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心中虽然仍有不甘,却也主动向辽东经略熊廷弼递交了辞表,准备领着族中子弟返回浙江老家。
可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坐镇沈阳的辽东经略熊廷弼不仅亲自挽留,紫禁城中的天子更是下旨让他回京辅政练兵,直接将他拜为京营提督。
更关键的是,当他奉旨回京述职,于乾清宫暖阁面圣的时候,竟是等来了天子的"道歉",一句"朝廷亏欠尔等戚家军良多",让他当场老泪纵横,只觉压在心底多时的郁结瞬间消融。
"为陛下效死!"
"大明万岁!"
当高台上的校尉以及传讯兵将朱由校的呼啸传遍整个校场之后,地动山摇的欢呼声再度响起,隐约间竟是有些遮天蔽日之感,于被热风席卷的松林间回荡不止。
"黄得功!"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抽出腰间佩戴的长剑,将凛冽的目光投向身旁肃穆而立的京营诸将士们。
"末将在!"没有丝毫的犹豫,身材魁梧的黄得功在身旁同僚羡慕的眼神中单膝跪地,眼神狂热的看向不远处的天子,因为动作干脆利落,其身上厚重的甲胄发出了沉闷的碰撞声。
"昆明乃西南之精华,实在不容有失。"
小主,
"此去云南,尔等将士当勇往直前。"
如今西南大乱将起,最适合领兵"平乱"之人莫过于前两年便曾亲自领兵,镇压了永宁奢氏的京营总兵黄得功。
至于大军开拔所需的军饷早已在过去几天时间里分发完毕,余下的粮草辎重以及火器火炮也大多在通州和济宁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装船航行。
在去年夏天解决了盘踞在漕运沿岸两侧的"水耗子",以及把持漕运数十年之久的兵痞把总之后,朝廷对这运河的掌控力倒是增加了数倍不止,无需像之前那般瞻前顾后,受到种种阻碍。
"尔等将校当用心辅佐,切勿让朕失望。"在叮嘱完黄得功之后,朱由校又将目光投向了马祥麟和孙应元等将校的脸上,眼眸中同样夹杂着期许。
眼下西南的局势已经是牵一发动全身,战火极有可能瞬间蔓延至云贵川三省,故此这些出征的将士们也将会面临多线作战的情况。
"还请陛下放心,末将必定赴汤蹈火,不叫宵小作祟。"闻言,马祥麟和孙应元等将校也是满脸激动的呼喝领旨,对于志在"马上觅封侯"的将校而言,军功方才是在军中立足的根本。
"朕会在永定门外,等候尔等凯旋。"
朱由校的声音虽是淡然,却将校场中的火热气氛推上了新的高潮,无边无际的喊杀声仿佛化作能够燃烧一切的火焰,吞噬泯灭了天地间的一切。
...
...
孙应元,敢战而寡援。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