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就这么一回,但是看着王离那骄傲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脚有点痒,想踹一脚。
也伴随着这玩意实在一言难尽,身为王离老父亲的王贲甚至削了片生得来尝尝,对比之下,这种没被煮过的,竟然也还过得去。
就是这边刚刚尝了下,就听见那边林朝心道——
【果然,爱吃生鱼片的,如今爱吃其他生食,也合情合理。】
王贲:???
不是,我只是对这玩意好奇,对比之下尝尝!
与此同时,王离再度陷入了沉默。
而也就是在此刻,王离直接被老父亲拿着剑鞘打了一下。
沉思个什么沉思!
你给我老实点!
车驾继续向前,真的步入子午谷,林朝也顺带刷起了视频。
伴随着一阵如同马匹奔腾的奇妙乐曲之下,模拟嘶吼,跌宕起伏,甚至好像都带上了些万马奔腾的气势。
甚至有爱好音律之人,研究起来了那个乐器。
看着挺有意思的。
就是这个样子吧……
嗯……
看着有点怪。
但是就以画面中的样子来看,应该挺轻便的。
至于林朝只有一个感觉。
【赛马不愧是名曲,听着好想加快点速度,策马奔腾,甚至能够让人忽视颠屁股和磨大腿根的疼痛感。】
【好在我忍住了!】
【手可以打点,但屁股不可以!】
“……”
“……”
“……”
是很名曲,但是你能不说得这么直白吗?
什么叫颠屁股和磨大腿根?
稍微文雅一点不成吗?
本来没怎么感觉,你一说反倒是感觉有点疼了。
至于更多的武将,对此没什么感觉,谈不上常年在马上,那也是经常性的,早就磨出来了。
就算是眼下策马奔腾也一样。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画面之上一改刚刚如同策马奔腾的曲调转而道——
[你知道子午谷奇谋吗?]
[一个吵了不知道多少年,在军事之上,各有各的看法,甚至有人亲自去尝试了一遍又一遍!]
【哇,好应景啊,人在子午谷,看子午谷奇谋。】
【刺激。】
什么子午谷奇谋?
“……”嬴政。
又来攻打咸阳了是吧?
[这个子午谷奇谋,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魏时,大将魏延提出来了一种构想!]
闻言,始皇帝没什么感觉了。
不是秦汉时期,那就不是大秦的咸阳了。
[已知,蜀汉人力物力不如曹魏的情况下,试图出奇制胜。]
[魏略里面详细的描写了这个构想,那就是,带精兵五千,带五千人口粮,走子午谷,不出十日到长安下,偷袭长安,至于长安守将在魏延眼里也是个酒囊饭袋,别管是他弃城投降,还是直接打下长安,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主力出斜谷而来,咸阳以西可定矣。]
出奇制胜倒是没什么错,但是这个……
王贲作为一个被王翦一手教导起来同样以稳著称的将领,不由得感觉这东西,还是太超前了,这就是后世将领吗?
[但是难点在于,大军不被发现,围攻长安会快速破城,而且守将出逃,然后诸葛亮大军快速抵达,而且在于就算是魏延真的打下了长安后,能不能守住,能够扛到诸葛亮到达,里应外合?]
[不过这一切因为诸葛亮的搁置,在三国时期并没有被实施过,伴随着诸葛亮死后,魏延也身死,子午谷奇谋,能成与否,最终变成了悬案。]
[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同意吗?]
这边说着,那画面甚至出现了山势地形图。
不得不说,看起来倒是一目了然,甚至不会开军图的人,此刻都看懂了。
高低起伏,可谓是精细。
【三国志魏延和魏略有点不一样,他走的是会师于潼关,或许是围点打援的路,也是魏延在潼关面前扛着,但是就冲着魏略佐证,感觉这条去潼关的路也是子午谷。】
【不过就这个事,虽然三国时期没实践过,但是后世有好几批人都来实践过,结果被打得头破血流、惨不忍睹。】
对于这个长安众人谈不上多陌生,咸阳周遭的一个地方。
换句话说,这个长安或许就是日后的咸阳。
说不得就是城破,城毁,再造之地,更不要说那所谓的咸阳以西了,简直就是更加让人确定。
至于子午谷更是已经很明显了,林朝已经说了,蚀中就是日后的子午谷。
眼下总归在山谷之中,一时间,倒是有不少人闲的没事真在心下研究了下这个事。
感觉不靠谱的有之。
感觉既然已经人力物力不足,那为何不能够出奇制胜的也有之?
就是这个成功条件……
有点过于离谱。
而林朝所说的另一个,倒是合理了许多,至少没有寄希望于对方主动投降。
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扯下来一个口子,接下来的事情,会好打很多。
像是画面之中反向大家没有过经验,但是倒过来的事,大家可是知道。
秦国收巴蜀之地走的就是这条路。
后勤虽然艰难,但是终归定下一城,事就变了。
除此之外就是这个潼关……
林朝说过,函谷关因黄河位移之后被废弃,潼关大抵就是类似于函谷关,但是没有函谷关更为厉害些的关隘?
不过就算是挡在了函谷关,那想要入关中,也并非没有其他路,比如说武关。
又被内外包抄之嫌。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大军在后,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内外包抄又不一定了。
有喜欢奇谋险计的对此有点兴趣,不过更多人觉得不靠谱,尤其是对比那个所谓的国力还不如另一边。
在这其中章邯就属于觉得这种事情不靠谱那一类。
【但是也不得不说,虽然往后看,没人成过,但是往前看,其实是有可能的。】
【史书上没记过,但是三国志上可在子午谷奇谋后跟了一句,如韩信故事。】
韩信?
是我们知道的那个韩信吗?
【如果是原样套的话,那兵仙其实可能也在这一条路来过这一套,不过那个时候,子午谷不一定和后世的子午谷一样。】
嗯……
不用说了,就是那个韩信。
王离对于这位不知道应该算小师弟,还是应该算小师叔的韩信,还是挺喜欢的。
虽然人有点怪,但是感觉比蒙恬那种家伙强!
和死对头的性格一点也不一样!
还是自家人,这个就很不错!
如果眼下听的不是韩信怎么攻打咸阳就更好了。
【如果按照这个路子推断,兵仙一过来就揍了章邯。】
章邯:?
