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摆了摆手,转身之际对上宋丞相的视线,状似无意道:“不知宋相这回捐了多少银子?瞧哀家这脑子,宋相不仅是柏盛的丞相,还是皇帝的岳丈,自然不会捐的少了。”
“”
“好了,都起来了。”不等众臣反应,人已经由嬷嬷扶着出了大殿。
有了太后做表率,萧钰不用再费口舌,朝臣都主动捐上银子,赈灾银两很快凑齐,送往受灾地区。
赈灾一事也算得以喘息,一连几日的愁容一扫而光,皇帝脸上换上喜色。
下了朝会,萧钰便匆匆忙忙去寻大小姐。
这些日,她日日为赈灾发愁,大小姐也是日日陪着自己,消瘦了不少,现在有了时间,她必须好好陪陪大小姐。
一路,园中菊花刚刚含苞待放,萧钰这才想起,马上就到了中秋佳节,距自己穿来也过去了半年时间,这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她与大小姐一路走来,感情也更加稳固。
萧钰停下脚步在园中站了片刻,才继续往回去。
不曾想却扑了个空,大小姐去了太后的寿康宫。
萧钰只得在宫中独坐对着院中景色发呆,等着大小姐回来。
谁知没多时便有宫人来禀,赈灾使李大人派了人已经入宫,正在殿外候着。
萧钰一听,这才走了没几日,怎么就派了人来,也不敢耽搁,忙让宫人将来者带去御书房,自己交代了两句便也去了御书房。
来者是跟随李俊同去的官员,见着皇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出事了,江南水患肆意,多地灾民造反,四处抢掠,遭了灾的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又要受悍匪侵扰,就连没受灾的地方也危矣呀。”
“什么?”萧钰倏地站起身,这时候怎得偏偏遇到这种事情?
“李大人他们现在在何处?赈灾银两和粮食可安好?”
萧钰收紧十指,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果然来者面色痛惜,继续道:“我们一到江南,李大人便让臣马不停蹄刚回来禀报陛下,至于李大人他们这会应该在郡衙处。”
听到这里,萧钰面色缓和了些,只要赈灾银两和粮食还在就还有办法。
来者跪在殿中,见皇帝不语,偷偷瞥眼,新帝刚刚登基不久,他只是个六品小官,平时根本见不着皇帝,心下一叹。
自从先帝驾崩,皇帝已经换了两个,也不知这个小皇帝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
眼下又频频出事,他不禁多看了两眼小皇帝。
“江南府的驻军何在?”萧钰问道。
来者如实回道:“驻军首将说没有虎符不能随意调动军队。”
“混蛋!”萧钰暗骂一句,也知不是追究的时候,抿了抿唇,让他先退了下去。
来者拱手一拜,抬头看了眼新帝,小皇帝继位以来为百姓民生思虑颇多,大有先帝年轻时的风采,可惜
萧钰坐了片刻,命人唤来了大长公主,朝中百官,她唯一能仰仗的竟然只有这一人。
本应与她最亲厚的岳丈,在朝中看似忠心为国,却处处与她为难,她却无人倾诉。
难道真要山河破碎,让她体验一把亡国昏君?
萧钰是不甘心的。
不多时,萧沁雅便来了,顾不得礼数,萧钰上前将人扶住:“江南出事了。”
萧沁雅一愣,听她细说,越往下听,越是心惊,往年江南地区洪涝是常有之事,只要朝廷安抚及时,从未有过悍匪作乱的情况发生。
“陛下欲如何?”
“我打算派兵镇压,你觉得如何?”
派兵镇压是一定要的,派谁去呢?江南的驻军又当如何安排?
萧沁雅的心沉了沉,江南驻军的虎符在宇文将军手里,这宇文家乃是世家,虽然没落了,但根基还是有的,这些年宇文将军一直驻守在边境,如果现在召回,边境还有东郡国虎视眈眈,恐怕
她犹豫了下,还是问道:“陛下欲派何人?”
萧钰答道:“就从御林军派一支队伍去吧。”
御林军负责保护皇城安全的,是皇帝亲兵,也是皇城最后一道屏障,派他们去
萧沁雅眉心紧蹙:“陛下就没想过这也许是个圈套,待御林军离开京城,对方趁虚而入吗?”
