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掌柜来啦!最近你们店里的绣春纱听说卖得很好?生意兴旺呀!”“陈掌柜又来看望他们娘儿俩?大郎不在,说是出去画样子啦。”
染织陈笑呵呵地应付完女眷们,对绣样张他老娘说:“老姐姐好哇!有日子不见喽!我这儿给您带了个好消息,您听听中不中?城南的李园李老爷,要雇您儿子去画画。我那里描样子的画赐福图的人那么多,李老爷他老人家一眼就相中了大郎的画儿!”
老大娘也从邻居们的言语中听说了李园,这个讨饭吃的人削尖了脑袋都想钻进去的好地方,揉着眼角说道:“是您又给咱们说了好话儿。我们母子俩能活到这一日,都是您的大恩大德,这可怎么报答您的恩德呢?”
“这次您可猜错喽!我没帮着说情。李老爷是要做正事的,我哪敢给他添乱。是他老人家自己挑中的大郎,说就看中他扎实,说一做一,绝不自作聪明。李老爷再听我这么一说你家的情形,就说愿意把大郎留在园子里,也答应大郎接你进李园享享清福,还说给你们娘儿俩养老送终,只是工钱要少些,大约七八个子儿一天。”
怕老大娘算不清账,染织陈还给她算了算这七八个子儿折算成绣样儿大约是一年多少幅,结论是和绣样张以前一年挣的差不多。然后他才继续往下说:“我寻思着李园活儿少人多也清闲,管吃管住还管衣服,只这三样就顶多少钱哪!你们家这个屋子也破得不成样子,去年好赖磨过来,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台风哩!不如答应了李老爷,赶在黄梅雨前搬进去住,这屋子租给能收拾的人,一个月拿几十个子儿,也不差什么!”
老大娘心里铮亮铮亮的,七八个子儿一天,已经和街上的苦力帮闲挣的差不离了,是能卖力气的人的工钱均价。若是每天都有这个数,她儿子就能活下去。所为难者,是她死了后没人管她儿子,也不知道她苦命的儿子会不会被人诓骗欺负,但那老爷说愿意给他们娘儿俩养老送终,这就打消了她最大的顾虑。
只这一条,就值得。
何况染织陈还说管饭管住管穿,平日里听说李园和别处不同,管饭管的一日三餐都是好粮食,管住住的是砖瓦房正经床,管衣服也是好衣服,冬天的夹棉夏天的凉衫,每人都做新的,绝不拿破破烂烂的凑数。这三样细细算起来,可比两个老、弱的人口贵多了。就是把他们娘儿俩卖了,换得钱也过不上这种日子。
“这是菩萨呀!掌柜的,我儿子不懂事,也不知道这事成了,是多大的福气。我代他给您、给李老爷磕头了,求菩萨多多保佑你们,好人好报!”
老大娘当场就要给染织陈磕头,好险叫染织陈扶了起来:“他们李家不兴这个,老姐姐若是过意不去,进了那里就帮忙洒扫些。他们家人口多,常有个缝缝补补、洗衣做饭、养鸡养鸭的,老姐姐多少做一些,岂不好的?”
老大娘连连答应着,不过几天功夫,她将屋子托付给邻居照应,跟着李园的长工就搬进了李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