【哦不对,这条路揍的不是章邯,这条路应该是顺带揍的章邯地盘,连带着司马欣。】
【章邯本人应该正在被刘邦追着打。】
章邯:???
路过这边,我还要倒霉一下吗?
【从陈仓揍到废丘,最终一边困着章邯,一边打其他地方。】
刘邦摸了摸下巴,听林朝说自己有领军之能是一回事,如今听着实实在在的战绩,那就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说打得过章邯的都叫名将,几个大佬伺候他一个,什么叫名将之壁啊。】
不是,林朝,你礼貌吗?!
合着名将之壁是这个意思?!
壁者美玉也,我以前还以为是美称,结果你这???
章邯那眼皮狂跳,整个人都不好了。
“少府,过去了,都过去了,以后不会有这种类似的事情了。”身旁有人安慰道。
大家都知道你比较倒霉。
日子比较难过。
前面对敌,后面疯狂拖后腿。
现在看起来……
好像更倒霉了。
但是对于这种安慰,章邯心态没法平静,也完全没办法被安慰到。
相比较那边心态炸裂的章邯,那边刘邦心下不由得感觉,按照这个说法,我都是名将中的名将了,都这样了,还不能在名将中名列前茅啊?
哦也不对,后期是名列前茅了。
只不过他所做的可能比较其他面也开花,但是具体哪里开花,他现在还真猜不出来。
毕竟,这太跳跃了。
当然,说不准他其实是个全才呢。
反倒是萧何提醒了一声,“你冷静一点。”
“嗯?”
萧何用目光示意那边的章邯。
闻言,刘邦顿时明白了,随后刘邦也想了想道,“你说,我要不要去劝劝?其实这履历都挺神奇的。”
“……”萧何,“你可以试试。”
反正你比较抗打。
刘邦又看了看那边的章邯,随即轻咳一声道,“算了,我还是不现在去了,以后再说吧。”
【不过后期的章邯,实力也的确不如之前了,投降前和投降后的章邯几乎是两个战力。】
【投降前,他是秦国之将,手握二十万大军,而投降后,被诈跟着他投降的二十万秦军,全都坑杀了,而章邯却在秦地当了雍王,相当于是踩着二十万秦军上去的,关中父老恨之,最后章邯不同于那两个左右横跳的,没法再投降了,输了后,直接自尽了。】
也就是在此刻,听着这一切的章邯如同惊雷落身,僵在了当场。
第117章
林朝之前说过的所有话, 在那一瞬间都在章邯脑海之中徘徊。
以少府之身领军,即便是胡亥昏庸,但是仍旧几乎等同于再造大秦, 最后因朝堂之事被迫而投降。
但是不失为大秦最后的名将。
他已经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了。
无愧于大秦。
但是最终头挂于城门。
祖坟甚至可能保不住。
午夜梦回睡不着的时候,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可能性是包括了这个局面。
他, 章邯, 踩着二十万秦军之死, 当上了雍王。
关中父老恨之。
啃其肉、食其髓亦不为过。
最终被困于城中,自尽。
一声声轰隆隆的惊雷, 仿佛不断地冲击着章邯的脑海。
赵括?
不,这不是赵括。
即便是赵括当年,亦是死于战场, 不曾活着回到赵国, 更是没有因赵军被杀而封王。
甚至想来,或许林朝所说的两截, 可能都是委婉了。
而对于章邯的所遭遇的一切, 周遭的同僚却是不好说什么。
你说章邯对不起大秦?
章邯已经做到能够做到的一切了, 顶着那么个畜生, 打成后来那个样子, 章邯已经做得够多的了。
即便是投于别处, 那也不是章邯的问题。
真说是当上了雍王, 那也是章邯另寻他处了,别说随行百官了, 即便是始皇帝都没有太大的感觉,还是那句话,章邯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剩下的那就不是章邯的问题。
能够扛到那个时候,都可以说是章邯尽了极大的努力了。
都不说别人了,王离甚至都没有怎么为难章邯,最多就当章邯是个死的也就完了。
至于某些真的该死的,如今已经死得透了。
但是这二十万秦军……
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秦国百姓,待章邯如何?
说是一句恨不得扒皮抽骨,也不为过。
一切当前,都显得沉默。
好一会儿有人劝道——
“少府,过去了,都过去了,以后不会有这种类似的事情了。”
话还是那句话,但是这里面含义却又是有些不同。
只是作为当事人的章邯,就像是刚刚一样,他没办法被安慰到。
此刻的心境,仍旧难以平静,只是又和刚刚那种怒火冲心,完全不同。
此时此刻,终归不似彼时彼刻。
林朝一句话下来,章邯三天三夜都没睡着觉。
不过这个就是后话了。
至于林朝本人自然没有注意到那边被暴击的章邯,此刻看着那画面上不由得道——
【不过退一万步来说,都是一条路的情况下,且不说兵仙不会败,就算是兵仙败了,这边也输得起。】
【而在子午谷奇谋里面,精兵五千要是没了,不说是伤筋动骨,那也是去半条命,更别提还有可能把魏延这个诸葛亮之下第一人给搭进去。】
【那是真真的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就那么一亩三分地,别看两方都是从汉中巴蜀之地开始,但是实际上别说人不一样,就说局面那也不一样了。】
【刘备虽然也是诸侯之一,地盘也有得早,但是徐州是四战之地守不住,还被吕布给背刺了,故而在荆州那方才算是正式开始起家,而在时候,时间点已经晚了,天下不说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那剩下也没几家了,剩下的地方就那么多,早就不是最开始诸侯混战的时候了。】
【北方官渡之战早就打完了,袁绍的坟头草都老高了,北方已经一统。】
【更别提等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荆州还没了,那就不是一个国力能比的。】
哎?
刘备?
和我算是本家?
