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能臣良将(下)(2 / 2)

可以说,让朝野震动不已的"庚戌之变"不仅直接促成了戚少保整饬蓟镇,还为日后的"隆庆和议"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死而不僵的蒙古鞑子便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如今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的察哈尔部势弱,不断率众西迁,而漠南草原上的蒙古诸部皆以女真建奴为首。

假若那女真老酋真的丧心病狂,待到雨雪封山之际,领着麾下八旗和蒙古骑兵翻越燕山山脉,未尝不能顺利抵达蓟镇关外。

卢象升越想越是可能,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肃杀,心中生出了一丝紧迫之感。

以蓟镇现有的兵力,可不足以抵挡倾巢而出的建奴和女真诸部。

见眼前的肱骨之臣似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案牍后的朱由校轻轻颔首,并随手自如小山堆的奏本中抽出一封特意被他标注的奏本,交予卢象升翻阅。

"辽东经略上奏,建奴在辽南兵败之后穷兵黩武,大有向辽沈增兵的迹象。"

"熊卿家怀疑,建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乃是靠近蒙古的铁岭和开原等地。"

果不其然!

双手毕恭毕敬的将奏本交还,卢象升脸上的神情却愈发迫切,这铁岭和开原作为辽东重镇,其建立的初衷便是为了隔绝塞外的蒙古鞑子。

自正德年间开始,随着蒙古大汗的势力不断衰弱,靠近铁岭和开原等镇的领土已是归属于科尔沁部。

众所周知,那科尔沁部可是女真建奴的铁杆死忠。

"建奴在辽南遭受重创,清河城又被朝廷复土,料想其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

"卿家应抓紧时间,尽快整饬蓟镇,补充兵力,断然不能给那建奴可乘之机。"

轻轻敲击着身前桌案,朱由校眼神火热的直视眼前这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重臣,低沉的话语中满是深意。

依着他琐碎的历史记忆,皇太极千里突袭,取得"己巳之变"胜利,第一次兵临北京城外的时候,便是选择在了深秋十月,辽东即将大雪封山之际。

眼下尚未入伏,即便那努尔哈赤丧心病狂,朝廷应当至少还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准备,否则未能建奴大军兵临蓟镇关外,沈阳城中的辽东虎贲便已经率先犁庭扫穴,踏平赫图阿拉了。

"臣必当肝脑涂地。"

闻听此话,卢象升起身郑重应是,其身后的武将们虽然仍是有些云里雾里,但也能感受到天子对于蓟镇的重视,同样是表情严肃的躬身应是。

为将者,不怕上阵厮杀,马革裹尸;他们最怕的,便是像之前那般蹉跎时光,任由凛冽的冷风和沙子磨平了岁月的棱角,却始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