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第310章 西安出事(2 / 2)

谍海青云 罗飞羽 4469 字 3个月前

战时的产量,每年至少要达到一千万美元。

一千万美元是以现在磺胺价格统计的产量,若按照战时价格计算,至少还要翻一倍。

许青云有这个信心。

“陈伯伯。”

来到陈家,陈长存直接将许青云带进父亲书房,从这个动作能看出陈家没把许青云当做外人。

“青云,一路辛苦了。”

陈先生起身,带着他们一起在沙发那落座。

“飞机上很舒服,我不累。”

这个时期的飞机时速不如后世,上海飞新加坡要十个小时,差不多比后世多出一倍的时间。

二战还没开始,二战之后飞机速度有所提升,所以说战争是科技的最好催化剂。

“厂子情况长存有没有对你说?”

“说过了。”

许青云立刻点头,药厂的情况在车上陈长存便全部说了一遍,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火。

非常的火,不少交了定金的人,就等着他们投产,然后带走自己的货物。

“磺胺确实很受欢迎,我低估了磺胺的市场。”

陈先生叹道,有几个商人订购的磺胺很多,明显超出了他们当地的使用情况。

这些人既然敢定那么多,要么有自己销路。

“能救命的药,任何时期市场都是火爆,除非产量大的没有任何担心。”

许青云微笑点头,青霉素刚出来的时候也是天价,一针难求,后来各种抗生素出来后,慢慢才消减热度。

后世很长时间,青霉素依然活跃在各大医疗机构,青霉素的诞生确实救下了不少人的命。

“你说的没错,感谢你给陈家带了一个很好的财路。”

陈先生主动道谢,生意是许青云带的他们,目前来看,这样的生意许青云找谁都可以,别人肯定无法拒绝。

因为世交的缘故,许青云找了他,相当于让他占了个便宜。

其实他猜错了,合作伙伴是许青云慎重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这个生意确实找谁都可以,但他不能在国内找,特别是不能找那些大人物。

否则最终药厂会被他们吃的渣都不剩。

陈先生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首先是陈先生为人正派,了解历史的他可以做出这个判断。

其次陈先生在国外,影响力又大,能够帮助他保护这份产业。

不过陈家始终是他的外力,他要发展属于自己的力量。

美国的布局便是为此,只要他在美国有足够的影响力,开战以后,哪怕是老头子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吞并他产业带来的恶果。

包括现任总统的竞选,许青云用美国的公司一样给了赞助。

可惜这次竞选没有任何悬念,他最多属于锦上添花,影响力有限。

许青云要的不是影响,而是借助这个机会和美国高层说上话。

他以后赞助的人越多,未来药厂越有保证。

许青云不知道,他有位穿越者前辈,在后来直接硬推一人,全力支持,最终获得了极大收获。

对许青云来说,任何有可能的外力他都不会放弃。

外力越多,以后安全便越有保证,特别是战事起来后,别人更不敢动他的产业。

不夸张的说,战争之后他的药厂就是座金山,不可能没人觊觎。

趁现在有时间,许青云多发展自己力量,确保以后没人敢打药厂主意。

“后天药厂开业,到时候你来主持。”

陈先生主动说道,名义上药厂是陈家开办,事实上却属于许青云。

他们陈家只占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不用,还是您来,我不适合公开出面。”

许青云笑着摇头,陈先生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许青云职业是特工,确实不方便抛头露面。

“好吧,这次的事我陈家欠你们一个人情。”

陈先生明白,许青云不公开身份,别人就会以为药厂属于他们陈家,这个药厂还没投产,便预订出了一年的产量。

虽然有他限制份额,但如果不限制,一样能全部卖完。

奇货可居,他手中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别人自然要给他面子,不敢轻易得罪。

一个药厂,无形之间增添了他的影响力。

甚至能够再次提升陈家在新加坡的地位。

别小看一个厂子,后世便有国内大厂,在当地说话比地方还要管用的情况。

“您别这么说,我希望陈许两家,以后永远为世交。”

许青云很会说话,一句话哄的陈先生哈哈大笑。

“长存,带青云去休息,他坐了一天飞机,很累了。”

时间已晚,陈先生没有多聊,陈长存送许青云去了客房,虽然是客房,但很豪华,比许青云在上海的宿舍还要好。

搬到上海后,许青云和在武汉的时候一样,只住站内,不住外面的官邸。

不过官邸没空着,许青云让给了更有需要的人去住,把自己官邸给属下去住的人,他不算第一个,也是极少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次抓到北泽得到的供词。

许青云对官邸确实没什么关注,没想到被土原发现这个漏洞,想利用这点来陷害他。

现在让给别人去住,这个漏洞相当于打上了补丁。

一夜无话,第二天许青云早早起床。

赵三早已等候。

陈家别墅很大,有不少客房,许青云带的人不多,安顿他们则没任何问题。

陈家有自己护卫,知道他们是贵客,对他们都很客气。

“站长,陈先生说您收拾好后就去餐厅,一起用早餐。”

“好,我知道了。”

许青云点头,洗漱简单,许青云很快到了餐厅,陈家邀请,他不能拒绝,这是人家好意。

陈家人丁不多,大家一起用餐。

陈先生家教极严,没有他的允许,其他人都不准说话,不过许青云在,陈先生再次破例,主动找许青云聊天。

聊的不是工作,而是生意上一些事。

事实证明,许青云做生意也是个天才,多向他取点经不会有错。

至于赵三他们,有人会给他们准备早餐,早餐一样很丰盛,绝不比国内的差。

“你的意思是,东南亚农场全部卖掉,转移到夏威夷,巴西等地?”

