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站在指挥室的玻璃幕墙前,晨光透过厚重的防弹玻璃洒在她的侧脸。远处东郊工业区方向传来第一声爆炸时,她正在调整战术板上的兵力部署。声音不大,像是从地底闷闷炸开的雷,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接踵而来,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东线防线遭到突袭!”通讯频道里传来前线急促的汇报,“敌方动用了新型武器,威力超出预估——”
话音未落,一阵尖锐刺耳的电磁干扰声骤然响起,紧接着是几秒令人窒息的沉默。
林晚迅速按下耳机开关,切换至备用频道:“所有人注意,执行B计划,优先疏散非战斗人员。”她的声音沉稳且带着刻不容缓的坚定。
陆离的声音很快切入:“东线缺口扩大,我们需要重新部署。”
“我来。”林晚点头,目光扫过战术地图上闪烁的红点。那些代表着敌军推进路线的信号,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撕裂联盟的防御网。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战术板上滑动,将原本的三路部署改为两翼包抄,同时命令后方部队向中枢节点收缩。她的动作快而不乱,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林晚,”苏悦的声音忽然插入频道,“你刚才说要避开攻击范围?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觉。”她只说了两个字,随即闭口不言。
她当然不是靠直觉。昨晚在敌方基站中获取的情报显示,这种武器存在周期性冷却时间,而她在李涛的记忆屏障边缘捕捉到的一丝波动,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这些细节,她还不能说。
“给我一组无人机视角。”她转向技术人员。
操作台前的年轻人立刻调出空中监控画面。屏幕上,东郊工业区浓烟滚滚,火光与尘埃交织成一片混沌。而在混乱之中,某种金属质地的光弧划破空气,像极了昨夜那封邮件中提到的“Whiteout”。
“那是……”技术员惊呼,“他们用的是老式军工实验中的定向脉冲装置!”
林晚瞳孔微缩。十年前云都科技论坛火灾的新闻截图,还有那张混入纸堆的照片,此刻全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正如之前线索所指向的,一切终于连成了线。
LX-7。
赵铭。
但她没有时间深思。
“通知前线,所有队伍保持低空移动,避开高空区域。”她果断下令,“另外,让后勤组准备好‘心灵屏障’装置,十分钟内必须投入使用。”
“可是……我们还没测试过它的稳定性。”有人迟疑。
林晚言辞果决,不容有半点迟疑:“那就边用边测试。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外面的爆炸声越来越密集,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金属燃烧的味道。指挥室内众人神情紧绷,呼吸沉重,唯有林晚依旧镇定如常。
她缓缓闭上眼,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这是今天第二次使用这个能力。精神负担让她太阳穴隐隐作痛,但她咬牙坚持。她需要确认前线指挥官的状态,更需要找到突破口。
第一个进入她视野的是王然。他的情绪极度焦虑,但仍能维持基本判断力。第二个是周敏,她已经有些崩溃,但还在努力控制自己。第三个是李涛——
她几乎立刻被反弹回来。
那种感觉就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铁墙,不仅无法窥探他的内心,反而震得她脑中嗡嗡作响。
她睁开眼,嘴角渗出一丝血迹。
“李涛,”她低声对陆离说,“他有问题。”
陆离眼神一沉,默默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的伤员被抬进了指挥所。他的胸口有一道巨大的伤口,鲜血不断从绷带下渗出。医护人员围上去紧急处理,林晚却注意到,他制服袖口处残留着一些奇怪的金属粉末。
银灰色,细碎如沙。
她蹲下身,伸手轻轻碰了碰那些粉末。它们像是有生命般,在她指尖轻微跳动了一下。
“这东西……”她皱眉,“是从哪里来的?”
没人回答。
她站起身,走向主控台,调出刚才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当她放大某个爆炸点时,终于看清了那道金属光弧的真实形态——它不是普通的能量冲击,而是一种高频震荡的粒子束,能够瞬间瓦解电子设备,并造成严重的物理伤害。
“这不是常规武器。”她喃喃自语。
“你说什么?”苏悦凑过来。
“我说,”林晚抬起头,目光冷冽,“我们必须改变策略。”
她快速在战术板上勾勒新的部署图,将原本的防守阵型改为动态规避模式。她利用敌人武器的冷却间隙,安排小队穿插行动,同时命令后勤组提前布置掩体与干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