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来是喜出望外的结果。
李咎对孟二郎等人也有足够的信心,技术站说白了建立制度难于一切。李咎已经把考试-选拔-学习-总结-授课的整个流程全部理顺,财政预算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再交给孟二郎他们这些实干家去办,李咎想不出有失败的理由。
孟二郎也是这么认为的。况且皇帝陛下指定让他们独立建设技术站的府城就在城阳府隔壁的东莱府,气候和风土人情都有相似之处,李咎提供的麦子黍子、红薯、苹果、水利技术几乎可以原复原地搬过去套用。
技术和知识本身没有障碍,挑选和培养技术员倒也不会太难。
孟二郎反正是充满了信心,至少至少在鲁东道的地界,他的远房姑母孔家太太的名头还是相当好用的。
安三少爷对孟二郎和芸娘他们也很有信心,因而他却劝李咎可以先行返回青山城,因为李咎留在城阳府等消息也于事无补。相反,他如果先行返回青山城,因出发的时间比计划的早两个月,他沿途有太多事可以办了。
安三少爷自己会跟随孟二郎他们去东莱府,算是悄悄地暗中给孟二郎等人保驾护航。
李咎并不知道安三少爷究竟是谁,他只隐隐约约感觉到此人是大富大贵的出身,和一般二般的富豪还不一样。
安三少爷既然承诺会暗中保驾护航,李咎相信以他的能量,护住一个技术站还不成问题。
最后促使李咎决定听从安三的建议提前回青山城的,是来自青山城傅小贵儿的一封书信。
傅小贵儿的信含含糊糊的,不过要表达的意思算是到位了,便是那位二皇子借用自己的身份和钱财,已经不知不觉地插手了青山李园主持的好几个产业联营会,特别是煤炭、水泥、自行车、印刷这几个行业。
虽然二皇子看起来只是收购其他成员手里的股份,并不插手经营,一副只想吃红利的样子,但是傅小贵觉得有必要让李咎知道。
二皇子现在在每个行业里所占的比例并不多,然而他的收购还在持续,再加上官府的部分,那就可能威胁到李咎的发言权。且李咎手里的股份有代持的牙行的部分,一旦牙行的股份独立出去,李咎的股份说不定还会少于二皇子的部分。
傅小贵写信的时候是五月底,算时间,到李咎接到信的时候,如果二皇子够狠够快,至少已经在几个行业里占了三成以上的股份。
而二皇子没动纺织业,并不是他不眼馋,而是他在等李咎解决棉花争夺生产资源的问题。
李咎不解决棉花和粮食的矛盾,二皇子情愿少挣点也不愿意插手。他在这方面有种超然的直觉,虽然纺织厂在李咎的压迫下进展缓慢,可是二皇子依然从咆哮的机器上看到了另一种让他抗拒的未来。
青山城是李咎的大本营,李咎一直拖着没搬到金陵就是因为他放不下青山城。得到傅贵的书信后李咎再也坐不住了,最后和安三、孟二郎、芸娘、牛二东交代过一番,让他们无论如何不要轻言放弃,便返回了青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