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传技法(1 / 2)

工匠一直在李咎的招揽名单里,细水长流式的招法,只要是有手艺有人品又不怕被人偷师的,来多少收多少。若遇到有攻坚项目的年份,会重点招揽某种类型的工匠。比如前年去年是陶工,今年就是木匠和铁匠、铜匠。

钟畅父子就是这样被招额外招进来的。

大钟小钟父子俩从淮阳道流落到青山,因为手工活细腻,刨出来的酸枝木板子光可鉴人,被招到这个攻坚组来,为的是让初代模型的每个零件可以最大程度地吻合。

这父子俩谨小慎微极了,刚来时几乎不和其他工友聊天,过了年才好些。

小钟工年纪才十七八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又比他爹好放开些,这些天倒也肯交流沟通。

曹工慢慢地就觉察到其实这对父子那是相当不简单,能做好的事也不只是刨木板而已。

等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曹工叫住了小钟工:“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小钟工慢吞吞地碾着脚尖,说道:“我……我回去想想,可能会有办法。”

曹工只当他是发现了些技巧,笑道:“好极了,老爷总说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果然你们年轻人就是脑子活。”

小钟工难为情地赔笑,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及回了家,小钟工收拾屋子、去热水房打水、把爷儿俩换下来的工装衣服洗了晾上,他爹大钟工领了饭菜回到宿舍,爷儿俩就着夕阳的余晖吃晚饭。

今天纺织厂大厨房做的细菜是红烧姜丝鸭块,素菜是豆干马兰头,汤是大骨野菜汤,再有一海碗三两半稻米半杂粮的干饭。

小钟工喜欢吃鱼,额外每月加十个子儿,每天可以有一条干烧的杂鱼。

大钟工本来就沉默寡言,这几年日子越发难过就更不喜欢说话了,一顿饭吃到结束都没吱声。

小钟工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开口说道:“爹,我想……把咱们家那本书,给李老爷送去。”

大钟工显然也很犹豫,体现在他没一口否决了,却问道:“万一和那些人一样?”

小钟工说:“现在反正我们也不敢拿出来,再说,这不也挺好,以前哪有肉吃啊。”

大钟工还是有一些犹豫。

他家祖上是专门做水磨碾子的,看家的手艺就是水力工具,不论年成好坏,守着水磨水碓水碾子总是挣钱的行当,家境相当殷实。

到了老钟工那一代,因为义军叛军四起,磨坊被一支流窜的势力所夺,老钟流离失所,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下子就落败了。

辗转中,老钟工幸得一户人家收留,熬过了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