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
时间回到前一天。
下午三点,宋云锦准时把林昭送到牛车那里。
“大爷,几点出发呀?”
白发髯白、缺几颗牙的老大爷看向他,说道:“四点。”
“这么晚!”宋云锦脱口而出道。
这样的话,他姐得等将近一个小时。
老大爷说:“不晚了,我这宝贝牛难得出来一趟,肯定得挣够本啊,不然多亏。”
见宋云锦这个体面的城里人还算礼貌,他多说了两句,“大队的人很久没来城里,要一次性买够家里缺的东西,得跑好几个地方,多等会也是应该的。”
宋云锦表示理解,“这样啊,那是得多等会。”
瞧见旁边有卖雪糕的,他跑过去买下三根。
首当其冲给林昭一根。
“姐,吃根雪糕,降降暑。”
林昭接过吃起来,奶油的,微甜、很冰。
宋云锦又给老大爷一根,脸上洋溢着笑,“大爷您也降降暑。我和我姐去趟回收站,会尽量按时过来,要是晚了您稍微等等,行吗?”
“成!”老大爷一口应下。
哪怕他不送自己冰棍儿,只要他说他就会等,更别说这年轻人这么客气。
“谢谢啊。”
没想到他这么年纪都吃上冰棍儿了!可惜不能放,要是能放,回家给小孙孙,他得多高兴啊。
老大爷心里不舍,脸上便流露出几分。
他试探地舔了舔,被冰的嘶了声,尴尬地笑了笑,“真凉嗳!”
“所以很能降暑啊。”宋云锦笑道。
“老大爷,那我们走了啊,一定等等我姐!”他又强调,
老大爷晃晃手里的雪糕,“不忘,我要是忘记你让我赔冰棍儿!”
宋云锦被逗笑了,“哪儿能啊。”
正要走,老大爷看他们手上东西多,主动道:“要是信得过,你们把东西放牛车上,我替你们看着。”
宋云锦看向林昭。
林昭吃着雪糕,给云锦一个眼神,“大爷都主动帮忙了,放着,顺便占个位置。”
老大爷表情赞赏。
这女娃看着不像乡下人,经验倒是有,还知道占位置。
宋云锦看他姐一眼,没废话,乖顺地把东西放上去。
老大爷道:“你们放心,有我在,保证你们的东西连根麻绳都不会少。”
林昭轻笑,神色是敬佩和尊重的,“您是靠一根弹弓打鬼子的老英雄,刚正不阿的名声传遍各个大队,我自然信得过您。”
老大爷诧异。
没想到还有小辈记得他年轻时候的事,难得啊。
他舔掉化开的冰水,动作虔诚认真。
珍惜粮食四个字是刻在他骨子里的。
“这不算什么,当年啊,像我这样的人不计其数,我算不得什么。”
林昭心想,国家尽是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何愁不强大。
原书说,四五十年后,华夏国会成长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再不是国外的月亮圆。
那时国家强盛,人民富足。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国人被敲碎的脊梁重新长出来、立起来,铁骨铮铮,万古不朽。
她真想早日看到这一幕。
也希望……
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也都能看见。
宋云锦发现他姐一路嘴角都翘着,那笑隐含激动,好像,好像被什么点燃了,整张脸都在发光,好奇问:“姐,你笑啥?”
“我说等四个崽开始工作,我们的国家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你信吗?”林昭黑漆漆的睫毛微微颤了颤,眼底盈满笑意,唇角随即漾开。
“……”宋云锦嘴角抽搐,想摸摸他姐的额头。
这是还没睡醒吧?
咋可能!
他哭笑不得的想。
“姐,我知道你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但是咱也不能盲目自信啊。”
林昭较真儿了,“要不打个赌?”
“赌什么?”宋云锦很配合,他姐说纸币掉地上比钢镚儿响他都会给出反应。
“你说赌什么就赌什么。”林昭耸了耸肩,不甚在意,她什么都接着。
宋云锦思考片刻,“你说的如果实现,我送你三转一响,要是没实现,你送我三转一响。”
看向林昭,发现姐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他又道:“当然,倘若到时候三转一响过时,要送彼此同等价值的东西,怎么样?”
林昭笑死了。
以后都没人用收音机啦,人家用啥手机,巴掌大小,非常方便,什么都能干,人手一个。
缝纫机更是没几个人用。
手表用的人也不多。
自行车变成穷人用的,富人都开领导坐的车。
“……行。”
宋云锦觉得他姐笑得怪怪的,没深究,因为回收站到啦。
他上前,塞给工作人员几颗糖,带着他姐进去。
“姐,你想找啥?我帮你。”
林昭来给四哥找医书,哪能让他找,随意道:“不用,我随便看看,你帮四个崽找找,我打算等新房建好,给他们订做个书架,要放的书还差好多。你看着找,故事书、杂志、图画书、工具书都行。”
宋云锦信以为真,应一声,高高兴兴地去找书。
给四个崽找,那他浑身都是力气。
林昭到另一个架子上翻找,人家千辛万苦整理好的,她没好乱翻,翻的很仔细,看见合适的放一边。
倒也真让她捡到漏了。
有一本医书,外头罩着杂志的封面,里头全是各种医方、临床医案、用药经验等。
似乎是哪个名医的,很老旧,很珍贵。
林昭悄悄收进储物指环里。
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她兴奋不已,继续哗啦啦翻。
接下来的翻找中,又找到两本有用的,林昭心满意足。
三本,够四哥看挺久了吧?
想到四哥又难免想起京墨广白两个侄子,也不知道顾承淮战友打听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