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以真受福(1 / 2)

谢禛沉思片刻,眼神一转,缓缓吐字:“禛?”

宁时听到谢禛猜出谜底是她自己的名字却还得一本正经、端住的模样,再也绷不住了,绽开一个大大的得意的笑来:“对!谢大人不愧是状元之才。”

谢禛看罢她得意的模样,垂眸,旋即轻笑道:“倒也谈不上难。”

心底却有三分在意宁时三番四次提及自己的才名和官位。

她是个极聪明、极冷静的人,身处朝堂多年,又身为礼部高官、三晋政务军务之枢,世间那些明褒暗刺、婉转揶揄,她怎会听不懂?

宁时和她说话则三句话离不开“三元魁首”“状元之才”“尚书大人”,在旁人听来或许只是一句调侃或夸赞,但在谢禛耳中,有意无意地反复按住同一个名字、同一个身份,钦慕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她会想到这些——但她不会点破。

她自幼持重,习惯将一切情绪放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

她听过太多的赞誉,从宰辅大臣到宗室权贵,从未少过人称她“名动士林”“才高八斗”“三元魁首”“台辅之姿”,听得太多了,她自己也厌烦。

唯独眼前人说出来时,偏带了三分可爱,三分意气风流,与京华的那些“轻薄儿”殊有不同。

她的笑意和话语,气度和见识仿佛不属于此间尘世,她本就极为在意,偏也生的好看,话到了她唇边便仿佛抹了蜜一般。

她就是这样说话。

好像不说这些,就无法靠近自己一般。

——是试图靠近自己。

谢禛垂下眼帘。

静了片刻,她才举杯,又饮了一口茶水。

——而她......默许了。

窗外雪落无声,炉火正暖。

宁时托着腮望她看了许久,才慢慢垂眸,把目光藏进茶盏里。

“谢大人的名字很好听......示字旁本就好看,真又寓意美好。《说文解字》说:‘禛,以真受福也’。可是处处都太过聪明,倒教人觉得不够真。”

宁时的意思无非是指“纸人”之谓。

太过完美而显得有些不太真实。

可她真的介意谢禛的“完美”吗?

谢禛完美、清冷、不染尘埃,是“三元魁首”,是未来的天下士林领袖,是“华表千年、雪落无声”。

稳定、端方、持重。

而自己的内心却是一片自厌和恐惧的荒秽......

正是因为这样,她靠近谢禛,才会像一个高烧的病人靠近一块冰,渴望着能够暂时缓解那灼烧灵魂的扭曲和混乱。

如果能让这样完美、这样高不可攀的谢禛......

她的眼眸低垂着,压下那些不由自主浮现的旖旎、堪称冒犯的念头。

......

谢禛自然听得懂她的弦外之音。

可她不语,只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却不再饮。

屋中沉默了一瞬,炉火“啪”地跳了下,热浪翻起,红光微晃。

宁时斜倚在一旁,指尖摩挲茶盏,嗓音忽而放低,接着刚刚的话道:

“不过......我偏就喜欢您这样。”

谢禛缓缓抬眸。

她看着宁时,眼底一瞬有细光掠过,像是雪下初晴的风,拂过水面,惊起一点漪澜。

宁时却好似没察觉,认真道:

“谢大人不必屈尊求谁的欢喜,世人求您的欢喜就够了。”

谢禛一时似有些出神,手指搭在盏沿,不知是酒意微醺还是情绪扰动,耳后泛着一点潮红。

她轻轻咳了两声。

“酒气上头了?”

“无事。”谢禛摇头,“屋内炉火暖,我本就易热。”

宁时看她面色,果然红得厉害,伸手一探,指尖贴上她额角。

谢禛眉微蹙,却未避开。

宁时靠近了些,眉头微皱:“果真是热得厉害,您别又染上风寒了。”