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咎这两年受到的攻击越来越多,其实也是因为被他触动利益的人越来越多。
三皇子在户部即将面临的情况和李咎这些年的搅风搅雨分不开关系。
李咎的技术站、联营会,一直在为小农经济和新兴经济争取话语权,不可避免地与上面的地主富商、豪门望族产生了矛盾。
这种矛盾在学术领域表现为对技术站胥吏系统的鄙夷和对李园杂学的打压,在朝堂领域表现为对李咎甚至尤南的排斥,具体到户部里,就表现为税赋、民簿等一系列经济分配政策的倾向性矛盾。
三皇子已经做了几天的功课,知道里面等着自己的都是些怎样的深坑,觉得十分头痛。
可这是在所难免的。
李咎没有直接告诉三皇子他想怎么做。论帝王心术、政治斗争、权利斗争,他比三皇子这些从小耳濡目染的人差远了。
可是李咎更纯粹更直接。
三皇子将户部现在的情况特别是围绕税赋征收的矛盾与李咎一一解释分明,最后总述:“情况就是如此,说起来还是夏刺史的一本奏章引起来的。怀嘉郡以及整个岭北道商贸、工坊税赋暴涨,夏刺史就奏请在怀嘉郡试行丁目银税制度。第一,把各项税赋徭役都折为钱银输送国库;第二,不再征收人口税,而是全部改为田亩税,谁的地多谁就多交税;总的来说他要求调整税赋结构,并将田亩税的税额与粮价相挂钩,商业税的税额与利润比例挂钩。只此一条,获利十倍以上、净挣万两银以上的海商,所缴纳的税额会在四成之多!接下来就是方才我所说的了,方为为首的这一拨人不同意田亩税,吴学士这一拨人要求给商业上八成税以防止因商废农。如今在外面尚且吵得不可开交,想来户部里面就更是水深火热了。我正愁没个人商量,可巧先生就来了不是?”
李咎一听,这不就是一条鞭法X摊丁入亩的plus版?
可知夏刺史真的是个有洞见力的能臣。怪道皇帝陛下早早对他委以重任,就在李咎动身前不久,岭北道刺史致仕,夏郡守摘掉了“代”字,领刺史之职,成为了大雍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一道长官。
“且不论几方在战。我这里有三个问题想问问三殿下,未知方便否?”
三皇子忙躬身道:“先生请赐教。”
“第一,刨去所有的势力纷争,你心底想不想把夏刺史的事儿办了?”
“当然想!这是对百姓最有利的事。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鼓励人们提高您说的劳动生产率,又稳住了农业,特别有削减农民负担的奇效,还抑制土地兼并。先生教过我,过去的每个朝代的覆灭都和末期土地、赋税高度集中有分不开的关系。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百姓的生存,延缓土地兼并的进程,大雍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第二,就算你的坚持失败了,最后必须向大学士和大商人妥协,你会损失什么?”
“改革失败嘛,那我不就是王临川?我是皇子,只用对皇家负责,即便改革失败,我必不会有性命之忧。陛下是亘古未有的明君,定不会坐视他们加重农民的负担,更不会把增加国库收入的办法拒之门外。如此我拼一把,陛下定然看在眼中,又岂会责怪于我?”
“第三,如果你妥协了,你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