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实践课2(2 / 2)

鱼坑选位置、水流多少决定鱼坑的深度、水体含氧测算、肥料的选取、水稻状态的判断、鱼的品种、鱼的饲料补充……都是很精细的活儿,非有人带着学,并不能学明了。

且钱八月和他的邻居们还提供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供他们参考。

有的是鱼的品种混杂了,混进了肉食性的鱼,把其他品种吃了个干净。

有的是水稻的作业时间变了,导致水稻需水的时间和养鱼的时间冲突,致使水稻被涝死。

还有各种各样奇葩的减产方法,只有亲身试过才知道李园教课时真没藏私,每个技术细节都教得齐齐整整。

技术站本身的搭建就更加了然。

两个秀才都不大关心庶务,给饭就吃,给衣就穿,头一次知道,就算只是两三人的小机构,也牵涉到那么多问题。

决定人选就费了老闷子劲儿。

大家都馋这个机会,给谁不给谁的,就连村长都不敢胡来,实在盯着的人太多了。

最后是结合了辛秀才转述的孟二郎的办法,从所有人里选出来认得字儿、说话好懂的几个人,从中投票决定了三个正选两个备选。

也有人想贿赂投票的村民,那人家自己也有小九九:技术员回来了是要教大家种地养牲口的,大家伙儿都靠几亩地过活,多打一斗少打一斗的影响甚大,万一派出去学技术的人不合适,不能把学到的东西讲明白,那不是坑了自己?故而最后的决定可能有被人情、好处左右过,却也偏不去太多,万不能选出不合适的人。

最后选上的三个人里就有钱八月的儿子。这个钱大郎从皇庄实验地学了稻基鱼塘后回来教他爹、教邻居,都教得好,又不藏私,又说得明白,着实是个合适的人。

人选既定,就有分工的问题,谁管账,谁写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的监测、考评、总结,谁通知召集村民,每天怎么个轮班巡查法儿……

最后也是颇争论了一番,才大至拢了拢事儿,正式开始了,还要再调的。

这里定了,还要调节技术站和村民的关系。

对,虽然技术点是个好的,但是它也不是金子银子,不是人人都爱的。

村里有的是人看不上技术点。

有擅长种地的人敝帚自珍,不乐意别人学会更好的种地办法。

有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贪技术点的钱粮,总打些歪主意。

有图谋技术点将来可能的胥吏官身和公粮钱,想把人挤兑走了自己跟上的。

有家大业大人口众多,想和技术点勾结起来独吞新技术的。

……

令人无法忍受的瞎搞打算就有这些,还有些小打小闹,没这么严重却也让人不开心。比如有人想走走关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他倒是不想吃独食,他想吃第一口。也有人看上了技术站的活儿,想揽下来给添点进项——技术站的人用的自行车、煤炉子,一日三餐吃的饭,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自然会有人成为供应商……

如此种种,也着实让人困扰。反正辛秀才和欧秀才是真的头炸。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打理这些琐碎来的,现在才发现,除非他们有的是钱随便请人把事应付掉,否则这些琐碎真的就是以后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