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大湾府13往死里怼(2 / 2)

亲兵犹豫着迟疑着,支支吾吾地说:“他们……来了六十多人,都是廪生,而且,而且……还抬着夫子像。”

夫子像,就是本地文庙供奉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的雕像或是画像。

一般只有在发生极大的冤案,或是书生、文士受了极大的委屈时,才会用抬夫子像冲击某地这种行为来制造舆情。大多数情况下被冲击的都是官府,而一旦形成书生抬夫子像冲击官府的情况,这官府少说也得扒一层皮。

外面的亲兵稍微读过一点书,所以他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他又说:“守备大人已经带人前去维护秩序了,但是那个方教谕一直在大声嚷嚷要检点大人当面对质。嘴里嚷嚷着什么方、李等人皆从良善,大人包庇纵火抢劫的凶犯还要治罪积善之家,愧对天地君民等等……”

这是要中门对狙啊?他在帝京时要低调行事,且手上没有把柄,还得给皇帝陛下留面子,不得不冷处理外面的围攻,这些人真当他怕事好欺负?他正愁没个机会收拾这帮读书读死了的腐儒呢!

本地三大阻挠机器化的势力,不就是官府、学阀和奸商?他之前还愁,他能处理官府和奸商,还真不一定能处理得了学阀,没想到这就送上门来了?

李咎冷笑:“烦个人,去取我的官袍来,本侯会一会这些何不食肉糜的空谈家!”

旅店外,早已经是万人空巷,还能出来看热闹的都出来看热闹了。

就连得到了消息的张郡守,也选择了微服出来看热闹而不是阻止。他自认没有留下把柄,那么儒生冲击检点临时官府的事件,最后要挨板子的就不会是他——或者至少他挨的板子不会是最重的。

所以张郡守兴致勃勃地丢下公务也要出来看戏,他看见那些高高大大的兵士被瘦弱的文士围攻,却束手束脚地不敢有任何过线的行动,忍不住对自己的幕僚吐槽:“这些傻大个儿也真是可怜,还不如咱们家看门狗儿灵性呢。”

他的幕僚附和说:“好男不当兵嘛,武备营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们一言一语地嘲讽着空有本事不敢用的武备营士卒,却没发现一些细节不一样了。

以前发生文人和其他人的冲突,围观的百姓一定是站在文人那一边,对另一方口诛笔伐。

但是今天看热闹的人死气沉沉,只是麻木地把视线投向一个随便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一样,他们并没有开口帮腔,更没有参与围攻,他们只是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方教谕慷慨激昂地陈词:“……李检点包庇凶犯、欺压良善、辱人妻女、目无法纪、欺君罔上……简直其罪当诛!他为什么不出来!我们要弹劾他!”

在明心书院读书的廪生无条件附和自己的老师:“让昏官出来谢罪!”“放人!”“谢罪!”

正是群情愤慨中,一身红袍,头戴黑冠的李咎一脚踹开大门,一手拎着一个今天才刚审完的富商往地上一掼,毫无惧色地正面对上激愤不已的方行等人:“你念的什么书?学的什么道?四书五经、先贤往圣,教得你如何做人如何传道解惑?天下万民耕耘纺绩奉养尔等所为何来?圣天子在上,录尔用尔,以国事人才相托付,又是为何?尔等念了几个子曰书云,把院门关了,闭门造车,造的就是这些人送的黄白之物,眼里只有此锦衣肉食之辈,竟无一苍生黎民,其鄙陋至此,虽九泉之下亦难见先师,有何面目请夫子、面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