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再过淳城1(2 / 2)

新河庆有————那么大的地方,南岸依托煤矿、“外来移民”、“商旅投资”,早已爆炸井喷似的发展;北岸是纯农业和渡口经济,和南岸生态截然不同。他能不能治理好新河庆?老百姓的生活能不能更上层楼?

看着新辖区的地图,陈务自己心里都没底。

除了类似于河庆这样突然坐上了高速发展的马车的地方还有好几个,不过与之相反的没有任何动静的地方,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民风保守、山路崎岖、商旅不行的地方,人们还是一样挣扎求生。外面世界的翻天覆地离他们实在遥远,对他们的影响力被交通和通讯方式层层削弱,就像投入深不见底的古井的石头一样,溅起个水花儿,很快也就消散了。

起到帮助作用的机械很难影响到他们,会产生冲击的生产方式也还没能影响到这些堪堪能填饱肚子的人。外面的变化在这里化为一丁点儿口粮,轻轻落在每户家庭头上,大约能多养活一个孩子、能让小家庭晚一些儿破产的程度。

这些地方很难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一直如此安静、死寂,直到实现通路通车通讯为止。

李咎从九衢、河庆县等交通要地走过,看到了这些地方的人如何投入到变革的洪流里,也从荒野山村里路过,看到了更广大的地方的沉静。

每当他得意于高速发展的城镇时,又会被更遥远的地方泼一盆冷水彻底冷静下来。

前路漫漫,这才哪到哪。

说起来,贫富差距即将被工业化程度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劫富济贫”也该提上日程了。

等税制改革结束,各个城市的发展也该遇到动力这个第一大瓶颈,而南美洲的橡胶还在深山老林里自由生长呢,很多事一时间解决不了,会停滞在那里。

正好趁机把基建和转移支付体系给做出来,再要推动法律条文更新,现在的法律条文,显然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大湾府那事儿启动的务工工人的保护条例,到现在都还没真正地定下来。

李咎这次进京除了带着老婆闺女探望老丈人,就有淮南道税改和工人条例两件事要盯着落定,其他七七八八的打算、对未来的想法,也得和老丈人仔细聊聊。

时序盛夏,大江丰水期水流十分湍急,李咎这次出行,往北走的运河,但是往西的部分路程没有乘船,而是走的陆路。

是夜月圆,难得大晴,李家的车马在一处城郭驿站投宿。

各处人马安置妥当,李咎哄着闺女睡下了,去井边打凉水洗漱了一番,换带上燕寝衫褂,着一身凉意退回里头房间来,只见户牖洞开,月光明明,如雪如昼。晴窗下竹床上,城阳一把头发高高挽起,露出白皙的脖颈,上穿着竹布凉衫儿,里头一件白绢抹儿,用水红绫带系着一条白绢袴,一手握着一册书,正斜靠在窗边看月亮。

李咎便趿拉着蔺草编的现代款“凉拖”,走到城阳对面,也往竹床上坐了,道:“这里晚风倒也冷,康儿别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