点着沙盘上险峻的北山,缓缓说道:“阏与之战,赵奢抢占北山高地,断秦军归路,确是神来之笔。

然晚辈细究战史,若非秦将胡阳骄狂冒进,又恰逢天降暴雨,迟滞了秦军后续大军脚步,赵奢将军能否如愿抢占北山?即便抢占,面对后续源源不断的秦军,又如何守住这孤悬之地?若当时秦军主将是武安君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