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太子(1 / 2)

登基 舍山取草 4251 字 3天前

谢文是今年殿试第三,也就是探花,授职编修,也待在翰林院里边呢。他有些文采,但不是什么迂腐的人——

迂腐的也断不会跟贺栎山玩到一块儿去。

他承我一块砚台的礼,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也像景杉说的那样,一是送礼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打点贪污的重要手段,二是礼送得重了,如果不是贺栎山那种本身阔绰的,反而叫人家心里欠着债,担心有天要还。

谢文是个年轻的,比我和贺栎山大上两岁,人看起来活泼,也好说话,我到时候跟他问点有关林承之的事,有之前的交情,他应当不会拒绝。

我就这样盘算着盘算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宸妃殿前。

那宫殿恢弘,梁瓦秀丽,窗户安静贴在墙上,门紧闭着,耳边只剩下风声,好似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令我一时恍惚。

我与景杉从小关系好,中间也有着宸妃那么一层关系。

当年我娘还在世的时候,整个后宫只有宸妃跟她亲近些。后来她走了,宸妃也对我多有照拂。

记得某一年冬天,我、贺栎山、景杉,一起偷偷喝酒,被徐司业给抓着了。宫中酒管得严,进多少出多少都有账数,这酒是贺栎山特意从宫外带来给我俩尝鲜的,我自然不能把他供出来,就说是某次宴席剩下后被我藏起来的。

贺栎山一口没喝,景杉这个呆子,喝得最多不说,酒量还差,把徐司业当成了贺栎山,说下回要出宫跟他一起去喝花酒见世面。

徐司业听完,将此事上报给了父皇,我父皇震怒非常,罚景杉跪了一日,罚我跪了三日,且不许我们吃东西,只准宫人来递水。

那时正值隆冬,殿外飘着大雪,门没关,如此挨到了第二日晚上,我终于晕了过去,醒来躺在寝殿之中,听见宸妃在跟我父皇讲话。

“曲姐姐去得早,三殿下身边也没个能管教的人。别的皇子受委屈了,还能有母妃安慰照拂,三殿下的寝宫却永远冷冷清清的。望陛下看在曲姐姐的份上,饶过三殿下这一回吧。”

话音落下,殿里安静了好久,我勉强睁开眼,看见我父皇没再说什么,兀自离去了。

此事后头还闹出了一个乌龙。

那会本来就是大冬天,天气严寒,伤口什么的好得慢,我身子骨禁不住,一下就发了高烧,加之我连跪了两天,腿也给跪伤了,于是卧床了将近大半个月。

等我再去国子监上课的时候,里头的人一个个跟见了鬼一样看我。

直到碰见景杉,他先是怔了一下,接着抱着我哗啦啦掉眼泪,说,三哥,你还活着啊,太好了。

我方才直到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外头都传我得了大病,已经命不久矣了。

我许久没来国子监,宫里又封锁了消息,就连景杉也只知道我那天跪着跪着便一头栽了过去,惊动了父皇。据景杉的说法,父皇那么严厉的人,能免去我的责罚,说明我定然病得不轻。他还说父皇不让人探望,他托人找我殿里的侍婢和太监打听,才了解到我半个月没有下床。

在他的理解中,半个月都下不来床的病,跟死也差不了多少了。

于是每当人问起我的近况,景杉便摇头叹气,有时甚至话还没开口,自己就先哭了起来——他爱哭这个毛病倒是从小始然。再有些好奇的,就去问我大哥二哥,只是我大哥二哥跟我并不亲近,问到关于我的事,一律都是不知道——当然,这个不知道里头,有时候是真不知道,有时候只是懒得谈。

虽然都是少年心性,但多少还是有些尊卑忌讳,看到他们几个一律缄口不言,其他学生也不敢多问。更好笑的是,景杉将他的猜测告诉了贺栎山,贺栎山人在宫外,打听到了有座寺庙特别灵验,日日去那为我祈福。

他将我害成这样,到底还是有些良心不安。

祈福完了,能领一张符纸。贺栎山就拿来贴在我的课桌上,时常振振有词。其他人就十分好奇,过去问他在做什么,景杉神神秘秘地跟他们讲:“作法。”

