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屏住呼吸,指尖轻轻搭在通风管道的格栅边缘。金属网格冰冷而粗糙,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紧张。刚才那名技术员的脚步声已经远去,但她仍能感受到空气中残留的压迫感,仿佛对方并未真正离开,只是躲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窥视她的一举一动。
她缓缓将视线从门口移回控制台方向,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那些代码像是某种密语,在她脑海中翻涌成模糊的轮廓。它们并非普通的系统指令,而是夹杂着隐藏逻辑的加密信息,像是一串被刻意打乱的密码,等待有人解开它的真面目。
她知道,要真正解读它们,必须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短暂读取目标的情绪与思维片段,但代价高昂——每天只能使用三次,且需要极大的精神集中力。一旦失败,不仅浪费,还可能暴露身份,甚至引来敌人的反制措施。
但她不能贸然行动。技术人员佩戴的防窥眼镜会屏蔽部分脑波信号,而她目前所处的位置也无法确保完全不被发现。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通风管道内空气沉闷,带着金属锈蚀的味道,混杂着实验室里飘来的淡淡消毒水气息。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心跳放缓,同时回忆起之前陆离说过的话:
“‘黑曜’的人不像联盟那样张扬,他们更像……程序化的执行者。”
这句话在她脑海中回响,如同一道钥匙,开启了某些隐藏的认知。她开始理解这个组织的运作方式——精准、高效、冷酷,每一个成员都像是嵌入庞大机器中的齿轮,没有情感,只有任务。
她睁开眼,重新锁定目标——那名神情焦虑的技术员正站在控制台旁,手指快速敲击键盘,眉头紧锁。他的情绪波动明显,是最佳切入点。
他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穿着标准的白色实验服,胸前别着一枚带有编号的胸牌。他的眼神游移不定,时不时抬头看向墙角的监控摄像头,仿佛随时担心有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林晚凝视着他,心中计算着时机。她不能直接靠近,否则会被识破身份;也不能使用能力太久,否则容易引起警觉。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凝视对方双眼。
一瞬间,对方的脑海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浮现。她捕捉到他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协议验证进度落后了三分钟……如果再出错,上面会亲自来处理……】
【我得快点完成漏洞封堵,不然这次测试又得重来……】
【三分钟后重启流程,不能再拖了……】
林晚心头一震。这不是简单的系统测试,而是某种更高层级的审查机制。她迅速分析信息,发现几个关键词:“漏洞封堵”、“三分钟后重启流程”。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短暂的机会窗口。如果能在重启前植入干扰代码,或许能制造系统紊乱,为后续破坏计划提供突破口。
她悄悄取出便携式解码器,连接到控制台的备用接口。设备发出轻微的嗡鸣,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缓慢变化,原本加密的界面逐渐显露出一部分结构框架。
她的手指在触控板上飞速移动,输入一串复杂的命令。代码如流水般在屏幕上滚动,她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这段代码的逻辑架构,与她在云都某大公司服务器中见过的“暗网接口”极为相似。这意味着,“黑曜”并非独立运作,而是某个更大组织的一部分。他们的网络系统不仅高度机密,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若非她掌握破解技巧,恐怕根本无法渗透。
她没有时间深究,迅速截取一段日志数据,伪装成系统维护记录上传。同时,她在屏幕上留下一组隐秘标记——这是她与陆离之间的联络信号,代表任务进展顺利,下一步行动即将展开。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机械嗡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