陈先生主动问道,刚才他们聊的是陈家产业,陈家在东南亚各地有不少农场,主要种植粮食,橡胶,甘蔗等东西,每年能带给他们数十万美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贸易生意,也有数十万美元进账。

“没错,最好的时间,就是国内战事一起,马上进行转移。”

其实最好是全部卖掉,转做贸易生意,但陈先生是传统思想,手上没有土地的话,有再多的钱他也不会心安。

很可惜,未来就是金钱时代,没有足够的钱,产业再多也没用。

“这个我要好好想想。”

陈先生没有答应,许青云并不意外,这种关乎到家族未来的大事,怎么可能听他一说便做出改变。

陈家在东南亚关系很硬,能够保住他们农场,去了夏威夷和巴西则不一样,人生地不熟,很容易被欺负。

特别是美国还有排华法案。

好在陈家出来的时间长,只是华裔,但一样容易被歧视。

“陈伯伯,不着急,慢慢来。”

许青云没有多劝,众人一起吃完早餐,陈长存带许青云去药厂视察,陈先生自己则回到书房考虑许青云的建议。

按照许青云之前的推测,欧洲一旦开战,英美自顾不暇,日本极有可能对东南亚下手。

这些土地很可能落入日本人手里。

真到那时候想再转移就晚了,只有等日本战败,重新收回这些东西。

但回收哪有那么容易,各国经过战乱后,全部急于补充自己血液,很有可能根本收不回来,或者要花费很大价钱才能收回。

陈家就是做农场起家,特别是橡胶,陈家占据的规模不小。

橡胶树可不是种下便有产出,橡胶树的割胶时间很长,需要种下六到八年后才能收获。

十到十五年为产量高峰期。

陈家的橡胶树都是轮流种植,目前大部分都是成熟期,收获很大。

可若是转移到别的地方,重新种植,至少需要六到八年第一批才能成熟,然后要经过二十五年的轮回,才能达到现在规模。

放弃这边,相当于重新开始,不怪陈先生会多想。

思来想去,陈先生最终没能下定决心。

现在不急,往后看,等许青云说的那些情况出现后再说。

十二月十号,药厂正式开业。

许青云在不起眼的角落,别人拍照的时候他主动离开,就算这样,今天他也进行了伪装,避免被人拍到他真实样子。

身为特工,照片绝不能轻易外泄。

可惜之前军事情报处的人经验太低,不少人甚至喜欢上报,照片外泄丝毫不值得奇怪。

不止中国,日本也是一样,好不到哪去。

开业投产,最高兴的不是陈先生,而是那些付了定金的人。

投产之后,意味着他们很快就能拿到自己的货,这些货转手一卖,他们就能赚上不少。

可惜药厂产量有限,否则他们想买到更多的货。

药厂开业之后,许青云并没有离开,依然留在新加坡,这次他会在新加坡逗留几天。

国内却已是暗潮汹涌,特别是西安,没人知道,那边即将发生一件大事。

三天后,许青云刚刚起床,陈长存便快速跑进他的房间。

“青云,出大事了。”

他的手上拿着份报纸,是今天送来的新报纸,头版写着一条刚刚发生的大事,而且是在国内。

“张将军兵谏,委员长被软禁,怎么可能?”

许青云故作惊讶,陈长存却没多想,马上说道:“父亲正在联系人询问此事,让我来喊你。”

“好,我马上过去。”

许青云快速离开,他知道这件事,清楚这件事是真的。

事实上这个时间来新加坡,也有这件事的原因存在。

陈先生正在家里的电讯室,这里摆着两部电台,正有人不断呼叫。

“青云来了。”

陈先生一脸严肃,他没想到国内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一直以来,陈先生都关心国内情况,属于忧国忧民的华侨,一直希望祖国能够昌盛强大,结束内战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像西方列强发展科技工业,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

万万没想到,国内突然出了这样的事。

老头子在西安,张将军和杨将军联合再次向老头子提议,结束内战,共同抗日。

每年老头子在对付红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他们都是中国人,有这些钱对抗日本人不好吗?

现在谁不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谁看不到日本人对中国虎视眈眈,随时便要扑上来咬上一口。

可惜老头子一意孤行,就是坚持。

无奈之下,两位将军发动兵谏,逼迫老头子答应。

“陈伯伯,事情怎么样了?”

“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为什么华夏这些年一直遭受涂炭,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让老天爷如此对我们?”

陈先生满脸悲愤,老头子纵有再多不是,但他至少让国内勉强保持了统一。

此时最想老头子死掉的恐怕就是日本人。

老头子一旦不在,各路军阀战事再起,谁都想登上大宝,国内大战不可避免。

“陈伯伯您别急,等我先问问情况,或许事情没到那个地步。”

许青云安慰道,喊来赵三让他给总部发报,询问现在情况。

“对,你赶紧问问。”

陈先生在不断点头,着急上头,他差点忘了许青云是军事情报处特工。

而且是上海站站长,军事情报处内绝对的高层。

总部很快传来了回电,但不是处座回电。

此时的处座已经去了老头子行营,安慰宋女士,出了这样大事,他同样担心,没办法留在办公室内。

给许青云回电的是许占杰。

许占杰告诉他,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属实,南京已经乱了套,不少有地位的人呼吁张将军千万别意气用事,也有暗中助推,不想让老头子回来的人。

处座没在总部,但已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严密监控各界舆论,发现有对老头子不利的言论出现,马上上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