刘邦心念一动。
【而刘邦兵仙他们且不说天下一堆诸侯呢,更要说他们还会原地爆兵,子婴投降的时候,诸将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去争金帛财物了,就萧何一个进咸阳之后是把户籍那一大堆基本材料全卷走了,人虽然最后被项羽他们给赶出了咸阳,但是资料是一点没给其他诸侯留啊。】
萧何抬手摸了摸鼻子。
嗯,这个……萧何一时间体会了一下刚刚刘邦的感觉。
不过相比较刘邦,萧何有点尴尬。
作为现在这一代丞相李斯,看向了下一代丞相萧何。
你倒是知道什么东西比较重要,很有进取天下之心啊。
始皇帝对此心下倒是有数,据林朝所说,他后勤之术极佳,一切倒是很合理。
至于子婴投降……
莫要说别人,嬴政也知道子婴不易。
扶苏也叹了口气,并非是别的,只是思及那局面之中,秦亡之事。
虽然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但是眼下既提及这种局面,扶苏也是同样心下一沉。
一切当前,总归是不可忽视。
同样的,扶苏也心下更加坚定,他不应负父皇所重,不该有负于大秦。
【更不要说韩信练军有术,不仅仅会爆兵,还会很快把兵练好,那真是被掏走大军之后,回手又能够在当地又练出来一大批的兵,什么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多少人在韩信的手里,韩信都能用得上。】
【要不怎么说是兵仙呢。】
对于韩信的能力作为始皇帝心腹之将,倒是了解不少。
没事还回去指点韩信一下。
甚至不说别人,李信甚至还蹲过韩信。
但是不管是哪个教的都是自己带兵之法,自上而下,当然,他们一般所带着的兵力,自然也不甚相同。
眼下听着这些,一时间倒是多了几分莫名。
武成侯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他甚至带过举国之兵。
有这个念头的甚至不仅仅是李信,还有王贲。
不过嘛,相比较别人,王贲还是感觉很可惜,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的话……
他随陛下出行,人还是要放在父亲那里的,而他回家之后,也是能够在父亲不在的时候,顺手教导一下的。
不得不说,这等军事天才是不一样,教起来的感觉,都不一样,一点就通,举一反三,天生就应该当一个将军。
甚至偶尔都能够给他新思路!
所以说……
很好,换个角度也没用。
他和蒙恬那帮臭小子的区别也就是在于他能够近水楼台一点。
王贲一边想着,一边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家儿子,在这种事上,完全不能帮上一点忙!
被王贲率眼刀子的王离:?
不是,爹你有事吗?
看着王离那迷茫的眼神,王贲直接不去看他了。
王离更加迷茫了。
爹,你什么情况?
还是年纪大了眼睛不舒服?
要不找时间补补眼睛?
此时此刻的林朝继续看着那画面。
画面之中,山巅之上。
老者一身灰色衣衫,简练至极,白须飘飘,风吹而动,那不断飘着的云雾和远山云海,相辅相成。
老松之下,一拳一势,都带着力道,都显得带着几分仙气飘飘。
不得不说,这个倒是真的像是大多数所想之世外感。
【看着感觉有点冷。】
在那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世外高人的感觉直接没了一半。
“……”
林朝,不愧是你。
而那异镜中的画面仍旧在继续,甚至还有声音传出来——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是古代道家的真谛!]
随行道家学派:?
又来了是吗?
这不是我们道家,这是易经。
[老祖宗的智慧传递给你我!]
老祖宗有这智慧,道家没这智慧。
道家之理的确出自官学,但是这倒过来,就没必要了。
你当我们是儒家那群把官学据为己有六经注我的那些人吗?
有道家学派的人想着,甚至目光看了眼那边的儒家弟子,意思明显至极。
儒家弟子:?
不是,你们这个和我们儒家有什么关系?
不是你们的人在把易经据为己有吗?!
这也能扯到我们儒家的身上???
过分了吧?
[而太极拳就是出自道德经,道德经就是文字版的太极拳拳谱。]
【啊……】
【道家可能不知道,道德经还能当武功秘籍。】
【甚至创建太极拳的人,也不见得知道,竟然还能有这么个缘故。】
别说道家不能知道,这就算是老子本人这也不可能知道这是武功秘籍啊!
这沾边吗?!
有一拳一式吗?
虽然那异镜中那带着几分世外高人的老者所打之拳看起来很有风采,但是这个和道德经也不能够放在一起啊!
[从道德经中我们就能够知道,这样做能够打通奇经八脉、调和五脏六腑、延人寿命,愈疾。]
我们知道这东西是假的。
被林朝那画面打击过一次又一次的大臣们心下道,即便是有人以前对于这个非常之感兴趣。
[换句话说打太极,养身健体、活络筋骨!]
假的!假的!假的!
[一身本事、倾囊相授!]
谁会信啊!
【啊……买课的,行吧,并不意外。】
[随到随学,现在有福利价,不仅仅赠送学习视频,还可购买时卡、周卡、月卡、季卡、年卡亲自找大师体验!]
【不过,这个相比较其他保健品,的确感觉还行?】
【能够学到点东西,而且打太极的确是能够达到点活络筋骨、延年益寿的作用。】
被骗了很多次,感觉已经不会相信的部分随行官员:?
真的吗?
你别骗人。
你还可以相信吗?
【我完了,我虚假宣传看多了,稍微有能够贴的上,没有那么离谱的,我就感觉还挺合适的。】
【关键是这玩意还可以办理时卡哎!】
【换句话说,直接就能用完,即时即买啊。】
【奇怪健身房增加了。】
林朝这边说着,那边就继续道——
[从最低千起到十万,系统级大师帮你走上太极道路,追武侠之梦,看多彩人生,收获养生秘笈,体验长寿时光。]
【对不起,打扰了。】
【是我想得太少,门槛想得太低。】
【以至于感觉还不错,对比之下,之前的成功学和保健品好像都很便宜啊。】
【你的太极,我的太极,好像不一样。】
画面上那打着太极的老人,仍旧带着仙风道骨,就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面伴随着雾气退散,为了仙气继续存在,那画面之上已经开始有重影了,甚至隐约之间能够看见那手上有白烟跟随,仿佛是什么真气内力的具象化。
林朝的脑海里面已经和刚刚那种欣赏感觉截然不同了。
此刻林朝的脑子里面只剩下了——
【真正的爬山卖课人,他睿智、恬淡、懂得生活,他的养生秘诀就是每天早上爬上高山之巅,云海之上,每日练功卖课,你看他快三十岁了,精神还是很好。】
……
……
林朝,你果然是个骗子!
