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大名府。
梁中书坐在主位,对着手下一众官员说道:“审问的如何了?那人果真是梁山贼匪?”
张孔目躬身答道:“启禀恩相,那人的确是梁山贼匪头目,姓石名秀,江湖人称拼命三郎。”
梁中书将手中茶杯摔在地上,生气说道:“本官原以为是梁山设下圈套算计卢俊义,李固为了撇清关系才来告发。现在看来,分明是那李固与梁山贼匪早有勾结,说不得他便是陷害卢俊义的主谋!本官判他斩立决,真是一点儿都没有冤枉他!”
王太守皱起眉头,说道:“梁山泊这伙贼人,朝廷几次发兵,都无功而返,就连大军主将呼延灼都被擒投降!倘若这伙贼人当真引兵前来,可如何是好?”
梁中书环视四周:“诸位有何良策?”
张孔目说道:“依下官愚见,不如姑且留石秀、李固性命,下在狱中严密监管,同时命闻都监和李都监派人探听梁山动静, 一旦梁山发兵西来,咱们也可早做防备。”
梁中书点头说道:“言之有理!来人哪,去将闻都监和李都监请来。”
不多时,北京留守兵马都监闻达和李成二人来到厅前。
先是跟梁中书和众位官员见礼。
“不知相公召我二位来,所为何事?”
梁中书让二人坐下,方才说道:“今日处斩李固,有梁山贼匪光天化日劫法场,并且言说梁山泊要明发大军,攻打我北京城,召两位来,一是让你二人派人探听梁山消息,二来也是商量对敌之策。”
李成听了,沉思一下说道:“相公放心,这伙草寇无非仗着水泊地利,横行一时,若是离了巢穴,未必便是官军对手。“
“李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领军在城外扎寨。若是梁山贼寇不来便罢,如若其不自量力、擅离巢穴,小将定然拼尽全力,将梁山贼寇杀个片甲不留,上报国家朝廷,下报百姓黎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梁中书听了大喜:“李都监忠心为国,一片赤诚,实乃是我辈楷模。本府定会向朝廷和太师如实呈报李都监赤胆忠心。”
李成、闻达告辞梁中书回营,唤各级将校进帐商议。
随即,一队探哨快马直奔梁山泊方向而去。
过了三五日,探哨回报,果然有梁山大军数万人,正朝北京大名府而来。
李成、闻达不敢大意,急忙召集众将校升帐议事。
二人命急先锋索超领本部兵马,出城三十五里飞虎峪处下寨御敌。
李成领正副偏将,离城二十五里槐树坡下寨迎敌。闻达率领其余兵马严守北京城。
正在商议间,守营士兵禀报卢俊义前来报到。
闻达、李成二人连忙将卢俊义请进来。
卢俊义进了军帐,行礼说道:“末将卢俊义前来报到!”
闻达呵呵笑道:“卢将军来得正好!梁山贼匪举兵来犯,本将与李都监等正商议如何御敌,有了卢将军助阵,定叫梁山贼匪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