她何尝不知道,两起案子的背后真凶还没抓到,将御林军派走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可有什么办法,她不能不顾百姓的性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萧钰笑了笑,她自己也没想到终有一日也会如此,穿来之前她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而已。
第84章 逼宫
如今
算了,尽自己所能吧。
御林军守将李德双连夜被招入宫,君臣二人商议了什么无人得知,第二日,御前侍卫梁程秋便率御林军前往江南。
与此同时,一支队伍正悄然入京,皇城的屏障被支走,他们入京如入无人之境。
皇帝在御案前坐了许久,江南祸乱究其根本,也是那些受了灾的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度日,迫不得已落草为寇,如果朝廷安置得当,伤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临走前她是给梁程秋下了旨的。
如果匪寇愿意归降,朝廷不但不会追究责任,还会像对待其他灾民一样,给予粮食银两补助。
待江南平叛,灾民安置妥当,林清越带着江南地势绘制图回来,她大可利用疏堵,现代学过的知识重新对江南河道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治理水患。
再往后便是开办女校之事,她不仅要让柏盛的百姓有饭吃,还有天下的女子从此不再只是男子的附属品,女子也会像男子般学习,经商,入朝为官,只要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一样可以。
往后柏盛人人平等。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萧钰嘴角露出笑意,她要给她的大小姐一场盛大的封后大典,要全天下人都知,大小姐是她的妻子。
诏书她要找柏盛文章写的最好的人写,用最华美的词藻赞美大小姐。
当然,大小姐本就是极好的,那些词藻用在她的身上,都不足以体现出大小姐的半分好。
她又坐了会,便准备回福宁殿,马上到了用晚膳的时间,她要回去陪大小姐用膳了。
刚准备离开,便有一宫人匆匆而来,跪地:“陛下,不好了,丞相,金吾卫大将军带着一队人马已经打到宫外。”
什么?
岳父和大舅哥
萧钰倏地站起身,神色有些恍惚,岳父和大舅哥谋反?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幕后凶手便是自己的岳父,御林军前脚刚离开京城,他们后脚就造反,她垂下眸,呆了呆,抬步往福宁宫去,她想去问这件是大小姐知不知道?
像宋落凝这样的大小姐为何会孤身一人去陈家村,真的只为履行婚约?
一下子所有的一切都说的通了。
原来冥冥之中那个引自己来京城的人一直是自己的岳父。
萧钰想不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此刻她只想去质问宋落凝,为什么要骗自己,她对自己的感情又有几分真?
萧钰心中委屈。
福宁宫一片祥和,高高的檐廊上挂着红色的灯笼,照亮门庭,萧钰忽然放缓了脚下的步子,等她推来殿门后,却是连质问的勇气都没有了。
“陛下今天怎得回来这样晚?”宋落凝看到她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书籍问道。
萧钰抿了抿唇。
大小姐脸上的笑容做不得假,她宁愿相信大小姐也是被蒙在鼓里的。
萧钰勉强笑了笑:“出了点事”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宫人匆匆进来:“陛下,大长公主府也被围了,守城的赵将军在外求见。”
守城的将军这个时候来,可见形式已经非常危机,萧钰没耽搁:“宣!”说罢就往前殿去。
“陛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宋落凝蹙眉问道。
萧钰回头,望着宋落凝犹豫了片刻:“岳父和大舅哥谋反了。”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消息应该很快传到宫中,另一个原因,她也想看一下大小姐的反应。
爹爹和大哥谋反?
宋落凝脚底踉跄一下,萧钰忙扶住她,大小姐面上的血色霎时退了个干净,她是知道爹爹有此心的,当时顾念亲情,也只是含蓄的警告了一番,没想到,他竟然
如果当初她能如实告知眼前这个人,会不会就能阻止这场祸乱?
爹爹为何偏偏要造反
宋落凝神色黯然,半响道:“陛下可有对策?”
可用之人只有皇宫里这些侍卫,萧钰闭了闭眼睛:“还未,我现在出去瞧瞧,你别担心。”说罢抬步离开。
“等等。”宋落凝追了出来:“我同你一起去。”
萧钰表情略一顿,点点头:“走吧。”
放她一个人在这里自己也不放心,如果不行,她会想办法保全她,或者宋允舟会顾念父女之情,不会对她如何。
二人一同进了前殿,守城将军已经在候着了。
“情况如何了?”萧钰问道。
守城将军抱拳:“宋丞宋允舟让臣带话,只要能打开城门,他便不杀”
他没继续说下去,萧钰也听懂了,她是不想就这么死了,但是让她投降这么没骨气的事情,她同样做不到。
“去追御林军的人,可有消息了?”萧钰追问。
守城将军默然。
萧钰拧眉,按理说御林军刚离开,快马应该可以追得上,为何?