被骗了好几次,吃过丹药,研究过丹方的部分随行官员,整个人都绷不住了。
这个世界真的有延年益寿之法吗?!
有吗?!
第118章
【早睡早起, 多喝热水,不四处奔波,减少工作量, 看起来好像是最简单的保健方式了。】
【又或者, 在适当肉的基础上, 多吃素, 不喝酒, 禁欲, 延年益寿。】
【萧衍拿着这一套活上了八十六,而且这八十六还不是萧衍的极限, 因为他最后成了复刻版赵武灵王了,被宇宙大将军给饿死了。】
【要不然他努努力,还能够和乾隆争一下, 谁是活得最久的皇帝。】
【毕竟, 乾隆的极限是八十九,但是八十六不是萧衍的极限。】
……
……
你这不废话吗?
这个做不到, 能不能说点我们能做到的?
【说起来, 萧衍好像还是萧何之后吧。】
萧何:?
我之后?
【萧衍距离萧何大概有二三十代人了。】
【不愧是汉初三杰唯一一个传下后代的人。】
【神奇的联动出现了。】
刘邦:?
你说的那个汉初三杰……
不包括我吧?
“联个姻吧。”刘邦没忍住道。
“……”萧何, “你这……”
“我努努力, 一定能够多生几个。”刘邦认真道。
“???”萧何。
好好好, 刘季, 你指腹为婚还得排个一二三是吧?
虽然这种事情是必然的, 但是你还要直接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过了吧?
刘邦面对萧何的视线,嘿嘿一笑。
萧何终归摇了摇头。
至于真说是后代皇帝……
嗯……
赵武灵王, 被饿死。
有点惨。
作为祖宗,萧何顺便同情了一下。
至于更多,只能说……
二三十代人, 萧何往前数他能数到殷商王室去,此情此景,萧何的心态倒是没有太大的起伏,更多的是惦念陛下会不会多想什么。
毕竟,就这个,真说是他作为士大夫,立家庙,在那个时候他都不在庙里面了,除非他能够在始祖位置上。
这边萧何想着,那边王离目光直晃晃地看着和蒙恬关系还不错的李信身上。
李信对此面无表情,直接侧过了王离的视线。
至于被惦记的始皇帝,他此刻更多的确叹了口气,只不过并非是对着萧何。
毕竟,就萧何那后世子孙甚至不能说是大秦了,可能和那个所谓大汉都没什么关系了。
此刻始皇帝,看着部分大臣,感觉有点头疼。
始作俑者对此毫无感觉,甚至已经开始看给猫梳毛的视频了。
画面之中猫毛横飞,遍地都是。
仿佛梳的不是猫,而是一团塞在一块的线团。
不得不说,在子午谷里面终归还是走了许久,方才出去。
一路向南,相比较陇西那边,这边的局面,倒是稍微好了那么些。
至少没有发生什么土皇帝的事情,虽然按照道理来说,这边其实比陇西更为封闭些。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事情就显得合理了许多,毕竟……
像是那边因缘际会大聪明聚了一窝的情况,的确不多。
连带着梳理了一下当地旧案,连带着祭祀山川,并且立铸鼎利法。
林朝看着这一幕,最大的感觉就是——
【说起来,这算不算是新九鼎?】
【也不对,不能这么比。】
【毕竟九鼎好像不用人开光,但是这个……】
【这么算来,我怎么像是开光神棍了?我不是秘祝吗?】
【啊……】
林朝陷入了可耻的沉默。
【算了,还是别想这个了。】
随后林朝对所有人开启了精神迫害,毕竟这个时候了,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
尤其是爬山还是一个消耗体力的事。
不过有道是来都来了,自然是不能放过本地特产。
林朝尝了口橘子后,感觉还挺甜的,也就是在付钱的时候,身边有一只手帮林朝把钱付了。
林朝回过头,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章邯。
不过……
“少府你这是……”
【几天没睡觉了?】
托你的洪福,好几天没睡好了。
章邯深吸了一口,终归道,“我只是往这边走走,没成想,遇见了你。”
“那还真是巧了。”
章邯点头,至于实际上?
是不是真的巧就不好说了。
而也就是在此刻,章邯道,“你我既然遇上,也算是有缘,不如一起走走如何?”
“阿这……”
【下班时间,能不能不凑在一起啊?】
“我也没什么事,只是有些待不住。”章邯继续道,“而且我听说这边有一家烧禽还算是不错,虽然比不上咸阳,但是也还过得去,甚至那个腊肉也还不错。”
“听说那个茶,也是从深山之中所采的,山泉水浸泡之,别有一番滋味。”章邯甚至继续加码道。
“咱们本来就有缘,同为九卿之下,怎么不有缘呢?我眼下也没事,既然碰见了,若是不一路都愧对你我这缘分。”林朝当即道,声音坚定极了。
【从今天起,章邯你就是我的异父异母的亲同僚了!】
“咱们现在就过去如何?”说着,林朝甚至还伸出手分给章邯了个橘子。
“说来,你是有点水土不服吗?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林朝同章邯一边往目的地去,一边扒了个橘子道。
“或许吧。”章邯抿了抿嘴唇,手捏着那那个橘子,“我只是,有些事想不通。”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一点点来呗。”林朝拔完了橘子,边吃边道。
章邯摇了摇头,“谈不上事,只是我心下想不通罢了。”
“我大抵不会遇见那些东西,但是,我还是想不通。”
【阿这……】
“你不会是做梦了吧?”林朝不由得猜测道。
章邯点头,听着林朝那些话,怎么不像是做梦呢?
甚至那是梦中都想不到的东西。
“少府大人,虚的就是虚的,不必当真,没发生的事情,也别计较那么多。”林朝语重心长道,“如今的局面,不管好与不好,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
章邯心事重重,甚至没有感觉到林朝的声音中有些不对劲,此刻章邯目光看向林朝,相比较旁人,终归多了几分真情流露,“我知道,只是梦中的那些东西太过于沉重了。”
“假的,都是假的,别当真。”林朝继续劝慰道,“一切不曾发生,徒增烦恼。”
“既然梦境之中已经有了这等事情,怎么不是一场经验呢?这么算来,怎么能不算赚了呢?”
