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南归6(2 / 2)

李咎这方回道:“不瞒说,我刚从《禁溺女碑》来,亲手送了一个死去的女婴到公墓埋葬。”

陈务一愣,忍不住面露悲哀之色:“……总好过露在那里被野狗豺狼拖去吃了。”

李咎低头撇嘴,又道:“我主动说起这件事,正是想问一问,我能帮你什么?”

陈务道:“我本就想说这个。侯爷,您家那个技术站啊,能不能也算我这河庆县、淳城南一份?我们县衙负责选派去的官吏民的一切花销,只求讨个办法让我们这儿再繁荣些,再长久些。”

李咎道:“这个好说,您把人选挑了来,如果手脚够快,后天和我们一起出发也来得及。我们船队里有的是空席,一把捎了去还省路费。我一个子儿也不要你的,自然找户部打饥荒。”

陈务打蛇随棍上:“哎哎,这感情好,我今晚回去就把这事办了!不瞒您说,我这里早有那么十几个人专门钻研您那边传来的书信,这不,什么堆肥、沤肥、养蚯蚓、劁猪、育种……都是您那边传来我们摸索的,只不得劲儿,有疑问也只得自己瞎整,他们人人都有一本问题等着求您解答哩!您这么说,那可真是瞌睡的遇到送枕头的,这不巧了吗这?及!时!雨!”

陈务连家乡话都飙出来了可知是真的激动了,李咎一边是感动一边是感觉似乎又有个新活儿可以安排,想天下像河庆这般情形的地方必定不少,他似乎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扯远了,现在的问题是东村这档事。

李咎把后世的事想了想,与陈务交底:“恐怕很难。我祖上也烦扰过这个事情,当时他们的做法归纳是这么几点:教化是第一要务,不是择优教化,而是全民教化,所有人都必须读书,学做人,学本事,不论男女老少。书读得多了,道德上去了,总归还能像个人。而本事学多了,总能挣到饭吃,这里被排挤,就去那里,生下的女儿养大了也能给家里捞钱,好些人家倒宁可叫闺女自梳一辈子不嫁人,好给家里挣钱养兄弟侄儿。既然养女儿有这样的好处,那就得养大,人嘛,都是趋利趋名的。”

陈务点点头:“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诚然。就是花销高,得先把这里的经济账本立起来才成。”

李咎道:“是的,此事依托当地的官府收入和宗族收入,加祭田、建公学、发掘其他收入项目,钱多了,才撑得起几年上十年的教化。由此又衍生了第二条,便是给女子创造更多挣钱的机会。我那里的纺织厂早已是全女工了,现在就连养路、邮递等重体力活儿也有许多女子上工,如此她们一年能挣三五十两银,她家里又怎么舍得杀了她?倒是巴不得她自梳了一辈子留在娘家才好。”

陈务先点头又摇头:“此举依托江南的鱼米丰饶,我们这儿……唉,还是土地不够产粮,又没钱去外面买去。”

“具体的情况要具体看,回头我把你们这儿上上下下都捋明白了,再做打算。据我所知,你们这儿问题不是耕种的土地少,而是有一个特别的长处暂时派不上用场……但是也快了。”

李咎说的正是煤炭和蒸汽机的关系,一旦蒸汽机普及,这一代立刻要翻身变金山的,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

“再有一条,要给女子同等或部分的地权,也就是给她们分土地的权力。”李咎知道其实最有效的是从母姓,只不过这个时代从母姓约等于抹杀父权,一旦提出必遭绞杀,他倒也不必那么激进——这事儿到千百年后都整不明白,何况现在。反而土地(财产权)对于一个即将成为能源大区的地方而言,才是最简单的办法。

李咎提出这一点,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女子考虑,他想的要更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