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衣食无着的时候,崔书生以前得罪过的人找上门来了。那时候崔书生还是个愣头青,看见有纨绔子弟当街抢卖唱女,出于义愤就当场拿纨绔子弟开涮,用不带脏字儿的文人骂街法给他传得臭名远扬。后来崔书生在会试,那个纨绔子弟不敢对崔书生如何,现在崔书生已经落魄了,那个纨绔子弟自然要讨回这笔账来。
纨绔子弟借口让崔书生抄经,支使他大冬天的熬夜熬得眼睛都快熏瞎了,手上也冻得一手冻疮。他还买通了庙里的和尚,刻意刁难崔书生,给的木炭都是潮湿的,留的饭也故意放得冰凉了才让崔书生去拿。
不几日崔书生大病一场,经也没抄完,更三五日下不来地,被庙里拿钱办事的小和尚勾结着外面的混混丢出庙去扔到了大街上。
幸而这日一个名叫“腊月”jinv出门唱曲儿,回来的路上捡到了崔书生。
崔书生刚到京城那会儿曾是“腊月”的入幕之宾。
当时的腊月刚刚梳拢,年幼单纯,生得十分白嫩。她颇认得些字儿,还会些诗词,秉性温柔和顺,与一般夭夭趫趫的jinv完全不一样,崔书生就把她当成了知己,后来崔书生囊中羞涩,一事无成,着实的付不起花销了,这才不得不断了往来。
腊月是个善良的姑娘,她便救了崔书生,与他租了一间屋子住着,拿自己的体己供他读书,偶尔能出门还带着些精致的吃食探望他。
崔书生经此一事,再也不敢浑浑噩噩度日,一心发奋求学,刻苦又似当年,并在心中暗暗发誓,将来若有出头之日,一定要为腊月赎身。
“她既然如此恩待于我,我自然也愿意把她收房,救出苦海……”
崔书生无数次大醉酩酊地对新结识的好友这般哭诉——这里倒是要为崔书生解释一二,不是他鄙夷jinv所以只想收房没想明媒正娶,着实在大雍,jinv身份仍是贱籍,是绝无可能被良民娶作正室的,除非有个达官显贵给她赎身还给她换个出身,那才有一线洗清跟脚从良作正妻的可能,因此崔书生能给腊月的最好的帮助,也就是给她赎身,然后要么认了妹妹,要么收房。
不过崔书生想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肯为他花钱安置,又殷切探望,必然是看中了他的人才,此事古已有之,屡见不鲜,他自然而然地就想把腊月收房。
可惜,他还没考上进士,还没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倒是听香楼先倒了。
“……谁知我几日不见她来,出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丰穰侯把她那个jiyuan都给拆了,她,还有她给我生的那个女儿,都被带走了……”
崔书生现在回乡哪里还能遇上这么善解人意、鲜艳妩媚的姑娘,因而失去腊月后他越发怀念腊月,一番打听得知丰穰侯带着腊月回金陵,便千里迢迢跟了过来。
崔书生的这个故事一波三折,又符合人们幻想的三更半夜红拂夜奔的传奇,很快就传开了。
尤家众人、岳家众人、黄致傅贵儿他们当然不信,李咎多挑剔,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况且李咎做了驸马,必定会遵守他“绝无二色”的承诺,就算那jinv国色天香,李咎定然能守住清明。且这jinv,又不是国色天姿!
但是普罗大众觉得有趣,编了各种小戏文、说唱词儿、弹词儿来唱,等李咎和城阳回到金陵时,这个故事都在编十二折的大戏准备明年三月上演了,取了个名儿叫《姜腊月风尘救英雄》。
李咎和城阳在驿站停歇时遇到了府里前迎接的人,她们如此说来,李咎等人都万分诧异,城阳更是和幺娘喜晴笑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