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约定(2 / 2)

他搬来了,“德云社”可没搬来,还在青山城待着呢。不是他们不想来,是青山城现在聚集了太多时尚潮流娱乐行业讨饭吃的人,俨然娱乐之都,反而“德云社”就不大好搬了。

尤南这里彻底退了,放下了所有的事情,剩下的人生就全给了尤家养的家班。

尤家的家养优伶俱是绝顶出色的人物,之前的千红年纪大了些中间改学唱戏都能唱成江南首屈一指的名角,可知其功底如何。

尤南很喜欢李咎的戏,知道“德云社”没跟来,就把自家家班送了一半给李咎。

李咎这两天在抄的就是《打神告庙》一本和《十五贯》。

两个故事都不算吉利,李咎看中的是它们背后的训诫能力。技术站依赖地方官的地方太多了,李咎需要给人们心里埋下一点点火种。

不过给尤南的戏就不能这么俗了,尤南喜欢极为雅致的文戏。

李咎单独给尤南抄了一本词曲都极为精妙的《桃花扇》。

《桃花扇》比《打神告庙》更不吉利,但是李咎也振振有词,这是为了“以史为鉴”,看看别人的国家怎么败落的,想想自己的国家要如何保持长盛!

特别是那一套《哀江南》,必须唱到老!

外面的晚稻收割完了,就是农闲时分,因为农忙而耽搁的木轨车道又开始继续搭建。

之前夏天修的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效果很好。

货运量上去了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修路、维护、赶车、养牲口、兽医、清理牲畜粪便、沿途管吃住……一大堆全新的工作岗位已经上线,养活了许多曾经无力谋生的人。

到了这次农闲,李咎还没出激励措施发动大家去修木轨车呢,大多数地方都迫不及待地自行开始了。

修轨道的事也落在了正在李园求学的六个道的使者眼里,看起来很简单的修路,里面勾心斗角的事也不少,也是可以扎扎实实给他们上一课的。最简单的就有滥竽充数的搭便车的人的工钱怎么算,其次还有修路时遇到用扒轨道做要挟的村霸怎么办,再有站点设在哪,牲口怎么安排劳作时间……全是细枝末节,之前不曾在底层生活过的人大开眼界。

热火朝天的建设,就是大雍特别是江南最近两三年的主题。

京城城门到渡口之间的轨道也在修建了。

京城人还是豪气些,皇帝陛下带头,其他家族为了讨陛下欢心,捐钱捐矿,所以渡口到城门的这一段轨道,铺的是双向四车道,地基打得牢牢,轨道外包的一层铁皮。

不是不想用全铁全钢的轨道,是全铁全钢太重了,分分钟地陷。他们还没来得及找李咎问明原因——又或是不想问,因而先用包铁过渡一下。

第一段轨道铺成施车时全城轰动,好些名门贵族的公子小姐都跑去看热闹。

几乎和李咎在明面上撕破脸的杨太傅和吴大学士,都没管得住自家丫头,到底让杨青娥、吴尚青还有一堆千金小姐都去围观了。

杨青娥自恃胆大,还亲自赶了马车跑了一圈,还没下车呢,就在上头大呼小叫起来:“可了不得,轻省得很!妹子你也来试试,你肯定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