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1 / 2)

第二天上午,张文远吃完早饭,就带着邓飞去看武家兄弟,他们的小院就在时家院子的隔壁,这是时迁专门安排的,为的就是武松去江南以后方便照顾武大郎。到了小院外面,邓飞朝里面喊了两声,武松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见是他们二人,连忙上前一边开门一边招呼道,“三郎,邓兄弟,你们咋来了?”

张文远笑道,“今天没事,就过来看看,大郎的身体恢复得如何了?”

武大郎到了郓城以后,时迁就请了孙大夫来给他诊治,在他的精心调治下,他的身体大有好转,现在已经可以做些轻省的活计了。看到张文远来了,大郎就十分热情地道,“这一次多亏了时大官人和汪大郎,要是没有他们的帮衬,俺这条命恐怕已经没有了!如今又来麻烦官人,小人无以为报,只有给你磕头了!”

张文远连忙扶起他,笑道,“大郎切莫多礼,我与二郎肝胆相照,乃是至交好友,做这些事都是朋友之间应当做的,何须言谢?”

武松烧了一壶茶出来,给每人都倒了一盏,三人喝了会儿茶,又说了会儿闲话,张文远就问起了武大郎以后的打算,武大唉声叹气道,“俺一个废人,能有什么打算,不过是熬日子罢了!”

他觉得自己现在蛮惨的,老婆没有了,门市没有了,蒸蒸日上的事业也中断了,连身体都垮了,人生已经跌到谷底了,刘大脑袋那首《从头再来》也激发不起他奋斗的勇气了。

感受到他身上浓郁的败犬男的气息,张文远连忙开解道,“你不是会蒸馒头吗?我的义学里面还缺个大师傅,要不你到里面去做事吧,我每月给你两贯钱的工钱,如何?”

武松连忙替他答应道,“大哥,这个差事好啊,比你以前每日挑着担子出去叫卖轻省多了。”

武大郎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居然摇头拒绝了,“大官人,非是小人不领你的情,实在是小人还是喜欢一个人挑着馒头在街上卖,挣多挣少都是俺自己的,俺心里踏实!”

我去,这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啊!

张文远有些懵,心说你刚才还说人生已经没有目标了,要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呢,怎么转眼就挑剔起来了?《水浒传》里没写你的性格特征啊,没想到你居然还是个天生的生意人,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武松见场面尬住了,连忙开口劝道,“大哥,你每日挑着担子出去卖货,风吹日晒的不说,还容易与人发生口角,惹出是非来,依俺说还不如去义学的食堂里面去做事,每月两贯钱也不少了。”

武大郎本来还想坚持,但是一想到在阳谷发生的事就怂了,“那好吧,等俺好了之后就去食堂里做事,等地头熟一些之后再去做生意。”

张文远有些无语,心说你不做生意会怀孕,是吧?

“如此甚好!等你好了以后先去食堂做事,到时候我在食堂后面开个门,里间供学子们用餐,外间开饭店,赚的钱你们食堂的人分一半,剩下的一半上交到义学里面,如此一来还能为我减轻一些负担呢。”

义学食堂的背墙是临街的,可惜不是市中心,人流量不大,没有商业开发的价值,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学校开起来以后,那里的人气就满满地起来了,如今一到了放学的时候叫卖声不绝于耳。如果能在食堂临街的那面墙上开几扇门,把原来的仓库做成临街门面,不论是开餐馆,还是开书肆、篦头铺子(也就是理发店),都能挣钱。

听了这个主意,武大郎终于满意了,连忙拱手道,“中,中,就这样,等俺的身体好了就去食堂做事,俺一定把铺子开起来,好好地报答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