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女校的若干建议(2 / 2)

皇帝陛下自己的后宫里美人如云,然而真正让他舒心、放心的,只有皇后、淑妃、德妃少数几个。其他比如陈妃、艾嫔……都是日常扎他心的。

仔细想想,皇后出身名门,小时候在民间长大,念过书,也见过民情;淑妃是江南大户出身,守寡的几年也很艰辛;德妃是开国将领的孙女,她祖母是前朝著名的才女,据说一身才华可比状元……

这么算来,都是家教渊源,家教好的,姑娘也好。陈妃这样进宫时大字不认得一个的,果然到后面就经常有些神奇的操作。有没有意外?也有,有些姑娘出身不大好,可是好学上进,那不好的出身,也算不得什么了。

所以女校真的大有可为。男子一天天在外忙碌,谁能顾家?家里的事不都是母亲媳妇说了算?那家里的子弟,不都是祖母母亲姐妹养大的?所谓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女眷若是扶不上墙,又能养出什么样的子孙?女眷若是不懂事,溺爱子孙,那这一家子的子孙还能看?虽然大家族都有个族学,但是一家子人在族学里才能学多久?说不定结识了不好的朋友,反而要更坏十倍!

女子也应该多读书,多长见识!搞个女校!把城阳抓出来当塾师祭酒,长久以往,女校出来的夫人太太,都是城阳的徒弟,占着尊师的道德地位,以后谁还敢对城阳不敬?

皇帝陛下的思路一下子就敞亮了。

他可不知道李咎想的女校是教知识的,他想的女校教的是规矩、道德、四书五经、德言容功,是按“贤内助”的方向去培养的。

而李咎看皇帝陛下似乎很乐意,更觉得皇帝陛下真的是个肯为百姓多想一步的好皇帝。

两人虽然想的事南辕北辙,但是就这件事还是达成了一致。

皇帝陛下很愉快地和李咎碰了个酒盏,之前想好的事完全被他抛到了脑后。

一顿饭吃完,皇帝陛下满心愉悦地回宫批了会儿奏章,差不多到了点儿,就转身到了椒房殿,蹭媳妇一顿宵夜,顺便商量商量女校这件事。

皇帝陛下连女校的名字就想好了,就叫城阳女子学塾。

皇后也很愉悦,城阳虽然没明说“愿意”,但是这看起来就是愿意的样子。皇帝陛下也是满面春风,说明李咎也不反对,那这事儿不就成了么!城阳的未来可算有了个好着落。

夫妻俩和和美美吃了顿饭,两人看着陪吃的女儿都是一脸高兴,却把城阳看得浑身不自在,草草吃了两口八珍醴酪就借故退下了。

女儿一走,皇后就高高兴兴地问:“丰穰侯可是也乐意极了?咱们康儿心里是乐意的。”

皇帝把大腿一拍:“坏了,我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