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傅书生(2 / 2)

傅书生说得直接,脸上大有有羞惭之意,却并没有为了面子砌词狡辩,做了就是做了,认得坦坦荡荡。

李咎不免高看他三分,遂也不甚隐瞒。傅书生这方知道原来这两年来自己所用的廉价青山笔、小煤炉、毛边纸、活字书,乃至一些人家读书时用的拼音等都是李咎传抄来的,忙与李咎礼了一礼,直说多亏李咎弄来了这些价格低廉的笔墨纸张,否则他断没有这样的学习速度。以前他一年在书本、文房、取暖上需得花四五两银子,自前年以来,已经只需一两银就够了。且去年江南粮荒,粮价也是靠着江南各个大户陪着官仓一起平抑,傅书生亲眼看见李园的“德云社”到处化缘卖唱给灾民秋粮,心下十分敬服。

李咎见他对青山笔等小东西很感兴趣,就拿青山笔做话题,与他慢慢地聊起来。这一聊,又发现两人在部分志向上其实相当投机。傅书生虽然是个书生,可他并不像李咎认识的其他儒生那样将经义理论看得那么重,傅书生是个非常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他读书只是因为读书可以让他免于挨饿,想科举也只是因为科举才能做官罢了。

傅书生更像青山县的上一任县令,因两人出身差别极大,他比王县令少了一分高傲,多得几分务实,于小民生计、稼穑耕织等更有十分见解,恰好和李咎这两年的重心是吻合的,故而两人聊得投机极了。

傅书生这些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因他家境贫寒,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不少,富贵人家的白眼也没少见过,这日倒是时来运转,先有对他青眼有加的尤二奶奶,接着就遇到了拿他当个平等的人对待的李咎,过去十几年亏缺的尊严仿佛一日间就全找了回来,只恨遇见他们着实太晚。

两人就江南一带百姓求学读书的事聊得忘了神,忽的马车一个停顿,他们方才回过神来。傅书生外出时什么意外都遇到过,只当是前面遇到路障事故,又或是有什么人路过生了牵绊等等,李咎却觉得有些不对,附近多了好些沉而重的男子脚步声。

李咎将马车门帘掀开,只见黄昏的昏暗天光下,前方的道路被一棵枯木挡住了,两边都是幽暗的密林,一眼看不见里头的情形。

“秀才公且在车上等待,我去看看情况。”李咎叮嘱傅书生一句,让哑巴保护好附近的女孩子们,自己从阿宅背上一捻,已然长弓在手,羽箭上弦。

车队已经停了下来,尤二奶奶着人去前面探看情况,李咎不敢离开她们,只在她们的马车边保持警戒,前面的路况只能由仆从们看了来报了。

所幸这次出门她们还带了几个男丁,前面的路是被巨大的枯树和石块堵住了,几个男丁正在找木棍和支点石头好设法搬开障碍。

尤二奶奶总觉得有点心慌,她将马车帘子支起来,看见李咎一脸凝重地站在车旁,心慌的感觉更甚,就连眼皮也不住地跳了起来,忙问道:“先生,这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