章邯听着林朝之声,心下微动,有些东西不会因为被人劝慰就消失,但是因为说出来,而并非尽数压在心中,终归还是让人感觉松口气。
尤其是这个人还是林朝,即便是林朝有些不靠谱,也和大家所认知中的仙人不一样,但是他终归是林朝,还是那个仙人。
他所说的话,终归还是有用的。
而也就是在章邯即将开口的时候,就听见林朝那边传来了声音——
【哎,我感觉我遇见了现实版本梦见了天上掉馅饼,结果醒了以后因为这个馅饼到底如何处置而打起来了,哦不对,章邯这个是单人反例版,虽然这个馅饼里面装着是什么不一定,是臭的,还是烂的都不准,但是想不明白,把自己想成熊猫了可还行?】
在那一瞬间,章邯愣了,心态甚至岌岌可危。
而林朝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以为的章邯,能文能武,文能九卿,武为名将,出将入相这个词之所以没落在章邯身上,感觉主要原因是碰上了胡亥,结果?】
【多愁善感的章邯,这个我是真的想不到。】
【世界虽然不会像是和想象中的一样,但是这也太不一样了吧?!】
【我滤镜碎了。】
【这样的章邯是怎么活到后期的?】
在那一瞬间,章邯第一次恨上自己为什么长了个耳朵。
如果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听不见林朝的心声,其实是一件好事。
甚至此时此刻的章邯都想把刚刚在林朝去安慰下心下产生所有的思绪,一起打包扔到九霄云外去!
一点都不留!
又气又闹心又感觉不应该对林朝生这个气,但还是很气。
事情当前,章邯最终更气自己。
而林朝看着‘多愁善感’的章邯,仍旧语重心长地劝慰道,“少府大人,你要相信你自己啊。”
……
……
“林朝,我谢谢你,我现在想开多了。”章邯深吸了一口气。
“想开就好。”林朝点头,“咱们还有多久到?”
“快了。”章邯的心感觉像是石头一样硬。
不久之后,步入馆内,不得不说,东西倒是真不错。
尤其是这茶,茶汤清冽,茶香醇正,和烤肉放在一块,可谓是十分解腻。
那腊肉炒制的也算是极为不错,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和青菜一炒,咸香四溢。
虽然俩东西放在一块吃可能有点怪,但是这个显然不是重点。
反正好吃就行!
肚子反正还有地方,实在不行还有点缝隙呢!
总归还能再塞塞。
而章邯,倒是没怎么吃,只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
临走之前,林朝甚至问了一下那个茶叶。
林朝买了几包茶叶后,顺便看向章邯,“给你一个,感觉挺不错的。”
“不过这东西虽说陶冶情操,但是尽量晚上别喝。”
【本来睡不着觉,容易更睡不着觉。】
章邯欲言又止,但是终归还是接下了林朝的茶叶,“多谢。”
“不必客气。”林朝当即道。
【你可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同僚!】
【要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一群人聚集在一块,仿佛在看什么东西,林朝索性也去凑了个热闹。
在众人围着的中心,正是灰袍细眉人,用被打磨过的木条纸张,笔墨挥毫,那字可谓是漂亮!
不得不说,赏心悦目。
“好看!”林朝顿时道。
闻声,他顿时看向林朝,笑道,“多谢夸赞。”
“我听说,若是有才,不论男女,皆可入咸阳国馆,那里随意取用此等珍贵之宝物!”与此同时有人道。
说起这个,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场就探讨起来了。
不过对于林朝来说……
他选择当场往后退了,甚至看向了其他地方,而也就是一抬眼,林朝注意到了那边也看过来的目光,那个人是王贲。
而在王贲身后,帘子里面,别的看不出来,但是能看出来的是,有冰。
嗯……
鱼脍之名呼之欲出。
王贲身子也是一僵,随即王贲反应过来有什么好僵硬的!
理直气壮。
反正林朝也不见得说出去。
心声也是。
不过就是一个偶遇罢了。
只不过不久之后,看着不孝子一副要死了爹的样子,王贲牙疼极了。
至于始皇帝,也多看了眼王贲。
“爱卿,还是量力而行吧。”
王贲一时间已经不是牙疼了。
别管王贲如何,林朝一脸正直,嘴严得很,至于心声?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顺便临出汉中之前,林朝倒是想起来了一件事,【哎不对,此情此景,我有个事还没干。】
始皇帝:?
扶苏:?
随行百官:???
【臣林朝,参见在汉中的陛下。】
……
……
嬴政眼皮一跳。
林朝,你又玩什么尬的呢?!
第119章
伴随着到了蜀郡, 林朝看着那群一众迎接的官员,不由得挨个看了过去。
【哎?哪个是?】
【这一个个的也怎么不报名啊?】
你找谁呢?
【说好的二郎神人应该活着吧?不能没了吧!】
【我都到蜀郡来了,这要是没看见, 我不是白来了吗?】???!!!
又有神仙?!
不会又是什么所谓的幻术师吧?
都已经说是神了, 这回应该没问题吧?
不过就冲着林朝这个意思, 那个所谓的二郎神也是秦朝官员?
思及至此, 不由得感觉大秦其实真的是天命所归啊!
至于那隐藏极好的随行官员, 那就是另外一个感觉了, 有点心酸。
但是除此之外……
竟然没有太大的感觉?
竟然没有太大的感觉!
思及至此,那已经不是有点心酸了, 那是非常之心酸,甚至整个人都想哭,整个人站在这里甚至如同上坟。
尤其是不同于在咸阳的时候, 还有小部分坚持的同僚, 眼下他甚至感觉只有自己了。
那心态已经不是一般的动摇了。
作为一个楚人,在秦国经历过对楚系的围剿后省下来的官员, 仍旧在心底心怀楚国的他, 此刻甚至有一种逐渐滑向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蓝智一边想着, 一边看向那一群当地官员。
然后一无所获。
当然, 不仅仅是他一无所获, 在场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够有所收获的。
不久之后, 林朝直接偷偷打听去了, “我在咸阳的时候,就听闻曾经的蜀郡太守李冰与其二子凿离堆, 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以至此渠皆可行舟,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可谓是千古功臣。”
郡丞一听见林朝说起这个可谓是受用至极,顿时挺起了胸膛,那脸上简直就是写满了骄傲,“秘祝大人好眼光,李大人乃是我蜀郡之圣贤,二郎乃是我蜀郡圣贤之子!”
