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帐之中,张昭正在处理军务,帘幕猛地掀开,张昭本能的抬起头,只见孙权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
张昭连忙起身。
“二公子身上伤势严重,怎么这个时候不在自己帐中休息,反而到在下这里来了?”
孙权看了看桌案上的文书,轻叹一声:“如今大战方过,我军惨败士气低落,身为江东儿郎岂能休息在卧榻之上。白日,我已经向父亲说了,要向先生请教,这个时候自然当为先生分担重任。”
张昭闻言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吴侯四子之中,三子孙翊和四子孙匡年纪太小目前还不知品性。世子孙策确实是有当初霸王一般的勇武,可惜勇之余,在治国的上面还是有些欠缺,甚至可以说,虽然他表面上很推崇自己这些文人,但内心深处恐怕十分看不起他们。
如今却没想到二公子孙权如此低姿态,主动到自己身边学习治军治政,这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已经在吴侯的面前承诺过,自己就一定会将自己的学识全部传授给孙权,让他也成为江东一个合格的栋梁之才。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客气了。”
孙权咧嘴笑了笑,乖巧的坐在了张昭的下手位置上。
张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批改文书,并且将自己批改好的文书交给旁边的孙权,让他先行自学。
孙权本来就天资聪慧,加上内心深处迫切的渴望,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之中。很快,他便把军中大小的事务了解了七八成之多。
“子布先生,军中屯粮只够半月了吗?”
张昭放下手中的毛笔点点头道:“确实只有半月之粮,若是当初没有公子送过来的三千石粮食,恐怕现在我军的粮草早就断了。”
孙权点点头道:“大军没有粮草,如何能稳住士气。之前并州军便是借助此法不断的削弱我们的士气,如今我们必须想办法稳住士气。民以食为天,百姓从军最简单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饱,若是我们连吃饱都没有办法满足他们,军心岂能不乱,战心岂能为我们所用。”
张昭看着眼前的孙权略有所思的问道:“那依公子之见,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孙权思考了片刻,方才回答道:“好办法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两条。”
“喔,愿闻其详?”
“一方面,我们必须让后方加快运粮的节奏,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大军可以暂时向南,不如暂且退入淮南。”
“淮南,公子的意思是退兵?”张昭的脸上显得格外平静。
“难道先生觉得我们现在还有胜算吗?此番偷袭,虽然败得有些奇怪,但归根结底,我们绝不是对手,与其继续在颖水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暂时退往淮南之地,将淮南之地经营起来,以此进可攻退可守,岂不美哉。”
张昭闻言顿时不再作声,低下头继续查阅桌案上的文书。
而孙权见状,心中也是砰砰乱跳。
这一番话确实是他随口一说,并非是事先准备好的。
但张昭的反应确实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难道自己说的不对?
片刻之后,张昭批改完桌案上的文书,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看了一眼旁侧的孙权说道:“时间不早了,公子还是先去休息吧!”
孙权拱拱手道:“先生先去休息,待仲谋把这些全部看完再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