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美的是李咎算年纪比三公主大上十来岁……但是李咎看着年轻,似乎又还好?
皇帝陛下想着回头让三公主暗暗见一见李咎,再给他们个机会聊几句,这样就不算盲婚哑嫁,似乎可行。
先记下了这一笔,接着皇帝陛下就说起了自城阳府实验田以来,朝中大臣反对李咎的杂学和种种策略的奏章就越来越多,逐渐波及到淮南岭北的各种已经展开的事宜。李园的学塾、医馆、实验田、联营会,全部都在被输出的范围里,甚至波及了岭北道的海贸——夏郡守升任刺史那会朝里挣得脸红脖子粗只差没打起来,老夏又没个结实的靠山,差点就被阻拦住了。最后还是张符他爹出面调停,才把朝里明面上的绊子给收拾了。
这话再聊下去就涉及了朝政,按理皇后和城阳就不该在这听着,不过皇帝陛下信任她们母女俩,更信得过自己不会被枕头风吹跑了,加上李咎这事前前后后的闹了好几年,如今里外都知道这件事,没什么好瞒的。
放在这个场合说,也是私底下和李咎表示他这个皇帝支持他,让他放手去做的意思。
李咎知道自己的脑袋能保住,其他的事也不甚在意。他既不图钱,也不图名利,不过是一个志向,一个心愿,愿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个屋子住,如此,即便他被朝里人往死里挤兑,最惨的境遇不过是家业都打了水漂,这有什么?
他有手有脚,有武有见识,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去?
至于那些家业,他就不信了,粮种、技术在那摆着,就算联营会、技术站被士大夫推平了,这些能拔高产出的好东西还能失传?李园的产业不会消失,顶多就是换个名字,变成剥削阶级的产业,照样的日进斗金,照样吸附许多人前来务工为生。
而在流水线上、工厂里干活的人,早晚会觉醒属于他们的意志。李咎会留下一些至关重要的书籍的,屠龙术必须留给他们!
这么一想,李咎便无所畏惧。
皇帝陛下渐渐地说到了朝中各方的表现。
“老吴的心事我也知道,他和老杨是被你挤对过的人,看着你一家子兴旺发达,他心里就不对劲儿。没事还要找茬呢,何况你的那些学说,的的确确动摇了他们的根本。你把他们的‘天人感应’弄没了,还搞出个技术胥吏针对科举——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想弄的哪是技术胥吏,你心里想的根本就是技术官僚!他们一天天地上奏章哭天地君师,开口‘李咎竖子’闭口‘败坏国本’,虽然没什么用,着实的让人心烦。”
“说起这话来,亏得是我当这个皇帝哪,换了别个,你说‘受命于天’的‘天’被你弄没了,那还不得效仿前朝给你直接送走?即便是朕,也不知道还能把这份冷静保持多久。古人说‘三人成虎’啊,你又不在跟前,替你辩白的人总是少了些,不就只能任凭他们说嘴?天长日久,我还能不能信你,我自己都不知道。”
“方为他们针对你,就更好理解了,你把商人的地位太高了,他们那些眼高于顶的读书人,能不记恨你么?你又有一套众生平等无分贵贱的天真说法,那他们就更不高兴了。人没了三六九等,他们还能作威作福?你是要抑制兼并的,他们却要兼并土地以积累家产,你们在根本上有矛盾,不怪他们想打掉你的新法。”
“宗亲那边也有些说法,左不过就是‘与民争利’那一套了,背地里应该是嫉妒你家生意红火,嫉妒老夏那边钵满盆满。”
……
“和你说这些,倒不是指望你自己想个主意,或者是要你去应对。你在做你想做的事,朕也有朕的责任。朕岂是兔死狗烹之辈?不过是因为朕不想闷在背后当好人,也希望你知道知道朕的辛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