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合,李咎和傅贵儿有话也不能多说,只能虚应几句,便要分头行事。
不论李咎的安排怎样,傅贵儿在京里代表李咎行走,他必得单独和李咎会上一次。
因此傅贵儿便留了现住的地方,又派了个人去丰郡侯府等李咎的消息,两人说好稍晚一些再通消息。
接着李咎城阳与秦王夫妻同三王一起进宫面圣,傅贵儿和尤瑷,以及杨大郎等人并没有继续跟上,小莲也只陪到了这里,便留下随夫君一起了。
在城门口的相遇没花多少时间,不过片刻,众人纷纷登车或上马,宫中的马车就载着李咎众人朝着宫门驶去。
外地的官员及家眷到京城之后,一般有个等候陛见的程序,显然李咎和城阳没有这个程序,他们甚至连更衣梳洗的空档都没有,帝后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就在等着见他们,一路风尘仆仆、不合制的打扮,又算什么?
从派了秦王——秦王自己不主动领命,也会是别的王爷——去迎接李咎夫妇,已经是帝后明示他们,到了京城立刻进宫,别整那些有的没的虚礼。他们就是父母见女儿女婿,和礼数有什么相关!
事实上从李咎他们在西线的铁路下车时,帝后就在数日子了。
一向崇尚节俭的宫廷,为了迎接帝后的心肝宝贝,早从十多天开始就在准备宴席和住所,各种奇珍异宝也就顾不得了。
大暑热的天,宫里仿照女子一条街的办法,也架起了遮阳的宫道,从宫门口到皇后的椒房殿,全程不会晒着一次太阳,还有凉风习习地穿过。
以至于城阳扶着李咎的手下车时都愣了一下。
和庄严、肃穆的宫廷风格完全不搭调的绿叶遮阳宫道,绵延了好几里地。从玉华门看去,一眼看不到头。
秦王感慨道:“这还是折中的办法哩。若非母亲劝谏,父亲这会儿估计已经迎到了玉华门口。”
皇后也是不得不劝谏,她总不能让女儿背上个“使皇帝陛下破坏规矩礼法”的罪名。
城阳素来也是谨言慎行惯了的,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绿叶宫道也过于出格了,但是她抖了抖唇,没说什么。
这都是父母的拳拳爱意,她总可以任性一次吧?
李咎轻轻拍一下城阳的手:“他年英姑娘出远门回来,你也会这般不惜代价,可怜天下父母心!”
秦王闻言,看向了三九的小腹,三九若有所觉,侧过脸来与秦王也笑了一笑。
忠王突然有点后悔没让乳母抱着闺女一起出来迎接,却也只能咳嗽一声,道:“姐姐,咱们先进去吧。天热着呢。”
城阳点点头,一旁上来好几列內侍,抬着一溜的肩舆,请各人分别登上肩舆后,又是一路健步如飞,倏忽从玉华门经小仪门一路就往西北方向去。
李咎不曾走过这条路,这条路的风景却与前几回他入宫时所见区别甚大。
一样的庄严、肃穆、规矩、严谨、有压迫感,但是明显多了些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