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属于公务(1 / 2)

炉火“啪”地炸了一下,火星四溅,映得她眼里那点光也微微跳动。

她低下头去,似乎觉得自己话说得有些太过不近人情,指尖轻扣着盏沿,却一点歉意也无。

谢禛静静看着她,片刻未语,唇角缓缓勾起一道弧度。

“......好。”

炉火轻跳,暖阁静得出奇。

宁时总算笑了一下,将茶盏往自己面前挪了一寸,像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姿态。

“既如此,”她轻声道,“谢大人便许我赖上一会罢。”

说着,她侧身倚着炉边,神色间不带丝毫愧意,像是真的将这位尚书大人当成了一段温暖壁炉、能为她挡风避雪的所在。

外头的语声温柔亲昵,句句落雪似地敲着门扉,可她竟没有半分要起身的意思。

谢禛起身,缓缓整了整袖子,向门边行去。

宁时听得她足音微响,手却不自觉地紧了紧,仿佛那只握着茶盏的指尖也因这场将至的风暴而僵冷了些。

炉火未灭,炭香仍在,可她的身体忽然冷得不受控地微微发僵。

她知道门外是谁。

那一声“姐姐”,落得太轻太巧,不急不缓,却像是水渍落纸,将整张宣纸都浸成了淡灰。

谢禛推门而出。

门扉一开,雪意随风卷入。

外头立着两个身影,一前一后。

卫霖站在最前,眉眼冷峻,抱臂而立,那表情非常的复杂,又像厌烦又像希冀又像憋闷的,一言难尽。

宁殊晴却穿着银青小氅,站在她身后半步,面上挂着与天气全然不合的温柔笑意。

“见过谢大人。”卫霖很是勉强拱手一揖,是个人都能看出她老不情愿了。

“卫百户。”谢禛不以为忤,轻轻颔首。

“叨扰大人清谈了。”宁殊晴微屈身行礼,眼波盈盈,“我们是来寻姐姐的。”

“宁参军近日确实繁忙,”谢禛微微一笑,语气温润中自带一股威势,“地方赈务与年节事务缠身。我方才正拟请她协助审定一份节令事务名册,若是略歇便出,怕是耽误不得。”

她说得云淡风轻,三言两语便是定夺方寸之间。

宁殊晴略有一顿,笑意却未淡:“是我未多思。只记着她曾应过我,今日要与我一同出门采买小年所用之物。”

谢禛转而向她温声,“近日山西布政使司呈报,新街香案多有僭越礼制之处,春联内容亦需勘核。宁参军既通民俗,我本意是请她裁定。”

——宁时在内听得谢禛如此说,不觉有些好笑。

因为,额,严格来讲百姓如何过节,这不是礼部的事情。

礼部原则上不管民俗,主要负责国家层面的礼仪大典、祭祀活动、科举考试以及外交事务,其核心职能是维护朝廷礼制秩序。

具体而言,礼部要制定和规范皇家典礼仪式,管理各地官方祭祀场所,监督科举考试的举行,同时处理与藩属国的朝贡往来。

再说“钦差”职务,本朝钦差的权责范围虽然广大,但和民俗这种还是太八竿子打不着了。

谢禛的权责已经包括主要督查钱粮发放和灾民安置、巡视边防军务、查办重大案件等等,百姓如何过节压根不归她管。

但是她非说这个归她管也当然是可以的,钦差代表皇权,临时扩大职务不算罕见,而且她已经借口规范礼制介入了。

话是这么说,道理她都懂。

可谢大人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张口为她铺好退路,名正言顺地将她从这场纷争中拎出,仿佛她本该就属于“公务之中”,属于谢禛。

她垂眼望着炉火,不觉间,不知为何心口酸涩难言。

不知道是为了谢禛的不言而喻的袒护和在乎,还是自己身为穿书者的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

“姐姐,”宁殊晴终是往前轻走一步,语气婉转哀求,“你前几日答应过我,要同我一同走一趟的。”

宁时这会儿终于舍得抬起了头。

她面上没有多少表情,眼神退避不说,还像是结着一层薄霜。

“我确实忘了。”她语气平静,“最近事务太杂,实在脱不开身。”

“......你若着急,不妨同无恙一块前去,恰好她今日也回来了,有些闲暇。”

宁时言简意赅地朝卫霖落下一眼,却见对方错愕地朝自己投来目光,顿时感觉有一丝丝的心虚。

宁时本是漫不经心地扫她一眼,却发现一个不得了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