“自李大人治水,开湔堋,时至今日,我成都之地,一改当年洪涝之事,说是一句沃野千里也不为过!”
“时至今日,风调雨顺,民用以饶!”
“只可惜天不假年,李大人,因积劳成疾,死在了任上,实在是可惜啊。”说到这里,郡丞不由得叹了口气,脸上都不由得多了几分悲戚。
“说来李大人已逝,那二郎何在?不知郡丞可否帮忙引荐一下?”说着,林朝看了眼周遭。
“二郎不在这边。”郡丞道,“他如今正在寻渠。”
“多久能够回来?”林朝顿时道。
“要不了几天。”
闻言,林朝算了算时间,或许应该也行,陛下在蜀郡这边应该会待个几天,然后才会去周遭看看。
而也就是在林朝这边盘算的时候,就听见郡丞道,“不过秘祝大人若是真的想见,可以不用等。”
林朝摇了摇头,“那可能有些耽误二郎之事了。”
虽然他想见见人,但是不代表为了见其人还要耽误别人的事,实在不行他临走之前跑一趟呢?
而郡丞却是摇了摇头,“不不不,秘祝大人您可以去一趟。”
“他距离这边,谈不上远,就在成都农田之中。”郡丞道。
闻言,林朝顿时明白了。
当然,明白的不仅仅是林朝,还有偷听之人。
二郎是吧!
二郎神是吧!
懂了懂了!
不久之后,林朝打听完了之后,直接朝着目的地而去。
只不过到了大致地点之后,那地方太大了些,而且这边人也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据说二郎自己就带着一个人走了,地方有点大,林朝倒也没就在原地等着,索性直接和引荐之人分头行动。
“说来,他长什么样!”不过临走之前,林朝直接抓着人问了一句。
“您遇见人,一问二郎,就都知道了!”引路人说着,他直接就跑了。
林朝眨了眨眼睛,随即顺着路边而走。
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家忙忙碌碌,天府之国啊。
暖风徐徐,林朝也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一望无际的原野,天地一平,江水顺着水渠而来,上面有人乘着小舟,唱着当地的歌子。
不过就像是引路人说的那样,当林朝一问二郎,或者有人摇头说不知道,或者有人指路,坏消息是指路的人,三个人指出了四个方向,就是一听说找二郎,人均拉着他说湔堋。
看得出来,当地的百姓是真的为此很是骄傲。
林朝见状也非常感动,然后拒绝了往回走那个方向,继续向前。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林朝甚至感觉有些渴了,鉴于这边距离村落不远,索性往那边走了走。
有一位灰色短打的老伯,正舀了一碗水正在喝着。
“你好老伯,能讨一碗水喝吗?”
闻声,那老伯抬起头看向林朝,没说话,就盯着他。
看得林朝感觉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似的,眼见这种局面,林朝没有再问,只是转身欲走,“打扰了。”
也就是在此刻,身后人传来了声音,“你不是要喝水吗?”
闻声,林朝回过头来,那老伯已经把水递了过来。
林朝顿时接过了水碗,“多谢了。”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老伯开口道,“你刚刚是不是觉得我连个水都不给你?”
林朝想了想道,“各地风俗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
老伯对此却是不信,只道,“你是来找人的吧?”
“嗯,老伯猜到了?”林朝又喝了一碗水。
“看你这个样子的,除了来找人之外,还能是什么?”老伯看着林朝道,“像是你这样的,我可是见过了很多。”
咕咚咕咚,两碗水下去,终于算是不渴了,林朝也顺便开口道,“那老伯可知道人在何处?”
“人不在,你别找了,找了也没用。”那老伯打量着林朝道。
“不见,怎么知道没用呢?”林朝道,“见便是意义。”
“你觉得湔堋如何?”
“好啊,四六分水,二八排沙,无坝引水,自动调节,可谓是集天地之精华,汇日月之灵气,造福一方百姓,若是后人维护得当,千年万年不朽之造化,这么个宝地,别说只走出来仨位神仙了,几个神仙那都合情合理。”
老伯闻声抹了一把胡须,“你倒是做了功课。”
“说起来,这个老伯你们本地人应该都比我清楚吧?”
其实,就那三位神仙,我不知道。
事情当前,老伯轻咳一声,“你倒是真喜欢这些东西。”
“?”林朝,“我喜欢什么?”
老伯见林朝这个样子,顿时皱了皱眉头,“你能够到这里,还能够是为了什么?”
“见二郎啊。”林朝直截了当道。
“你不是为了湔堋吗?”老伯当即道,“那可是湔堋!湔堋!”
“不是啊,我是想见二郎。”林朝继续道。
“……”老伯。
你小子,真是油盐不进啊。
事情当前,老伯深吸了一口气,道,“你不觉湔堋很好吗?”
“很好啊,湔堋真的很好。”林朝不由得道,他在一路上那简直都说了好几遍了,也不仅仅在这个老伯这里,还在更多人那里,“老伯,如果二郎不在这里,他在何处?是走了吗?”
老伯看着林朝,面无表情,“走了,已经走很远了!”
“那他去哪个方向了?”林朝继续问道。
老伯直接不说话了。
“多谢老伯的水,让我解渴,天色不早了,我继续去寻人了。”
“罢了。你看起来养尊处优,不识五谷,非行走山河各地之人,你不适合。”老伯道。
“???”林朝。
不是,老伯,你可以说我养尊处优,也可以说我非行走山河各地之人,毕竟我是被迫来出差的,但是你怎么能说我不识五谷?!
“我不仅仅识五谷,我还会下厨呢!”林朝当场反驳,“我厨艺其实也是过得去的!”
“而且我真的只是来见见那位二郎的,见一面,不至于还有这等准入门槛吧?”
也伴随着林朝话音落下,那边的老伯沉默了。
老伯彻底不说话了。
老伯看向林朝的眼神在那一瞬间,有些飘忽,飘忽中带着点尴尬。
而眼瞧着老伯这个样子,林朝顺口直接问了一声,“老伯,你不会就是二郎吧?”
天上飞鸟成群飞过,风吹衣袂,甚至能够听见不远处渠水之响,是那么的清晰。
……
……
“我不是!”在那一瞬间,老伯的声音坚定至极。
对此,林朝只有一个感觉,我这要是信了就怪了!