给人吓得不轻。

他跟景杉两个人,每天下了课,就跑到我桌前贴符纸,如此几日,其他人隐隐是觉得什么了,一概不敢往我那儿过,连旁边的桌子都挪了几寸。

他二人说是做法祈福,旁的学生却都觉得是个幌子,实际此举是在镇压我的冤魂。

我正默默扯着自己桌上龙飞凤舞的符纸,贺栎山便到了国子监,也跟景杉一样,傻了眼,围着我转了几圈,口中喃喃:“还真灵验啊。”

我抬头看他,也很诧异。

许久未见,他倒是轻减了许多。

后来我听景杉说,他这半月油荤都戒了,日日吃斋念佛,他爹老安王一度以为他看破红尘,意图遁入空门,想来贺栎杉后来风流成性,老安王也没出手管管,估计也跟这个有点关系。

跟出家当和尚相比,花心这个毛病简直算得上是福报了。

自那次之后,我的腿便染上了寒疾,每每下了雪,又或者是阴冷的雨天,膝盖骨便钻心的疼,到了冬天,贺栎山和景杉在宫院里堆雪玩的时候,我就披着件厚厚的袄子大衣,揣着手站在一旁。

但也只能站一会,景杉他母妃——也就是宸妃,知道我有腿上有疾,没玩多久便会把我叫回殿里,等到他们堆好雪了,才叫我出去看。

有一次,我刚出了殿,膝下就疼软了,贺栎山问,“皇上不是你亲爹吗,他怎么待你这般。”

我那时答的什么?

“皇上是我亲爹,可我爹又不止我一个亲儿子。”

思绪一起,便兜兜转转没有止息,本来已经远了,如今却又觉得好像还在昨日,耳边就在这时传来一个声音。

“晋王殿下在笑什么?”

我转过头,看见蝶儿正从敏杏殿外绕过来,手上端着一个托盘,中间有两个小果盘,果盘里面分别摆着杏干和桂花糕,都是宸妃爱吃的两样。蝶儿是宸妃的贴身丫鬟,我还没去吴州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宸妃身边伺候了,与我也算是一起长大,关系较其他宫女亲近许多。

蝶儿走到我身边,笑着道:“殿下您不知道,娘娘都念了您跟康王殿下多少回了。”

“念本王什么了?”

“就是想您了呗。”

我随她进了殿,见着了宸妃。

宸妃四十出头的年纪,样貌比这年纪减个十岁,长下巴,两腮无肉,嘴唇薄,远看像是一条红线,年轻的时候,不像这样——年轻的时候,一切都正正好。

送完糕点,将门带上,蝶儿便走了。宸妃拉着我的手,左看看右看看,说我最近看上去是瘦了,可是平日里操劳什么。最近都去了什么地方玩,回京之后一切可都还习惯。

她说着说着,突然道:“景杉这个没良心的,也不知道回宫来看看他娘。”

“哪里,他一直惦记着您呢,就是怕您念叨,不敢来找您,”我从袖中掏出之前备好的盒子,打开盖,露出昨天买的玉镯子,“您瞧,这是他托儿臣带给您的。”

“真的?”宸妃将镯子接过去,摸摸看看好几遍,抓在怀中,“这臭小子,平日里就知道从我这支钱,竟然也知道给他娘带东西了。”

“儿臣都说了,景杉一直挂念您呢,可惜您从小就管他严,他怕了您了,也就不敢进宫了。”

“哪里是本宫管他严,是他自个调皮,本宫要是不管他,他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呢。”

宸妃嘴上埋怨,脸上却都是欢喜,我心道正是时候,道:“儿臣听说您看中了涵正的女儿涵宁,想要给景杉说媒?”

宸妃将镯子放在桌子上,叹了一口气,道:“现在他搬出去了,本宫也管不了他了,也不知道他在宫外过得好不好。本宫琢磨着给他找门亲事,最好是书香门第,家教严的,以后嫁过去了,能管管他,让他收收性子,稳重一些。”

“您说得有理,儿臣也这样觉得。自古先成家后立业,景杉有了家室,往后做事就多有顾忌,不会再乱惹祸。”我顿了顿,道,“不过……”

宸妃脸上疑惑,道:“不过什么?”

