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人声鼎沸(1 / 2)

清晨时分,文武百官方才进入大殿,和往昔相比,今天的朝廷上显得有些空荡荡。

刘辨坐在皇位之上,看着下面的境况也有些不自在。

“陛下,黄琬等人叛乱一事,臣已经拟好了章程,现在呈送陛下御览。”吕布微微屈身,向刘辨说道。

刘辨摆摆手道:“这件事情大将军全权负责,朕无需御览。”

“谢陛下。”吕布就如同事先安排好般,感谢了一句。然后又取出了一本奏折,朝着刘辨说道:“陛下,此次动乱之后,臣苦思冥想。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以往选吏之中,只重出生和才华,但对于德行却有很大的疏忽。有才无德者聚集在一起,这才酿成大祸,故而臣认为我们应该对原来的察举制有所改变,将各州郡所送来的士子从新进行筛选,如此,方能确保所得的人才能忠君爱国。”

刘辨点点头赞同道:“大将军所言甚是。”

“这是臣拟定好的章程,请陛下御览。”

刘辨本来心思就不在处理朝政上,一听吕布又让自己看,顿时脑袋有点大,连连摇头。

“行了行了,你办事我放心。一切就依大将军所述加盖玺印颁行。”

“谢陛下!”

在所有大臣无力阻拦之下,吕布快速颁行了新的选才制度。

自打汉室将治所搬到了晋阳,大量的读书人便慢慢汇聚到这里,想要以此来博取一个功名。

虽然这个时代,仕子想要一飞冲天,可以靠着察举,可以靠着相邻推举。

但四方征战,诸侯纷争,一块地盘今天是你的,明天又是他的。百姓连活下去都难保证,更不要说去求一个什么生计。

他们没有家世,没有门路,只有靠家里传了十几代的破旧书本带来的知识,希望为自己博出一个一世荣耀。

所谓的察举其实也慢慢落在了众多世家和郡守的手中。世家自然不缺上升的路径,但是寒门子弟却越发困难。

吕布也很清楚,想要一招彻底将已经推行数百年的察举制变为科举制有些不现实。

故而,在文化还未彻底普及之下,他只能暂时以察举和科举双结合的路子,经过考核,再确定是否上岗,加大把关。

皇帝的诏书一颁行,整个晋阳四门,顿时水泄不通,不时传来阵阵的欢呼声。

人群里面一个老汉,推开了前面的人,挤在前面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好奇的问道:“什么事情值得如此高兴?”

“朝廷打算开考取士,各州郡可以自行推荐,有能耐的人才也能前来应征。只要有才,便可一试才华,若能合格便许以官职。”

这个时代,文化那可是上层人才能懂得东西,纵然是殷实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就能读书写字。

但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晋阳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之中。

城南的一处酒肆之内,几个寒门士子正在那里长吁短叹,此刻的他们并不知道,人生已经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大将军吕布崛起之后,在他的身边一大堆寒门的文武活跃在朝堂之上,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纷纷前来晋阳想碰碰运气。

店小二看着眼前这几人也是无奈的笑了笑,他在这家酒肆已经许多年,像他们这般的士子不知见过多少,大多都是怀揣壮志而来,满面颓败而去。

大将军虽然是一代英雄,但毕竟不是普通人,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且还需要四方征战,确实无法顾及太多。

除非是郭奉孝、黄汉升这样的大才,否则想要快速脱引而出确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