你肯定就是!
之前是他有刻板印象了,以为叫二郎怎么说也应该年轻吧,没想到是个老伯。
但是准确想想,李冰乃是昭襄王时期的太守,虽然看起来距离如今算不得特别远,但是昭襄王嬴稷那也是个高寿的,光在位就是五十六年,死的时候那都七十五了,熬死了一大堆人。
时至今日,理论上来说这个二郎也是年纪不小的。
甚至他之前也是有过这个猜测的,只不过如今被这个称呼给弄得反倒是进入了误区。
“我只是见得多了,所以问问。”老伯更加坚定了。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边有人快步跑过来,“先生!找了您好久了!有人来寻您!”
“我还有事,我先走了,咱们以后有缘再见。”某不想透露姓名的李姓老伯,当即道。
而也就是在此刻,林朝走了过来。
李兆停下脚步,“你来作甚?”
“老伯,我感觉,是我的人找您。”
“……”李兆,“我说了,我不是你认识的人。”
“我以前,的确不认识您。”林朝道,“不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着,林朝又补了一句,“我相信您不是二郎。”
在那一瞬间,李兆绷不住了,太过分了!
李兆直接快步朝着那边走去。
甚至方向都不对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不对,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先生,这边,走错了——”那边还有人喊道。
“……”李兆顿时瞪了眼带着的小弟子。
你到底帮哪边的?!
小弟子小声道,“先生,那边不能推脱。”
“……”李兆。
朝廷来人是吧?
臭小子你是朝廷的人是吧!
李兆深吸了一口气,直接往那边去了。
不过转念一想,你找的是二郎,和我李兆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
他都多大岁数了!
二郎这个称呼是当地人的称呼!
又不是蜀郡之外的人对他的称呼!
这么想着,李老先生直接快步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他倒是要看看这个臭小子到底是何方神仙!
不久之后,林朝就看见了之前的随行之人,就在林朝准备开口的时候,林朝还看见了一人。
顿时让林朝愣了。
【哎?陛下怎么在这里?!】
【长公子也在?】
但是林朝很快就发现,不仅仅有陛下和长公子,后头还有陆陆续续的人过来,简直凑了一堆了,这里面甚至还有章邯!
【什么情况?】
第120章
而相比较林朝, 当事人李兆李二郎那更是迷茫。
李兆在那一瞬间愣了,在那一瞬间直接看向了林朝。
这也是你的人???!!!
不是,这个不是我的人!
“偶然, 是偶然!”林朝赶紧道, 我没这么大本事!
而相比较林朝越发感觉奇怪, 不久之后, 李兆那边却是截然不同, 始皇帝看着李兆道, “先生,不知愿意一同前往咸阳?”
“蜀地一处, 兴水利,得富庶,如天府之地, 天下各地无不望之。”
李兆思索了片刻, 终归还是道,“老臣实在年老体衰, 大抵是难以再前往别处。”
“老臣并非不愿, 只是实无年轻之力, 如家父一般再行此等大事, 而且各地之处, 情况并不相同, 一地改之, 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能如此。”李兆虽然不想服老,但是这种事情, 终归不能轻言,不过,“不过我这身本事, 倒是教了许多人。”
“我那小弟子,倒是有些天赋,过些年,大抵也就能够上任了。”
对于这个嬴政倒是也不强求,不过,“先生可曾想过著书立传?”
“天下之人,望先生如父母,愿先生助之,流传千古,以待后世之人降水平患。”始皇帝道,“国馆之地,汇聚天下群书,欲再造稷下,若是有先生这等人才,若是愿前去国馆,未尝不能著书立说。”
“更是引得有志之士,对此有所知,有所晓,有所明,也未尝不好。”
此话一出,李兆的眼神都变了,直接站起身来,对着始皇帝重之又重地行了一礼,“陛下,我有一书,乃是我总结先父所经验之物,只是时至今日,还未著成。”
“若功成之日,自当献于陛下,献于国馆!”
“留书以昭我父之心,留经验于后世。”
“若是真有对此书有见解的有志之士,亦可派人来信,我自会解答。”李兆郑重其事道。
对此,始皇帝也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见先生之前同林朝一路而来,可是和他有故交?”
此话一出,李兆的面色一顿,“今日是我第一次见他。”
闻言,嬴政微微点头。
不过也伴随着说起这件事,李兆思索了片刻,终归还是问了一句,“说来那林朝是……”
“秘祝。”嬴政道。
“?”李兆,他都不是地方官员吗?竟也是对治水之道有所见解?
现在秘祝都是这样的吗?
还是咸阳之内对治水一事,热衷至此了?!
不,只有林朝是这样的。
始皇帝在看懂了李兆的视线在心下道。
李兆不由得多想了些。
甚至李兆发现随行官员过来和他探讨都显得更加欢迎了些。
只不过这个心态很快就从最开始的有兴趣,到后来的逐渐麻木,和越发麻木,直至非常之麻木。
一群人来相继看他。
不说是满朝文武吧,那也据说是朝堂重臣了,一个个的奇奇怪怪。
甚至还有人跑过来跟他论道的。
对比之下,林朝都显得是那么的正常,
李兆:?
不是,你们没事吧?
咸阳到底是怎么传的?!
李兆眉头紧蹙,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如今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但是坏消息,就算是怀疑也已经晚了。
事已经和陛下说出去了,不知道为什么李兆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这是错觉吧?
是错觉吧!
正在吃熏肉的林朝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甚至出成都的时候,林朝那甚至又打包了些。
打包的东西过多,到如今还没吃完,眼下林朝一边打嗝,一边拿着橘子准备压压嗝。
而另一边的长公子也看着信纸,所书幼子之事,不由得让人会心一笑。
至于始皇帝的车驾中,奏章压得都成一叠了,在批阅完奏章后,走出来看了眼那边的长子扶苏,莫名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感觉。
而扶苏注意到了这边的目光,也当即拿着那封信快步走了过来,“父皇!”
不知道为什么,透着他这个样子,看到了他幼时那副刚刚会跑会跳时,拿着东西跑过来给他时候的样子。
在那一瞬间,莫名多了几分感慨。
只不过就在不久之后,这种感慨消失的荡然无存,因为他这一走,就发现扶苏还去找了林朝,那脸就恨不得皱在一块了。
你至于吗?!
