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每天记录的工厂纺纱量简直就是催命符——但是反过来说,又像是一条新的道路,导向另一种发家致富的办法。
李园不仅有纺织厂,还有其他工厂,只是其他工厂的优势都不如纺纱厂来得明显。纺纱厂的骡机过于复杂,她们可能学不会,那其他工厂的简单机械总可以吧?别的不提,就那个飞梭,和现在的织布机也没什么本质区别,总没问题吧?飞梭织机虽然将织布效率提高了,布匹的幅宽也可以翻倍,但是比起骡机直接拔高几百倍的数据,飞梭的拔高效果没有那么超群,不至于让人产生畏惧感。
附近的农妇们听着那可怕的纺纱量,不知不觉间就说服了自己和家人,她们愿意试着去淌一淌工业化的新道路。
纺织厂的实打实的输出也在青山城掀起了巨澜。
和李咎关系比较好的染织陈、黄举人、尤复,还有提前知道骡机的情形的吴县令,已经启程去往遂远郡的王太守等提前上岸。他们预先订购了李家的骡机,提前准备好了人手去、种子好去开荒种棉花养蚕。等其他人再反应过来时,已经只能抢下半年的名额了。
对于那些和李咎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的合作者而言,这个等待无所谓,见识过骡机的人都选择了耐心地等,一年两年他们等得起,正好还能趁这个时间调整自家的农田结构、准备额外所需的人手——此时此刻,即便李咎把骡机甩在他们脸上,他们也没有人和棉花来生产。
李咎一直担心纺织盲目扩大会导致与粮食争夺资源的情况,他现在还可以通过控制骡机的产量来间接控制经济作物的生产规模,以后等骡机不再是秘密了,逐利的人又会将这个国家的民生导向哪里?
李咎心里有答案。所以他得趁着这几年他还能控制机械的生产源头,先把粮食问题给彻底地解决掉……但愿没有受过系统培训却被强行赶鸭子上架的尤复等人足够给力,否则他可能得动用现代位面仓储的核心资源了。
能考虑到那么久远的以后的人毕竟是少数,当下的人们都还在为骡机震撼着。
他们暂时还没有想到衣服与粮食争资源,因为现在能有几身衣服可以穿的人都是少数,很多人家全家只得两件能穿的衣服。骡机的出现,至少可以让天下人都穿得起一身衣服,让冬天可以少几个冻死的人。
如果是去年爆出这个消息,只怕听说的人还要怀疑一下。此时此刻,却不会再有人怀疑了。李园去年的粮食产量足够让人们相信李园报纸上的信息,那些信息再夸张,也是真的。
这其中就包括尤南,包括帝京的几位主簿……他们或离得近,或所辖之事与纺织相关,得到消息总会快一些。
尤南收到儿子和黄致捎来的书信以及最新一期的《百家杂学》,书信和杂志里都提到了李咎将前年构思的好的骡机造了出来,一日可得各色纱线六千锭云云。
“好!好个李伯休!果真是胸怀天下之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他这是要把吃穿都给整明白了!倘若人皆有这般无私,世间岂有饥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