我站起身,绕着桌子转了两圈:“儿臣听说那个涵宁……”

宸妃也跟着我站起来,追在我身后:“涵宁怎么了?”

“哎……”我皱着眉头,回头看宸妃一眼,又将头转回去,眉头皱得更深,“哎……”

宸妃追得更紧,抓住我的袖子道:“究竟是怎么?”

我道:“其实这事主要跟涵正有关……”

宸妃语气更是着急:“涵正又怎么了?”

我绕着绕着坐下来,沉默片刻,道:“捕风捉影的事,儿臣不敢说。”

宸妃看了看寝殿的窗户、大门,最后坐回来,压低声音:“是不是涵正受到了什么牵扯?”

我再沉默片刻,抬起头,对上宸妃的目光,又将头低下,再抬起头,叹一口气,别过脸:“儿臣不敢说。”

宸妃急得原地打转,按住我的肩膀:“烨儿,你是景杉的好兄弟,你怎么能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呢?”

我肃道:“儿臣正是不愿意景杉往火坑里跳,一听说了此事,就立马到宫里来找您了。”

宸妃张了张口,正要再说什么,我压低声音,凑到宸妃耳边:“这件事儿臣不敢说,涵正在大理寺的那些年得罪了不少人,他要是没事还好,出了事,朝中有几个人会捞他?但有事没事,个中案情,儿臣也摸不准。这都是机密。且也有可能,这阵子没出事,过一阵子,翻出来旧账……”

宸妃手一抖,我继续道:“总之儿臣觉得涵宁这件事,您要再多考量。”

宸妃又张了张口,我赶紧又打断她:“您希望景杉成家,刚好儿臣在宫外,方便打听,儿臣去问问有什么好人家,家里有适龄未婚的女子,到时候再来宫里跟您汇报。”

宸妃说让我在宫外多多打听,成亲的事就暂且不急,若我觉得哪家合适,就来宫里找她商量,我都一一应下。

出了敏杏殿,我便向翰林院的方向走。

太阳正升到高处,各处草荫亭台外,池塘石柱,都被太阳正晒着,灼眼得慌,我仅在回廊里面绕,没有迈出去半步,埋头正走,拐角的位置先出来一抹暗影,紧接着站出来一个高大的身影,身后还跟着一人,身量稍微矮一些,忙不迭正追着前头那个。

前头那个步伐急促,片刻便已经快走出来好一段距离,我二人之间没再有什么遮挡,他直直望着我,脚步停了下来。

我刚要跟他行礼,他看我两眼,忽然冷笑了一声。

“段景烨,你使得好手段。”

他不走过来,声音稍有一点远,我于是走近一点,到他身前,“太子殿下的意思,小王没听明白。”

段景岚“嗤”了一声,“你还在这装糊涂呢?你今日进宫又是为何?继续在父皇那里进我的谗言?”

后头那个跟来的在这时停了下来,余光不停地望我。我看了他一眼,长眉方脸,鼻梁一颗小痣,脑海里面记起来。

太子从令,黎垣。

东宫之中,设通令一人,从令三人,皆为太子宾客,品级不高,但因在太子身边办事,协商机密,受人敬重,故多称为先生,以掩官位之瑕。

我大哥是储君,有单独的老师,不过有些课也在国子监,跟我们一块上,但那是很少的情况,他排场大,身边总跟着人,这个黎垣便是其中之一,往来我们称他一句黎先生。

我目光收回来,道:“太子殿下对我有什么误会。”

“你回京之后,父皇对我诸多不满,你别告诉我,这其中是巧合。段景烨,你不会真以为,用这些下作伎俩便能赢过我吧?朝中可有人站你这边,可有人看得起你?”段景岚脸上冷意更甚,“父皇若真的看重你,能把你扔在吴州四年不闻不问?你自己掂量掂量,看看你可有哪怕一处强过我。”

他这话讲得不像平常的作风,许是刚受了什么气,拿我撒气呢。我便没有接他的话,“太子殿下,我忙着出宫,要是没有什么要紧话交代,我便先告退了。”

我从他身边走过,他侧头看我,我没有回头,耳边却传来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