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解释(1 / 2)

冬娘还记得崔书生。

她刚开始卖身时,崔书生算是客人里比较好哄的几个之一,且算日子还是翠甜的生父。

后来冬娘收留了崔书生继续读书,也不过是jinv投资穷书生的一种手段,古已有之,并不罕见。

不过冬娘这笔投资失败了,而恰巧又在别的地方开了花,她就开开心心地扔掉过往,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结果崔书生追到了金陵,冬娘自己都懵逼了。

她可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魅力能让一个素来眼高于顶的书生放弃前程跟随过来。

然后冬娘就知道了崔书生惹出来的乱子,一想到丰穰侯可能因为搭救她而落下个风流浪.///荡的名声,冬娘心中就有无限后悔。

李咎让人带话过来,崔书生现在侯府旁边住着,每天上蹿下跳的就想和冬娘见一面,到底要怎么处理他,让冬娘自己决定。

若是情投意合,就留下过日子,反正金陵多的是机会,崔书生怎么都是个举人,虽然估计也就刚刚够到举人的门槛,那也是个举人,能吃国家的俸禄,在附近的县学乡学谋个差事,那还不容易?

若是没什么想法,李咎便准备找人和他说清楚,冬娘不是他媳妇,翠甜也不在他户本簿子上,他若是再以冬娘为借口纠缠不休,别怪他奏给官府请国法。

有了李咎这样的交代,冬娘底气都足了些。

不过她还是那个懦弱又怕事的姑娘,所以她拿不定主意,只能向姐姐幺娘请教了。

幺娘早在听完整件事时就已有了腹稿。这些年练出来的眼力告诉她,崔书生没那么简单,更没那么痴情,他追过来金陵,自然别有所图。

幺娘觉得,崔书生其实知道李咎收留冬娘并非为色,说不定还知道得更多,比如冬娘是她的妹妹之类的细节。

幺娘和冬娘的姐妹关系,并没有对外隐瞒,崔书生如果心细,还有门道,想打听到这些,那还不容易?

不过幺娘想到傅贵儿,就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接受。

天下攀附富贵荣华的人太多了,何况是久试不第、囊中羞涩的人,看上有背景身家的姑娘就想追求,人之常情。

关键就在于这个人他的品行到底如何。

若是傅贵儿那样知道感恩的,攀附上了岳家知道要对姑娘好,知道拿了人家的好处要对等回报,在外面被人嘲讽是“吃软饭入赘的”也不恼火……这个人也就不差了。

不说嫁不嫁的,做个朋友总是可以的。

想是这么想,幺娘对妹妹当然不会这么说,她斟酌着更换了措辞:“事情看着乱七八糟,但是抓到里面的核心也就不成个问题了。崔书生既然是为了找你来的,你又暂时并没有和他重续前缘的意思,那坦坦荡荡告诉他,你到金陵来是为了和亲人团聚,现在已经找回了家人,准备做点小作坊糊口。你既非他的什么人,他自然没有借口继续找你。他话里话外对老爷的怀疑也就可以澄清。至于将来你们会怎样,只看你个人的意思。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那就是个路人。好妹妹,咱们未来的日子那么长,别为有的没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