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丧生之夜(1 / 2)

昨夜皇帝通宵达旦批阅奏折,深觉四肢匮乏,神思不清,于是在內侍的多番劝慰下他停了手头的事情,转而召了太医入院,便是太医被召宫中的那会,皇宫内突然发生了一桩命案,一个宫婢被一名小太监给杀死了,这皇宫命案纠葛,死了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各自恩怨导致死亡的,按理说不该惊动皇帝,上面的领头姑姑或者大太监处理了就好,也算了事。

可是有人宫廷中的侍卫去处理尸体时,却在那名被杀死的宫婢屋里的床榻上发现了一个桃木雕刻的男相,玉冠龙袍,一副天子之相,众人大骇之中,面面相窥,翻过那桃花相的背面,俨然发现他的后背已经已被短促的钢针扎穿,而那背部之后,刻有当朝皇帝的姓名,小太监当即就心如死灰的跪了下去。

侍卫怒喝,“此物何来?”

他口中哆哆嗦嗦的求饶,“诸位大人,此事与奴才没有干系啊。”

“难不成不是因为这个婢子发现了你想谋害圣上的阴谋,所以她被你杀人灭口的!”那小太监吓得面色惨白,连忙摇头,“不不不,都是那贱子作事,肯定是她要谋害圣上,小的的确是失手杀了她不假,可是全然是因为她嘴贱作死,况且奴才也并没有真的要杀她。”

说罢,他面露惊惶与痛楚,谋害天子,那可是株连九族的灭顶之灾。

“这话你到圣上那里说罢!”那小太监被皇宫的侍卫押解起来,他惊恐中无限求饶,“但求大人赐我一死,可这谋害圣上的事情,奴才真的不知情啊。”

那些人可不管如何哀嚎哭叫,转瞬将他压下,那座屋子里一同住着的宫娥也统统抓了起来,与这小太监平日里有点干系的也统统抓了,押解起来。

随后侍卫便将此事快速的报给了皇帝,皇帝听闻震怒,下令彻查,三十余名內侍与宫娥被牵连其中,动用酷刑之下竟无人肯承认巫蛊之事。

是夜,有八个宫婢与六个小內侍挨不住严刑拷打,当即死在了牢狱之中。

严刑拷打之下,最终有几个人扛不住招认了下来,可是最后大理寺卿一盘问前因后果,对方惊恐中却是一问三不知,他当即知道这不就是屈打成招,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巫蛊之事。

大理寺查无可查,最后将目光落在那个奇怪的桃木人上,那桃木人后背被扎了一根钢针,直戳后心,穿心而过,若是这根针扎在人心口上,必定是一击毙命的。

经过细细的查看,这个桃木人除了做诅咒只用,倒也特别之处,但是很快,有人却在那根扎入后心的钢针里发现了细小的纹路,极其细小的纹路,古怪的环绕在钢针之上,若是不仔细瞧看,或许就发现不了上面的奇怪的纹路了,说是纹路,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些符文,若不是这种东西出现在一个诅咒皇帝的桃木人人上,肯定会有人有感叹一声,在细如银丝的钢针上雕刻上符文,这手工还真是细致到巧夺天工了。

即使有人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他们却不敢说这个话。

没有人认得这些符文,但有人猜想这钢针上面的符文一定是些诅咒之言。

一夜之间,押入大理寺的三十余人死了大半,遭受酷刑活活疼死,还有一部分是受不住了,咬舌而亡,可皇帝震怒之下,这苟延残喘的剩下的人命又算得了什么,只得继续死死拷问。

皇帝彻夜未眠,神经绷紧,后宫人心惶惶,前朝也惊动,所有的官员陷入了无比的惊骇之中。

不知是谁先开口说的,总之是提起了嘉韵郡主,为何提起了她,因为这嘉韵郡主,曾在十三皇子的出生那日,送给了他一个平安符,这件事情皇贵妃行宫里侍奉的人都是知道的,而据说,那个黄色的保命符上,也附着着奇怪的符文。

如此境况之下,皇宫之人饱受牵连,正是人人惶惶的时候,他们急需一个替罪羊来平复皇帝的怒气,于是有人便称,这个奇怪的平安符一定也是巫蛊。

面对这样的指证,皇帝沉默了,他没有替嘉韵郡主开脱,于是众人猜测,这是否代表皇帝也是这样以为的,他也在怀疑这个保命符的真相,于是他召来皇贵妃与十三皇子,派人查看过了那个保命符,那平安符被铺展而开,上面的确绘有奇怪的符文,以朱砂绘制而成,鲜红如火,勾勒团动,似狂草飞舞,又似大雨磅礴,皇帝让大理寺卿前去查看,大理寺卿看过之后,做出了一个比较谨慎而公正的回答,“启禀圣上,这符纸上绘制的符文与那不祥之物不尽相同,但微臣纵观各寺庙的平安符或是任何其他符纸,却从未见到过这样的符文。”

皇帝脸色微沉,静婉皇贵妃自然知道事态的严重,但她不想让她的这位贵人被牵扯其中,于是在皇帝面前跪了下来,“圣上,嘉韵郡主的为人您是知道的,她万万不会生出谋害天子的不臣之心啊,臣妾跟圣上担保,她一定跟此事毫无关系,就算是这个保命符,也只是出自她一片好心,为臣妾与圣上的皇儿祈福之用的呀,况且嘉韵郡主他可是救过您啊,圣上明鉴,请您明鉴。”

她一连两个明鉴,可见她想替林韵开脱洗刷冤屈的心情,可是有人却道:“贵妃娘娘,人心叵测,变幻无常,是,她昔日的确曾救治过圣上,可是保不齐有人狼子野心,怀着不臣之心呢。”

她一眼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名最近新得宠的贵人,目光立马威仪起来,皇帝眸中闪过不耐,“先把嘉韵郡主押解到宫中来,听候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