对此,林朝也是这么想的——
【啊……长公子,陛下当年也这样吗?】
嬴政脸色绷不住了:我不这样!
我不这样!
那是扶苏!不是朕!
“扶苏!给朕滚过来!”
在那一瞬间,扶苏顿时收起了信,面色镇定,尽是君子之风。
当然,很快扶苏那面色就不镇定了。
面对始皇帝那斥责没有为父之态后,连带着信都被收走了。
扶苏:?
父皇,我只是找了林朝啊。
“儿臣并没有找别人啊?”
始皇帝冷着脸,朕宁愿你找别人。
但是这话,他不会说。
在那一瞬间,看起来充满了铁血君王之势,眼下只道,“你随朕巡游各地,时至今日,你作何感想?”
扶苏听了这话,也不再去想其他事,事有轻重缓急,提及国事,自以国事为先,尤其是如今近秦法,见秦吏颇多,事情当前,扶苏最终道,“关中之地秦吏如此,天下之地,大抵比印象之中局面还要差之又差,即将要到达的南阳之地,不见得会更好。”
“当地士族,可为秦用,却也不愿为秦用,秦能取地,而不能夺其民,秦风更当兴于天下人。”
“说下去。”嬴政道。
“一个国馆大抵不够。”
“不错。”
“但是要一步一步来。”扶苏认真道,“否则容易再生动荡,个中东西也应该变动一二。”
“我觉得,更不该为国馆之名。”
“除此之外,像是那等一步步晋升之术,或许也可以用在这上面,”
“而这第一个地方,也很重要。”嬴政道。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
“魏地?”扶苏道。
“魏地。”始皇帝道。
没有什么地方,比魏地还合适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事亦是天下之事。
一切当前,嬴政也心下所想的也越发多了起来。
而林朝不一样,林朝还在想之前那个事,人一被叫走,林朝的心思那就更加发散了。
故而不久之后,始皇帝往回走一下就听见,林朝那边已经蹲在河边,因为比较闲得慌,脑子里面全都是——
【长公子是长公子,陛下是陛下。】
【但是长公子不说是陛下一手带起来的,那也是长子,付出的精力都和别人不太一样,在这种事情上,其实也是合理的。】
在那一瞬间,之前的体验全回来了。
【甚至算算时间,陛下有长公子的时候,陛下比长公子还小呢,所以说】
“林朝!”
在那一瞬间,林朝当场一激灵。
也就是在当日,林朝直接被分头行动去祭山川了。
事,合情合理。
局面,理所应当。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东西是带时限的,这要是想要慢悠悠走,绝对不赶趟。
但是你真说是个完全达不到的时间,也实在谈不上,那里面甚至还留了点空余,让林朝钻空子也不是,不钻空子,屁股还感觉要遭殃。
“……”林朝。
【陛下你至于吗?】
朕本来是不至于的。
但是就你的状态来看,朕不至于,你说不准能说到什么时候去!
始皇帝面无表情。
不过别管林朝再不想,眼下面对这等明明不是本职工作的本职工作,终归还是去了。
好消息是,林朝的屁股保住了。
坏消息是,林朝看着那瓢泼大雨,不由得道,“这雨,时候能停啊?”
“这雨感觉要下许久,说不得几天了。”
【我开始想念随行车驾的厨子了。】
眼瞧着这一幕,太祝轻咳一声,“秘祝不必沮丧。”
“虽然路上遇见了大雨,但是好消息至少不是我们在荒郊野岭时候碰见大雨。”
对此,林朝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就在三日后,林朝一行人躲在崖壁之下躲雨,太祝试图再劝慰一下,“秘祝不必沮丧!”
在那一瞬间,林朝警铃大作,只不过不等林朝出声阻止,那边太祝直接道,“至少还有这么一块大石头在。”
林朝也……也可以这么想。
不过——
“太祝。”
“您说。”
“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林朝语重心长。
“?”太祝。
【你昨天说了下雨好歹是在村落,你今天说你至少还有一块大石头,可是你忘了,你全都忘了,说安慰,说不必沮丧,我很害怕,我很害怕再这么说下去咱们连块石头都没有了。】
【等明天就要成太祝为何感慨了,眼下已经经过了笑诸葛亮无谋,笑周瑜少智,正在进行诸葛亮、周瑜毕竟智力不足的阶段,再感慨下去,咱们就直接去华容道当落汤鸡了。】
【为了避免这种事,咱们还是别说了。】
太祝听着这话更迷茫了。
我有这么大能力吗?
不至于吧?
相比较太祝,其他人也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林朝转念一想——
【说起来,现在这话都已经说了,那下次……】
林朝陷入了沉默。
“等到了就近的村落,我们购置些更好的雨披吧,更严实一点。”
太祝感觉不至于,然后再下一次归路上,这回,真的大石头都没有了。
一群人裹着雨披,看向了太祝。
此时此刻,甚至有随行护卫将军,没忍住问了一句,“太祝,您要不再说说?”
“我们再试试?”
反正雨披都重新置了,不试白不试。
……
……
在那一天,太祝欲哭无泪。
不过不管怎么说终于要到陛下车驾附近了,虽然他们因为路途泥泞换路等等一系列问题,眼下甚至因为绕路都走到陛下前面去了。
要知道陛下车驾之事可是比他们多了不知道多少。
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林朝因为从远处而来,顺便还独自爬了个坡,试图当做自己这一路上的纪念。
毕竟这一路上说是历经千难万险那是有点过了,但说是跌宕起伏,那绝对没问题。
谈不上太远的路,硬生生走出来了个十万八千里的意味。
这种感觉,那是非常之刺激。
甚至别说林朝了,连带着护卫将军都很刺激,甚至都想回去之后,禀告陛下,让太祝去缺雨的地方走走吧。
感觉是有用的。
他以前真不知道太祝竟然还有这作用,谁能想到啊,祈雨这种明显是民间巫祝的私活,竟然能够在太祝身上进行。
至于太祝本人:……
谢谢,我都不知道我有这个作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林朝独自上去的时候,倒是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王良?”
“你怎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