沉默片刻道:“走去城门上看看。”忽然她顿了下:“皇宫可有逃生暗道之类的?”
守城将军以为皇帝要逃走,当即露出鄙夷之色,但还是如实摇了摇头。
萧钰也没继续纠结,如果真有暗道,一个守城门的将军又如何知道,要知道也该是宫里的老人,或者太后
对太后,她一定知道,去找太后!
她还没来得及走,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是谁?”萧钰道。
“启禀陛下是萧夫人。”宫人回道。
是啊,还有她们,萧钰叹了口气,该如何保全她们?
“让她们进来吧。”萧钰说。
江婉柔同陈语急色匆匆走进来,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娘怎么听说亲家造反了,怎么会这样?”
让她如何说?
萧钰看了看宋落凝,咬了咬唇,宋允舟能放过大小姐,又怎么可能放过便宜娘她们呢?
她们不应该被牵连。
陈语拉了拉江婉柔的袖子:“姨母,你先别急,听听表哥怎么说的。”
“你说的是,我们现在不能乱了阵脚。”江婉柔深吸了几口气:“到底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
萧钰叹了口气,吩咐身边宫人:“去将太后请来。”
“是。”
“等等,把后宫中女眷全部喊到这里集合。”
宫人领了命匆匆离开。
萧钰又对守城将军交代了两句,只见守城将军重重叹了口气快步离开前殿。
萧钰斟酌了下,嘱咐道:“待会如果有机会,你们就先走。”
“”江婉柔一巴掌拍在萧钰头上,这个倒霉孩子把她当成什么了?她能丢下自己孩子,独自逃命吗?哪个做娘的能做出这种事?
“娘,你干嘛打我?”萧钰揉了揉被打的地方。
江婉柔掐腰:“你说我为什么打你?”这倒霉孩子。
萧钰重重叹了口气,将厉害关系同便宜娘又说了一遍。
“你要我不管自己孩子,独自逃命?”江婉柔眼眶发酸,有路就不能大家一起走,这倒霉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死心眼了?
宫中本来女眷也少,除她们几人,剩下的只有一个太后,和两名太妃,很快便聚集在福宁宫前殿。
嗯?
萧钰皱眉,问身边宫人:“怎么不见柳太妃?没通知到吗?”
宫人如实道:“奴才们都通知了,殿中却不见柳太妃的身影。”
不见人了?
难道已经逃走了?
眼下也不是纠结的时候,萧钰颔首表示知道了,接下来直接同她们说明了情况,她把希望寄托在这几位宫中老人身上,往往皇帝都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个秘密只有自己或者最亲近的人知道。
她刚登基不久,对宫中情况不甚了解。
果然,太后还是说出了皇宫里的密道。
萧钰当即安排人离开。
本该沉寂的夜晚,皇宫中灯火通明,来往的宫人形色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恐慌。
“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萧钰弯了弯唇:“你们放心吧,我已经派人去寻御林军了,他们很快便会回来。”
萧钰没说实话,去寻御林军的人已经回来,御林军却没有回来。
别人不知道,宋落凝却是知道的原因的,她神色黯然,良久道:“我留下来陪你。”语气坚定。
“说什么胡话,要留一起留,走什么走。”江婉柔道。
“我也不走。”陈语附和说。
萧钰眼眶微微泛红,她穿来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这些关心自己的亲人,这么好的家人,原主却不知道珍惜。
可惜她还不知道再有没有这个机会好好跟她们相处。
江婉柔道:“太后,太妃你们先走吧。”
太后看了她眼,沉声道:“哀家又怎是贪生怕死之辈?”
江婉柔一噎,抿抿唇,她反正不会自己先走,要走她们走,她要陪着倒霉孩子。
争议了半天,结果谁都不肯先走。
萧钰也无法。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一宫人跌跌撞撞跑了进来:“宋丞相他们打了进来,见人就杀,陛下快逃命去吧。”
萧钰当即心下一沉:“怎么会这么快?”
