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线救国(2 / 2)

哦还有报废的木轨可以拿去打纸浆,顺便把下游造纸的作坊也联系上,形成完整的一条龙……

青山城的人就算是棒槌,这几年也被磨成了人精,只因大凡反应慢点儿的,都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于是她们如今个个都聪明极了,李园有一点点动静,他们立刻就能把上下左右全部琢磨通透。

李咎自己承接了一小部分路段的木轨铺设,采买木材时才知道木材价格已经一通飞涨了。

“真tm的都是人才!”

李咎打心里服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好事,青山城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事无巨细地管的青山城,青山城的居民已经学会了怎样和高速飞奔的李园共存。

等把金陵到青山城的轨道修好,李咎便能放心地搬去金陵。

李咎已经把各个段落的轨道都标记好了,剩下的事却是赵县令去和其他县、郡沟通后安排,李咎出工匠出技术出钱,对方县里出人出另一部分钱。这事并不难,往金陵去一路上可有老吴他们那堆老熟人,自然不会吃拿卡要,且他们只需要付出一半的钱和民夫,便可以大大提高货运转往青山城、玉鹤一线的效率,这生意怎么着都划算,就算不看李咎的情面,也完全值得主动去请。

这一堆事安排得上,却急不来。江南的第二季套种正是忙碌的时候,海边港口和转运中心又拿走了大多数民力,要修这种公共建设性质的轨道路,只能等到农闲时——那得是十月以后了。

李咎把这一堆需要在外面跑的事全扔给了苏秀才和傅小贵,自己按照之前计划的那样,把各个行业技术站搭起来,并且一一给了未来的技术方向。

……顺便也把农业技术站给搭了。

也是涨价的木材给了李咎灵感。

木材涨价了,他整个速生林品种出来不为过吧?

既然要整速生林,那可以归口在农业技术站的林业技术站也顺理成章对吧?

只不过这个速生林现在主要是为轨道和造纸印刷行业服务的领域,暂时挂在轨道技术站名下,也没问题。

那既然都是速生林为主要方向了,还不是光热水肥土育种五大研究领域?提前把相关的技术员拨过来组建团队,只要城阳府那边一切顺利,这里直接名字一改就是农业技术站。运气好的话,还能带着其他技术站一起转型成官僚体系的一个部分,从而帮助工匠完成从平民的底层到官僚的底层的转变。

想到这种暗度陈仓的办法,李咎当机立断,请尤复帮忙从生物学-农学的学生里选了几个确实立志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年轻人,搭配上对地头特别熟的李园的二代人才,组了一个小团队,名义上是对李咎提供的速生槐树杨树杉树进行培育研究以应对今年农闲时的木轨铺设需求。

实际上则是彻头彻尾的江南农业技术培训站。

李咎觉得这事应该能成,城阳府的情况至少在他走的时候,那不是还不错呢嘛,有安三少爷看着,孔郡守又是孟二郎的姐夫,钱财、势力、地头蛇都有了,本身技术站的路径也对,李咎真的想不出哪里能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