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潮汹涌16(1 / 2)

在十里亭稍作休整之后,李咎和城阳回到了阔别近一年的侯府,一番更衣洗漱,晚上便往梁瑞的官邸赴宴。

这个接风宴前后持续了三个多时辰,李咎其实没太多可以讲的,但是黄致有。

黄致这一去看了太多地方,和二十年前的见闻对比,肉眼可见的出现了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有些是国家长治久安,人们休养生息带来的,有些是飞速扩张的经济版图带来,特别是大型城市以及关塞要地,很明显有李园机械的影子。

走得越久,见的越多,黄致越感到李咎代表的另一套学说的重要性——不是杂学百科的学说,而是关于社会、民生、官吏、皇权的那套学说。

李咎并没有给黄致系统地讲过这些,不过在日常办事时会提起,黄致本是绝顶聪明的人,自己悟,也悟出来了三分道理。

就这么三分道理,已经了不得了,黄致触到了另一个世界,并且凭借他远超过李咎的思考的天赋,在探索世界本质的路上越行越远。

黄致不无感慨地说,他已经在开始写自己的思考集了,说不定百年后能出个《黄氏问天录》之类的传世书呢!

不光黄致,黄致这趟远行,遇到了一些自己的老熟人旧朋友,承情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地方地图核对,黄致少不了要和他们应酬一番的。应酬过程中少不了又要提起最近在看什么书,写什么注释,黄致就会把自己的思考拿出来和友人切磋。绝大多数黄致的朋友都能从中有所得,继而结合自己的观察、阅历、积累产生自己的思考。

如果能放到地图上来看,大概就是沿着黄致走过的地方,星星点点地亮起了一些思考的火花。

因此李咎多问了些,黄致也多叨叨了些,一顿接风宴愣是吃出了三顿饭的时间。

黄致最后问梁瑞说:“梁相公,咱们这明年起行新税法,可是十分准了?”

梁瑞道:“准了,圣旨已下,其他文令也已收到。过了这个年,就让主簿们详详细细地解读一遍,写个百姓们看得懂的布告发到各个乡里。明年就按这个税法走。圣上果真体恤极了,不仅准了新税法,还准我们淮南道开一个海港,不是别处,就是金山镇。”

李咎对照地图一想,就知道金山镇是哪儿了,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上,这个地方也是非常出名的海港。不过大雍之前没有开海禁,这个地方现在只是个渔港。

黄致则问道:“如此,定是粮食也够了。莫非新粮种品系已经稳定了?”

梁瑞回道:“粮食的确是够了,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这两年从南洋等番邦来了好些劳力,一下子地里的活儿就有人干了,还额外有了些垦荒。前年去南洋垦荒的人交的粮食多,超出预计。听闻还在南边发现了十分广袤的土地,应该就是李侯所提过的‘南粤洲’,已经召集了人手,开春就要去了。说起来,李侯爷弄得那个蒸汽车头,是不是能装到船上?我可得赶紧召集工匠造这种蒸汽船,先去南粤洲多抢一些淮南道的飞地。”

李咎算了算人头,道:“船都好说。只是靠这些要粮食也有限,还是希望尤山长那里的育种能早日把优化品系的活计弄出来,还有化工院那里,化肥啊!化肥!有了高产的品系,有了足够的肥料,这才能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