“是有人打开了城门”宫人没说下去,萧钰也懂了,宫里有人与外面里应外合。
“离开召集宫中所有侍卫和甲士。”
令刚下,殿门便被踹开,接着一道深沉的声音传来:“陛下还是莫要再费那个劲了。”
萧钰回头,就见宋允舟,宋家三兄弟带兵闯进殿,而宋允舟身边站着的正是刚刚遍寻不到的柳太妃。
这一刻萧钰也想通了,为什么萧承泽要杀自己的时候,那么巧合的柳太妃会出现,又那么巧合的会在拱宸门遇到宋彦宇,原来那会也是他们算计好的。
萧钰心中是疑惑的,他们想要做皇帝为何又要如此大费周章?为何非要先将自己推到这个位置上?
她扫视了一圈,来得也有朝臣,都是宋允舟一党,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拥立的是谁,萧钰也没有慌张,只是心里憋屈,给予她温暖的人这回都要陪着她一起赴死了。
早知道,刚刚就应该让人将她们绑了送出宫,也不至于这么多人一同枉死。
宋允舟见她不说话,摆摆手,冲进来一列兵士,兵士慢慢靠近。
“萧钰自登基以来,罔顾国家社稷,无亲伦,杀害皇室族亲,无圣贤之德,导致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天灾人祸不断”宋允舟高声道。
是她的原因吗?
萧钰冷笑,他是怎么开得了这口的?
“今老臣终于不负先帝嘱托,将先帝遗落在民间的子嗣寻回,得以让我柏盛皇室恢复正统。”
萧钰一愣,老皇帝的儿子?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见一身着华服的男子从殿外走来,站到柳太妃身边,男子眉眼间不难看出与柳太妃有些相像。
难道真的是老皇帝的子嗣?
萧钰眼底闪过一丝迟疑,既然是老皇帝的儿子,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为何要闹这一出?
她可不信刚找到人这种鬼话,计划这么周密恐怕真有鬼。
难道
一个极恐的念头闪过,是那柳太妃的儿子没跑了,宋允舟这么积极
她忍不住看了宋落凝一眼,此男子年岁应该比大小姐长出一些,要是宋允舟真的跟柳太妃有什么,岂不是在大小姐娘亲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勾搭上了。
宋落凝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愣着干什么,还不将人全部拿下。”宋彦祺喊道。
“怎么连哀家也要一起拿下?”这时太后站了出来,身上的肃杀之气,一点不亚于宋允舟。
差点就忘了,这位太后可是将门之后,身上能没点本事吗?
再看宋彦祺身上的气势一下子弱了下来,他回头看向宋允舟。
“宋丞相,这深夜带兵入宫,是要废帝还是要谋反?”太后高声质问。
这
与他们一同来的朝臣目光齐齐看向宋允舟,他们是跟宋丞相站队没错,可不是想谋反啊。
宋允舟自然感受到了他们的目光,看都没看他们一眼,言词恳切道:“此事关系到柏盛百年基业,如果太后执意要阻拦,老臣就算背负千古骂名也要保皇家血脉。”
言外之意就是管你是不是太后,阻我就抓。
闻言,朝臣们皆倒吸了口凉气,要知道说这话可是死罪呀。
众臣面面相觑。
太后也不在意,笑了笑:“宋丞相说此子是先帝遗落在民间的子嗣,可有证据证明?”
一阵见血。
对啊,证据呢?
空口无凭,你说是先帝子嗣就是先帝子嗣?
众臣都不是傻子,视线齐齐看向宋丞相。
宋允舟咬了咬牙,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蛋,深吸了口气,从男子脖子上取出一块玉如意。
“诸位请看,这便是当年先帝在柳太妃生产之时赐予小皇子的,谁能想最后发生这种事。”宋允舟悲痛。
“这的确是先帝的随身之物。”
“我也有听闻先帝赐给了小皇子。”
“看来此子是先帝的子嗣没错了。”
难道是真的?自己猜测错了?
萧钰忍不住看向太后,只见太后怔怔望着那块玉佩发呆。
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怎么还发起呆来了?
“太后。”萧钰小声提醒。
太后回过神来,肃声呵斥:“一派胡言。”
先帝当初明明将玉佩赐给了她们的女儿,可惜那孩子刚刚出生便被歹人害死了,玉佩为何会在他们手里?难道害死她皇儿的凶手就是宋允舟和柳太妃?
太后忍着心中愤恨,如果真是他们,她定要为自己皇儿讨回一个公道,让他们血债血偿。
宋允舟不急不缓道:“在场的大臣都可作证,当年先帝在去行宫的路上遇刺,柳太妃就是在那时产下一子,可惜在逃亡的过程中小皇子丢失,太后还有什么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