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寻找证据(1 / 2)

宋文煜带着江挽感到之时,整个场面都不足以用惊慌来形容了,无数黑压压的人跪在湖道一旁,全都一脸惊恐的看着渐渐沉入湖中的龙舟,龙舟很大,几十个人合力隆围都不一定能圈的过来,巨大的龙舟倾斜一角,渐渐沉至湖底深处。

那势头之猛,根本让人无从扑救。

“上天要这是要降罪于我们商丘国啊。”一青衣妇人双手合十,语气惶恐的望着天际,合在一起的掌心上下摆动,做出了祈求之状,“老天爷息怒,息怒啊。”

随着她这一声祷告,原本浩浩汤汤的要来观赏龙舟大赛的百姓们俱都惊悚的叩拜起来,祈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天降大难,我商丘危矣。”

端午打造龙舟,举办赛事,本就是一项祈求国家风调雨顺,龙凤呈祥的大喜日子,商丘国也一直秉承着这项传统活动,从古至今。

龙舟沉湖,天降不详,这对商丘国的百姓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危言耸听的事情,于是有人想起了十几年前皇家龙舟的一桩沉舟事件,当时此等不祥之事在朝堂之中闹的是沸沸扬扬,当时督造龙舟的乃是太后身旁的亲信人员,他被问罪之后看顾在太后的掩面上,只被罚了将近一年禁闭,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可那之后,一场大旱席卷了的全国,致使百姓收成寡淡,民怨四起,当时皇帝刚刚登基亲政没有几年,国库空虚,根本没有过多的富裕来救治百姓,当时流言一时甚嚣尘上,有人牵扯出当时龙舟沉船一时,告知这便是惹怒上天的结果,皇帝为抚平众怒,只得选择将这位太后亲信,就地法办,杀头祭天。

十几年后,旧事重演,新一轮的大旱这是又要开始了吗?

然而现在督造龙舟的这位大人是何许人也,宋文煜不知道他的谁,可江墨尘在工部任职,肯定和他多有牵扯,他不知道的是,龙舟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和他有所牵扯,而是那龙舟就是在他的手底下由他督造而成的。

江墨尘因此被皇帝问罪,朝堂之上,以李丞相为首的大臣对他的此番失职揪紧不放,非要皇帝法办于他,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呢,明白着呢,心里都很清楚这位李丞相为何这么针对江墨尘。

这位江大人本来受皇帝器重,前程似锦,一片光明,若是他能八面珑玲,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这官场一定被他玩转手中,前途无限,可是他永远这样一幅寡淡至极的性子,寡淡你就寡断,别多管闲事也是好的,可是他却又偏偏惹上了李丞相的独子,他不仅惹上了,他还想法设法的把人家老李家的那一根独苗弄到了大理寺去,弄进去了还不算完,还给了来了一个痛痛快快的透心凉。

李丞相甚至来救也救不得那个独苗,就让他被押付刑场,斩首示众了。

这李丞相之子李瑟虽然素来行事乖张变态,京城里头出了名的纨绔阴狠,可是这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敢轻而易举的招惹他,就连皇亲国戚而不会轻而易举的去招惹一尊瘟神,来个自己惹麻烦,可是这个江墨尘,他胆子忒大点了。

众人心底不由的去想,你把人家的那一颗独苗给折腾没了,人家不办你办谁。

“圣上,此事龙船督造,乃是由江墨尘一手监管,如今出了事情,他理当应该被法办追究,承担责任啊。”朝堂上李丞相出列奏报,义愤填膺的指责着江墨尘的失职。

“这龙舟的确是有江大人督造不假,可是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就如此盖棺定论的给人定罪,未免也太有失偏颇了吧。”此话一出,众人不由得将目光统统望来,这朝廷之上,与李丞相能够分庭抗礼的文官绝对是屈指可数,而且在这屈指可数的文官里,也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敢替江墨尘开脱。

对方是如日中天的李丞相,任何也没有这个胆量,所以,明知这是一场见势而起的发难,却也只能无动于衷的看着。

唯一在朝廷之上,替江墨尘开脱的,乃是昔日立下赫赫战功的常将军。

“龙舟沉湖,乃是大大的不详之兆,祸及国家百姓,这个罪责该是谁来承担,常将军一介武将,管好自己的事,练好自己的兵,这前堂朝廷之事,不是但凭一张嘴一双拳就能了事的。”

常将军横插一脚,替江墨尘开脱,他李丞相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那就迎势发难,绝不能让旁人有一丝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