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农业大师(1 / 2)

茅屋之内,石韬有些寂寞。

好友徐庶就将远行,到他心目中英主的麾下成就大业,自己本是极其高兴。但想到今夜宴席上的冲突,老友离去,面对世家学子的百般刁难,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更加难过。

正想着,门外徐庶已经带着吕布推门而入。

方才匆忙,吕布并没有仔细端详,如今定睛望去,石韬虽然年岁比徐庶稍长,但一身儒服穿在身上却也是名士的风范。

“元直远行在即,为何来我这里?”

徐庶走到近前道:“徐庶在书院之中得兄照料,这才学有所成。如今远去,实在是心有顾虑。兄有大才,为何要守在这书院之中受人白眼惶惶终日。徐庶不才,今向主公推荐兄长,事先未得兄长允许,还望见谅。”

石韬看了一眼吕布,脸上满是风轻云淡姿态。

吕布上前,朝着石韬行了一礼道:“若非元直推荐,布几乎失一大才也!先生既然心系农桑,不知可愿随布一同前往并州就任司农从事,教民稼穑?”

石韬有些发愣。

他没想到一切来得有些太突然。

吕布是什么人?那可是朝廷的大将军,手握重兵屯于并州,虎视天下,胸有大志之人。

最为重要的是,此人极其重视寒门学子。唯才而用,如此君主,普天之下恐怕是难觅二人。

只不过,石韬心中还有疑虑。

“世有贤才,韬只会农桑,实在是不值大将军亲往,不知大将军为何一定要征辟我。”

“仓廪实而知礼节,民足食则天下安。农业乃是社稷之本,是天下根基。布虽不才,远在乱世之中为天下万民谋取一块立足治所。如今我在并州收拢天下流民,又迁徙洛阳的百姓前往并州,大兴屯田,务必使得大汉百姓得以足食,少有饿殍。只不过麾下人才缺乏,又少有农桑之才,广元既然有如此才能,何不来并州助我?”

石韬恍然道:“大将军邀请,石韬不敢不去,只不过我在学院周围还有数亩农田,里面的作物,石韬实在是不忍荒废。”

不等吕布开口,徐庶抢先劝说道:“广元,你这作物只有几亩,并州荒废良田足有数百万亩,等着广元前去就任司农从事,教民稼穑,使得那数百万亩良田变废为宝,为大汉天下绵延数十万口良民。孰轻孰重,广元难道不知?”

石韬不似徐庶,他一心农桑,外面那些农田都是他一手缔造出来,就如同他的孩子,让父母舍弃孩子,他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吕布则淡淡笑道:“广元在此,不过是闭门造车,纵然精心耕种,所得的粮食又能多活几口人?这天下万物万法,熟不知粮食作物经过特殊的办法,也能够达到亩产千斤之上。”

石韬听罢,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张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择一良田播种粟米,精耕细作,才收得五百多斤,已经高过平均亩产一倍之多。如今听闻吕布所说亩产千斤,若是真有如此产量,大汉百姓何愁会肚中饥荒,天下何愁不治?

“大将军所言如真,真的有办法可以让粟米达到亩产一千斤?”

吕布仰天笑道:“粟米只是作物之中产量最低的几种之一,与之相比,在茫茫大海之中,还有几种作物能够达到亩产数千斤。广元既有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之志,就应该走出囹圄,为救天下苍生尽绵薄之力。”

石韬听闻之后,越发觉得不敢相信。

亩产数千斤?那按照这个计算,每家农户,每口人只需要种植一亩地,不单单能够确保口粮,还可以有很多余粮。

如此下去,不单单可以腾出来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其他生产,还可以降低粮食的交易价格,使得社会不断发展。

吕布也知道猛然间将玉米红薯土豆说出来,汉代的人是打死也不相信。故而先将后世自己所见的一些农业耕种的技术高速了石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